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成长日记
文章内容页

散文||那些叫“车”的老物件

  • 作者:小欢子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10-11 00:13:10
  • 被阅读0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回忆。生于江南长于江南,有时总会想起江南那些渐行渐远的老物件。特别是自己见过的、用过的老物件,总占据着心之一隅,总在记忆里留有一席之地,成为一种依依不舍的惦念。它们似乎还在眼前,仿佛又行将远去,恍恍惚惚,似远似近,直到不知不觉中淡出视线。

      似水流年,虽然我们已经迈进了汽车时代,但总会时不时想起那些叫“车”的老物件……

      (一)独轮车

      独轮车,也叫手推车,是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可以说,独轮车、手推车,是一切车辆的始祖、鼻祖。

      我们这个年纪记忆里的独轮车,已经不是诸葛亮三国时代的木牛流马,而是一种半机械化的搬运工具了。尽管浩浩荡荡大规模使用独轮车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时至今日,有的江南地区仍可偶然见到还在零星使用的独轮车。独轮车的便捷实用,似乎根深蒂固。

      依稀记得独轮车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一个木质车架。包括车把手、羊角车头、龙骨和车身等,不足一米宽,有一米多长;下半部分,则是一个由转轴、轴承、钢丝、钢圈、橡胶内外胎组成的轮胎。车身与轮胎结合,则是一对木质固件,也称“快板盒子”。两块钻空的固件互拍,会发出像快板一样的呱呱声。江南农村的独轮车,很少使用实心轮胎,往往以充气轮胎为主。优点是可以通过增减胎压来调节车辆的平衡,增加车辆推行的稳定性,提高载重量;缺点是轮胎容易被扎破漏气,补胎费时费工。不少江南农家,随车往往还备有一把打气筒,随时随地增减气压,确保独轮车发挥最大的运载效能。

      独轮车几乎是上个世纪江南农村家家户户,甚至是每个农村壮劳力必备的劳动搬运工具,对于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独轮车具有机动性强、适应性强、载重量大等特点,从而成为农村劳动的重要助手,甚至成为须臾不能离身的搬运工具。无论是田间收割稻子,还是上山砍拾柴火,或者地头锄草施肥,都能用到这个貌不惊人的“百变金刚”。独轮车出发,一个顶俩;独轮车一响,黄金万两。从这些乡俗的调侃中,不难看出人们对独轮车的情有独钟。有的农村人只要出门,不论重活轻活,都会推上一辆独轮车。有的老农甚至戏称:不推独轮车就不会走路了。可见,江南农村对于独轮车,已经到了依赖的程度。

      因为独轮车只有一个轮子,无论是泥泞的田埂道路,还是高低不平崎岖的山路;无论是手掌大小的羊肠小道,还是推行费力的山坡陡路,只要你有足够的力气和勇气,以及保持车身平衡丰富的驾驭能力,你都能二十四小时风雨无阻全天候穿行,机动性极强。从装载的物品来说,长到数米、十几米的树木竹杆,短到整捆柴草稻谷,无论固体液体,不论方的圆的,只要能固定在独轮车上,保持车身平衡,似乎没有不能搬运的物品,适应性极强。轻到三五十斤物品,甚至挂瓶酱油老酒,重到上千斤的物品,只要车身足够的牢固,轮胎有足够的气压,推车者有足够的视野与气力,全都不在话下,载重量极大。

      儿时,活泼好动的我们,总喜欢去玩生产队的独轮车;偶有路边停放的独轮车,也喜欢摸摸碰碰。但毕竟年少力小,又缺乏驾驭独轮车的经验和平衡能力,常常搞得人仰马翻,哭笑不得,常常招致嘲笑指责。直到十五六岁,像个小男人了,父母才让使用独轮车,帮助父母干点农活,也慢慢积累了推拉独轮车的经验。

      陈毅同志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那推出来的“小车”,就是独轮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地兴修大大小小的水利设施,根本没有推土机、挖掘机、装卸车,看到的都是独轮车的影子。浩浩荡荡庞大的独轮车队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可以说,独轮车在新中国的建立、建设中功不可没,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双轮车

      双轮车是两个轮子的搬运工具,但不是两轮自行车。它是相对于独轮车而言,有两个轮子的搬运车辆。

      由于受道路平坦宽窄等条件的限制影响,双轮车在江南农村的拥有量,明显要少于独轮车。双轮车的构造,虽然也分上、下两个部分,但远要比独轮车简单。就是一个方形车架加上两个车轮。上部分的车架常常是木竹结构的,两边有木架,前后有挡板;下半部分则是一根转轴连着的两个车轮。只要车轮卡在车糟上,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了。一般来说,双轮车的车架是木质的,而钉在车架上的是一根根长长的竹片。主要因为竹片远要比木头坚韧、耐磨、光滑,竹片比木头的损耗率低。

