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篇《写作技巧--字词的运用》,分析了字词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因为说到底,即使是大部头的长篇小说,也是由一个字一个字垒起来的。如果一篇文章是一栋房子,那么字词就是一块一块的红砖。
写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把合适的字词连在一起,就成了通顺的句子,更多通顺的句子连在一起,就成了文章,更多的故事连在一起,就成了小说。
有时候我们觉得作文不好写,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句子来表达而已。
比如身为南方人,我一直觉得南方的四季是模糊的,它不像北方那么明显,春天来了就满眼青绿,冬天到了就千里冰封。
南方的树木大多是四季常青的,季节之间的过渡很不容易察觉,以至于有时候甚至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季节。
那要怎么来描述这种模糊呢?我一直找不到恰当的语言。直到前天读到李迎春的中篇小说《卫英士的中国遗产》中有这么一句才恍然:
夏天的尽头是秋的开始,但是季节的交接棒总是那么含糊不清。南方的四季是糊在一起的面线,夹起一团还拖着长长的线条,直到吃客失去耐心,才恋恋不舍地与汤水分离。
是不是特别形象呢?南方的季节交替,真的就像糊在一起的面线,夹起一团,还拖着长长的一节在碗里,哪怕我们站起身来往上拉,它还是固执地不肯分离。
当我们掌握了字词基础,并且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学会了某一件事物该怎么去描述和形容,写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古典文学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范本,《滕王阁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骈文已成为历史,但是它对于后世为文的影响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素材的积累与阅读的重要性: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一口气用了三四十个典故,可见他的知识储备之丰富,这些素材平时保存在他的脑子里,等到要用的时候,才能随手拈来。
这就涉及到一个前提:阅读。我们可以肯定,千年前的王勃,读了很多很多书,因为没有海量的阅读,是不可能达到这种运用自如的地步的。
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之乎上有一个提问:读书有什么作用呢?
我想,读书,至少可以让我们在看到一轮明月从海边升起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然后油然而生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而不是只蹦出一句:大海啊,你全是水;
读书,是让我们看到一只飞鸟掠过漫天的晚霞时,会情不自禁的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而不是憋了半天才喊出一句:夕阳啊,你好美。
素材的凝练和运用:
在《滕王阁序》里,我们还看到,除了知识储备特别丰富外,作者对素材的凝练和运用,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今天我们如果要把这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典故解释清楚,得几万字,但是王勃只用了寥寥数语。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说的是石崇、绿竹、陶渊明的故事;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是称赞三曹和谢灵运的文采;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指的是班超投笔从戎,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故事;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说的是终军请缨的故事。毛泽东的“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也来源于同一个典故。
最为人称道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来自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虽是化用,却胜出一筹,点石成金,动静分明,意境深远,唯美动人,读之如身临其境。除上下两句完美对仗外,句中“落霞”与“孤鹜”“秋水”与“长天”自对,也殊为难得。
王勃的另一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是化用了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但是王勃后出转精,完成了对原句的超越。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千多年来称誉塞天,几乎所有的送别诗都无出其右。
可见,在王勃的脑海里,不仅装着很多很多历朝历代的故事,还装着很多很多先儒的佳句。他像一个高明的工匠,把这些素材随手抓起往自己的文章里扔。
人们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在娱乐生活极度丰富的当下,怎么让孩子爱上阅读,已经是横亘在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有时候我会想:未来,类似王勃这种能即席成文的才子,还能出现吗?
内容的展开与思想的升华:
写游记,最难的是“没有什么东西好写”,比如我们写一处风景,如果只写“风景”,那着实没多少内容好写,感觉几句话就介绍完了。
《滕王阁序》的描写对象是滕王阁。如果作者只是单纯地介绍这样一座阁楼的话,是没多少东西好写的,就算你从一楼介绍到六楼,也会显得特别枯燥。
但是我们看到王勃的手笔是大开大合的。除了介绍南昌的历史渊源,风土人物,在楼上看到了什么,自己是如何到这个地方,又要往哪里去这些基本要素外,还融入了大量超脱于风景之外的内容,以及他对于人生与宇宙万物的认知感悟,和不甘沉沦却又报国无门的惆怅。
登高远眺,人在阁中,心在楼外。年轻的王勃,像一位阅尽千帆的智者,目光穿透时空。他的视线早已跳出南昌,飞向千里之外的长安吴越和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
长安在哪里?长安在太阳落下的地方。
长安是什么?长安是每一个读书人最终的向往。
在滕王阁上,能看到长安吗?看不到的,太遥远了。两千多里啊,关山难越,中间隔着多少难以逾越的崇山峻岭深沟险壑?有多少人在这条路上,熬白了少年头?
但是王勃看到了,那是他曾经意气风发的地方,也是他摔跟斗的伤心之地。他曾经作为帝子师长住皇宫,却因一篇玩笑式的斗鸡檄文黯然离场。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重回长安,倾一身所学济世救民,报效君王,是王勃的梦想,也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心之所向。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不坠青云之志。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岳阳楼记》一样,思想的升华,是《滕王阁序》得以流芳千古的主要因素。
它唤起了大多数人的共鸣,悲而不颓,哀而不伤,难而不怨。身在草泽,心忧天下,读之忘忧,催人奋发。
徘徊者在这里获得了勇气,飘泊者在这里找到了知音,失意者在这里重拾了信心,成功者在这里得到了警醒......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这是《滕王阁序》中一句很容易被人忽略的至理名言。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乐观豁达健康积极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成功时莫得意忘形,失意时不颓唐消沉。随遇而安,努力向上,对生活充满热爱。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后世的苏轼,以他跌宕而精彩的一生,诠释了王勃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无论是高居庙堂,还是逐之蛮荒,都是那个笑看云卷云舒的苏东坡。
就算低到尘埃,也要开出艳丽的花朵;即使放之沙漠,也能造出一片丰美的绿洲。
很多家长为孩子写作文的事头疼。我想,让孩子爱上阅读,走出家门,尽可能多读书,多练笔,坚持写日记,写读后感,与先贤交流,与时空对话,与花草树木山川河海日月星辰畅聊,不用多久,一定会带给你惊喜的。
我们的祖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动人的故事世代相传,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琳琅满目的素材典故多如繁星,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写作文时取之不竭的源泉。
202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