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屑坝之殇
那个深植骨髓的疼痛 历史讳莫如深
一曲悲歌穿越一座简陋的牌楼射向久远的天空
乌蓬船载着古老的饶河调驶进洪武年间的明朝
千年饶州那时还是一府七县鱼米之乡
八百里鄱阳湖上承五河下达江海
是古代中国最繁忙的黄金水道
舟辑如梭 樯桅如林
青花瓷浮梁茶由此远销海外
四百万饶民居全国各路府人口之首
黑云压着湖面 风呜呜咽咽
鸣锣声声 敲碎江南茫然困顿的雨夜
“江西填湖广”的诏告张贴在四十里街十七里弄
瓦屑坝有无数的箩筐和独轮车聚拢
在“洪武赶散”的鞭子无情驱使下的乡亲
扶老携幼 逶迤的长队一眼望不到尽头
梅雨期被生离死别的苦泪无限拉长
“不得回迁”的诏令 寒刀一般
切断了我们与原乡的脐带
骨肉割裂是一生无法痊愈的痛
一步一回头啊!一步一叩首
捧一撮红土我们从此背井离乡
我们筚路蓝缕 背负沉重的亲情
跋山涉水 历千难遇万险远走异地他乡
这陌生的地方人烟稀少土地荒芜
我们重新丈量天空和地平线的距离
我们挖沟、筑路、堆砌土墙
划地结庐 潮湿的烟囱升起第一缕炊烟
劈山开田 在土壤里播种第一粒稻子
路边的坡地栽种故乡的桂花树
紫红色的蓼子花开满湖边的滩涂
历史的伤痕总是用民众的苦难来填补
徙民怨嗟充斥田邑
我们艰难地开始新的生计
流放的木排搁浅在远处的河汊
百万移民散落在安庆黄州诸地
我们把有音无字的古韵方言教给牙牙学语的孩童
时刻遵循“为父兄者以其子弟不文为咎
为妻者以其子夫不学为辱”的家训
清明节 祭祀祖先的供桌摆上米粑
无鱼不成宴依然是我们的待客之道
祖屋檐下的风铃无数次唤醒我们对故土的思念
我们曾装扮成乞讨的流民偷偷回乡寻根觅祖祭拜先人
我们始终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魂归故里
老人去世不愿下葬 停棺三年也等不来叶落归根的消息
无奈何 我们只好落地生根
一声忧郁的笛音 穿过六百年的风雨
春天照样被唢呐吹亮,花蕾返回树梢逐瓣绽放
瓦屑坝的移民也象花草树木开枝散叶
后裔和谱牒上都有同一个的胎记
白鹤故乡的传说一代一代在子孙中留传
古老的帆船驶过渔歌唱晚的湖面
那个熟悉又遥远的影子时常在天空若隐若现
大雁南归鱼群洄游
我们却无法回到血浓于水的故乡
堆积的陶片 古老的渡口
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 魂牵梦萦
远行的亲人啊 再也没有回头
故乡的人还在瓦屑坝的山岗上等候
年复一年……
注:瓦屑坝是位于江西省鄱阳县的一个古老渡口,为明初江右民系移民皖鄂两省的集散中心,先后向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移民214万人。
那个深植骨髓的疼痛 历史讳莫如深
一曲悲歌穿越一座简陋的牌楼射向久远的天空
乌蓬船载着古老的饶河调驶进洪武年间的明朝
千年饶州那时还是一府七县鱼米之乡
八百里鄱阳湖上承五河下达江海
是古代中国最繁忙的黄金水道
舟辑如梭 樯桅如林
青花瓷浮梁茶由此远销海外
四百万饶民居全国各路府人口之首
黑云压着湖面 风呜呜咽咽
鸣锣声声 敲碎江南茫然困顿的雨夜
“江西填湖广”的诏告张贴在四十里街十七里弄
瓦屑坝有无数的箩筐和独轮车聚拢
在“洪武赶散”的鞭子无情驱使下的乡亲
扶老携幼 逶迤的长队一眼望不到尽头
梅雨期被生离死别的苦泪无限拉长
“不得回迁”的诏令 寒刀一般
切断了我们与原乡的脐带
骨肉割裂是一生无法痊愈的痛
一步一回头啊!一步一叩首
捧一撮红土我们从此背井离乡
我们筚路蓝缕 背负沉重的亲情
跋山涉水 历千难遇万险远走异地他乡
这陌生的地方人烟稀少土地荒芜
我们重新丈量天空和地平线的距离
我们挖沟、筑路、堆砌土墙
划地结庐 潮湿的烟囱升起第一缕炊烟
劈山开田 在土壤里播种第一粒稻子
路边的坡地栽种故乡的桂花树
紫红色的蓼子花开满湖边的滩涂
历史的伤痕总是用民众的苦难来填补
徙民怨嗟充斥田邑
我们艰难地开始新的生计
流放的木排搁浅在远处的河汊
百万移民散落在安庆黄州诸地
我们把有音无字的古韵方言教给牙牙学语的孩童
时刻遵循“为父兄者以其子弟不文为咎
为妻者以其子夫不学为辱”的家训
清明节 祭祀祖先的供桌摆上米粑
无鱼不成宴依然是我们的待客之道
祖屋檐下的风铃无数次唤醒我们对故土的思念
我们曾装扮成乞讨的流民偷偷回乡寻根觅祖祭拜先人
我们始终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魂归故里
老人去世不愿下葬 停棺三年也等不来叶落归根的消息
无奈何 我们只好落地生根
一声忧郁的笛音 穿过六百年的风雨
春天照样被唢呐吹亮,花蕾返回树梢逐瓣绽放
瓦屑坝的移民也象花草树木开枝散叶
后裔和谱牒上都有同一个的胎记
白鹤故乡的传说一代一代在子孙中留传
古老的帆船驶过渔歌唱晚的湖面
那个熟悉又遥远的影子时常在天空若隐若现
大雁南归鱼群洄游
我们却无法回到血浓于水的故乡
堆积的陶片 古老的渡口
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 魂牵梦萦
远行的亲人啊 再也没有回头
故乡的人还在瓦屑坝的山岗上等候
年复一年……
注:瓦屑坝是位于江西省鄱阳县的一个古老渡口,为明初江右民系移民皖鄂两省的集散中心,先后向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移民21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