      江南农村,有的家庭也常常拥有独轮车和双轮车等多辆人力车辆。选择使用独轮车还是双轮车,主要还是取决于搬运物品的长度、重量以及推拉人员的个人经验。

      双轮车便于搬运较长形状、负荷较重的物体,也适合缺乏驾驭独轮车经验的人员使用。有的时候,需要搬运毛竹、树木、柴草等较长、较重、较庞大的物体,一般使用双轮车。双轮车还可以两个人配合操作,或一左一右,或一前一后,既把持方向,又用力推拉,一唱一和,夫唱妇随,相互配合,确保把这些长物重物庞然大物搬运至目的地。如遇上坡路,则会相互对歌喊号,相互鼓励勉励,摒足力气,齐心协力把重物推拉上坡。

      使用双轮车,常常会受到道路条件的限制。双轮车自身有一米多宽、两米多长,加之两边推拉人员以及会车、避让等因素,道路至少在四五米宽以上,如需装载庞大的物体,则更需要宽阔的道路条件。

      江南山区,从山上扛下树木竹杆,顺着双轮车长长的车身装载好物品,就可以顺着山势顺路而下,有时甚至一个人操作,只要控制好方向,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上千斤树木竹杆搬运到山下家中。山里人借势发力、借用巧力的智慧,常常发挥得淋漓尽致。

      长长的山路,留下了双轮车辗过长长的印痕;长长的山路,也留下先辈们辛勤劳作的汗水脚印。无论是双轮车,还是独轮车,都是劳动人民勇敢智慧、辛勤劳动、艰苦汗水的代名词、赞美词。

      (三)水车

      就像有人调侃“啤酒不是酒,酱油不是油”一样,其实,水车也不是“车”,也不应划入“车”的类别。水车,只是一个靠人拉脚踩辗转反复循环往复的取水工具。

      儿时,正值生产队集体劳动时期,用柴油机、电动机作动力的抽水机已经普遍使用,只能偶然看到田间地头有这种手拉脚踩的水车。后来,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手拉脚踩的水车似乎又突然冒了出来,成为江南农村田间地头一道陌生的风景。

      江南水乡的水车,有三种。第一种是手柄拉杆式。同样的一辆水车,上方装有两个可以来回拉动的手柄。只要前后拉动、轮流转圈,水车就会顺着滑板提水取水、流出水来。这种水车的特点是比较轻便,缺点是用手臂转动手柄取水,比较废力,常常坚持不了多久。第二种是脚踩转轮式。水车龙头旁,竖有两根长长的木杆。木杆上绑有一根横杠,便于踩踏水车的人扶杠稳定重心。这种水车的优点是取水量大,常常是两个人配合作业,而且一踩就是半天一天;缺点是配套设施相对较多,更需要一个相对宽阔的场地。有的大型脚踏水车,还会建造一个水车埠头,搭上凉棚,专供水车使用。第三种是大轮旋转式。就是借助上下游水势的冲力,将下游的水提取至较高的位置。这种水车在江南山区偶有见到,在江南平原地区几乎不能看到。优点是完全可以借助水势提水取水,不需人工辅助,不废吹灰之力;缺点是如果没有形成上下落差的水势,借势提水取水,几乎没有可能。

      儿时,曾把水车当玩具,也试着爬上水车,用脚踩动水车,但是,由于人不够高、体力又不支,庞大的水车常常无动于衷。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也曾试图踩动水车,但又由于缺乏双脚轮番交替用力的技能而以失败告终。看到田间地头的农民如履平地信步地踩动着水车,滔滔不绝的河水源源不断地送入青青的秧田,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后来问了才得知,踩踏水车,要借势用巧力,而不能生硬用蛮力。生硬地使用蛮力,不但不能转动叶轮,取不上水,而且更会折断木制的龙骨,损坏水车。看来做任何事情都是熟能生巧,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都要用心用力。只有用心用力地去学习实践,才能真正得到收获。

      (四)风车

      这里的风车,不是指荷兰风车,也不是指小孩玩的纸轮风车,而是指江南农村筛选稻谷、麦子、油菜籽等谷物农作物,分离糠秕瘪粒的风车。

      其实在江南农村,风车是一个大件农具,并不是每家每户都置有风车。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制作费用昂贵。制作一部风车,总需个把月的功夫。加之木料、配件等成本,价值在数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在那个众所周知的年代,数百元或上千元,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二是使用频率不高,非必需农具。需要使用风车时,常常可以借用。都是乡里乡亲,只要哪家有风车,只要你开口借用,从没有被拒绝的。再者,即使不用风车筛选谷物,也有其它取代的筛选方式,如用竹编畚箕手工筛选。

