2007年1月9日下午,我们一行人到达合肥。一到合肥就直奔包公祠。
包公祠的规模很大,里面有“包孝肃公墓园”,有面积不小的湖,还有新建的木塔。而且树有赵朴初书写的“包拯家训”。
包公祠正门上方嵌着“包孝肃公祠”。进包公祠,我的主要目标是瞻仰包公的坐像。包公坐像的上方镶着“色正芒寒”四个金色大字。这四个字大概是对包拯性格气质和办事风格的描写,倒是切合得很。坐像外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
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这副对联可能是今人做的,出句对包公的概括性描写很切实。对句说“只有先生”似乎有点武断。中国历史上如包公者不会仅此一人。
当我举目瞻仰的时候,我看到的包公的像犹如戏剧上的脸谱,而没有这是一个实在人的形象的感觉。从而引起我的思考。我觉得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名字“包公”,也就是包拯,其实是两个人,一个是历史人物包拯,另一个人是小说或戏剧里的人物包青天,而且小说戏剧里的人物包青天已经成了人们心中的清官的偶像。人们渴望所有的官员都如包青天,所以树立这样一个典型的偶像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正如关帝庙里的关公与历史人物关羽不同一,历史人物诸葛武侯和小说人物智慧的象征不同一,包孝肃公祠里的包公与历史人物包拯也是不完全同一的。
历史人物包拯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记载,记载的字数大概在1600个左右。包拯传里对包拯断案的记述只有一次,那就是他初到天长县任职时,准确地断了牛被人割舌的案件。传中就再也没有关于包拯断案的记载。《新唐书》里有笼统的记述:“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文中说他使贵戚宦官敛手,而没有记载他如何断涉及贵戚宦官的大案。传中对包拯处事往往从百姓利益出发的记述有好几次,他是一个为民的官。包拯锋芒毕露,喜欢弹劾人家,许多都是对的好的,但也有过度之处。比如他弹劾三司使张方平仗势强买富人的地产,张方平被罢免了;由宋祁代方平,然而包拯又弹劾之;宋祁也被罢免了,包拯以枢密直学士兼管三司使。这件事导致欧阳修的异议。欧阳修说:“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 “牵牛蹊田”是《左传》中的故事,显然,欧阳修认为包拯做得过火了,而且又自己取了这个职位。包拯听到欧阳修的话后,很害怕,就借故居家而避之。过了很久才出来做事。可见,包拯自认为也是缺理的,所以包拯怕了,他怕欧阳修之言,当然更怕皇帝。
历史人物包拯确实喜出“谠言”。他多次向皇帝进言,提出自己的建议,有些建议都是很好的。他还在“东宫虚位”的情况下向皇帝建议速立东宫,导致了皇帝的疑心,所好,这时候他的儿子去世了,他对皇帝说:“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皇帝才高兴起来。包公坐像两边对联的出句就是从这里引出的。其实他对皇帝撒了谎,她的正妻生的儿子是去世了,但他还有一个他妻子的陪嫁丫环生的儿子名叫包綖。这个丫头怀孕的时候,包拯让她回娘家生小孩,也一直养在丫环的娘家。包拯的儿子死后,才把这个儿子接回来。而且包拯还没到七十岁。
包拯还把唐太宗时期,魏征向唐太宗的三次上疏进献给皇帝,希望他“置之座右,以为龟鉴。” 《旧唐书》记载了魏征的四次上疏。《新唐书》记载了三次上疏。其中有一次是两者的记载相同的。《新唐书》记载的第三次疏历述了导致事业“不克终”的“十渐”,这应该是后人所说的《谏太宗十思疏》。粗粗看一下这些疏的主题主要是行仁义崇节俭。包拯是非常强调节俭简朴的。如果包公有知,如今给他造那么豪华的墓园他可能会下令拆除的。
看看传中记述的包公:“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真是个铁面冰心的人,是一个正直忠诚的人。
至于现在竖着的“包拯家训”,倒真不是“家训”,而是他曾经与人们说过的话。传中是这么记的:“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作为家训不能只说对做官的要求,而应该说说对做人的要求,而且他这话是在同僚之间说的。现在的人一定要把这话作为家训,那也只能是对做官者训。
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只是消遣的,其实不是。文学作品可以影响社会的风化,可以影响人们的对世界的认识,所以很希望多出一些激励人的鼓舞人的好作品。写历史题材的小说别用历史人物的原名为好,否则会使历史人物变形。
人们呼唤包青天,期望多出包青天,其实包青天不能使这个世界真正如青天,这个世界就是有灰尘的有垃圾的,需要有人人动手及时清理垃圾扫除尘埃的机制和支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