      分离谷物的风车,做工较为复杂,即使当地最好的木工,也并不能制作出高度灵敏又实用的风车。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漏斗、转柄、风叶、风箱、分离室等需要按照一定的规格比例制作外,风车还渗透着力学的原理、流体静力学的原理、风能学的原理和自然风下传统扬场的原理等,如果设计不合理,制作违背原理,那么,自然起不到筛选谷物、扬弃杂质的作用。

      江南农村地区,有专门制作风车的木工师傅,一方面,制作风车常常有固定的尺寸、比例,只要你按图索骥,精确施工,制作出来的风车也常常八九不离十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熟能生巧,长期制作风车,制作的风车多了,风车的各类参数、尺寸、规格熟记于心,背得滚瓜烂熟,制作起来自然熟能生巧得心应手了。

      除了制作风车需要技术技艺,其实,使用风车也需要技巧技法。使用风车前,首先要看一看漏斗的门是不是关紧了。否则,一边往漏斗里倒入谷物,一边从风屉里漏出谷物,纯属无效劳动。其次开关漏斗与手摇风叶要同步。既不能不开漏斗的门空转,也不能风力过大或过小,或者忽大忽小,起不到分离谷物的作用。再次要随时调节风速风力。要根据筛选谷物的不同情况,随时调节转柄用力,确保匀速转动,保证谷物均匀落下,有效分离瘪谷杂物。

      记得生产队“双抢”翻晒稻谷期间,为了确保谷物质量,特别是上交公粮的质量,生产队专门安排了一两位工作认真、经验丰富的大妈负责风车筛谷。因为长期做此项工作,不但经验丰富,而且手势均匀,因此,经过她们手中风车筛选的谷物质量等级异常的高,一粒瘪谷、一段稻草、一颗碎石都被风车筛选出来,常常被上级部门评为优质公粮。

      (五)纺车

      应当这么说,见过使用纺车的,年龄应该在七十岁以上了;见过纺车的,应该也是六十岁左右了。至于大多数人,或许见过纺车,但常常是在某个陈列馆、陈列室里,并不知道此物用来做什么,更不知道如何操作纺车了。

      其实,也如“啤酒不是酒,酱油不是油”一样,纺车也不应划入“车”的行列。只是它有一个圆圆的轮子,看似风车的样子,看习惯了,叫习惯了,也就称其为“车”了。

      纺车,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传动,利用旋转抽丝延长的工艺生产线或纱的设备。纺车的构造似乎比较简单,通常有一个用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通俗地讲,就是一个运用传动的原理,把毛、棉、麻、丝等原料变成长长的线的工具。有了一锭一锭的线,再用织布机、织绸机,把线织成毛料布、棉料布、麻料布、丝绸布。有了布,就可以裁剪、缝纫衣裤了。

      母亲曾告诉过我们,外婆年轻时不但是纺纱、织布的能手,而且还能剥茧抽丝织绸。父亲身上穿的丝绸衬衫,就是外婆亲手织的绸布制作的。虽然面料皱皱的、颜色黄黄的,风吹起来像会抖动一样,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不可多得的高档衬衣了。平时也舍不得穿,只在走亲访友时偶然穿一穿。

      一颗蚕茧要变成一件衬衫,在今天机械化、电子化时代看来,似乎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而在当年纯手工年代,一颗蚕茧要变成一件衬衫,那是何等浩大繁杂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有人工剥茧抽丝的技能,而且需要有人工纺纱织绸的技艺。

      儿时,也曾照葫芦画瓢,学着大人纺纱的样子,在外婆常用的纺车前试着纺纱,但由于左右手不协调、手脚不配合,纺出来的线粗细不匀不消说,还异常脆弱,断断续续,最终成为废品。随着大型棉纺厂的兴办,机织布的流行,纺车自然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后来,家里的纺车和织布机,都成了“食之无味、去之可惜”的摆设,堆在了旧屋的一个墙角里,直至废弃。纺车虽然废弃了,但纺车圆圆的车轮,吱吱唔唔的纺车声,似乎还在眼前,还在耳畔。外婆坐在纺车前纺纱的身影,还萦绕的脑际。就像《酒干倘卖无》唱的那样: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难忘独轮车、双轮车,难忘水车、风车,难忘吱吱唔唔转动的纺车,难忘那些叫“车”的老物件。

      2023年10月6日写于上海

    【审核人:雨祺】

        标题:散文||那些叫“车”的老物件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chengchangwenzhang/10552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