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心情散文
文章内容页

槐花香

  • 作者:霜燕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2-01 00:12:59
  • 被阅读0
  •   🍃 槐花香

      槐,属落叶乔木,材质适用于打造器具。上古时人类钻槐木取火,人们认为槐乃木中之鬼。风水学认为其阴气重,故禁种房屋附近,一般更不用于建筑。

      大多数地方忌讳在院落栽种槐树,而滦县、乐亭、昌黎一带乡村却偏偏家家有植槐的传统。路旁、沟边、民居房前屋后,无处不布满郁郁葱葱的槐树。每年四五月里槐花如雪,香气袭人、蜂飞蝶绕,形成了无槐不成村的奇特景观。

      中国植槐起源大概与西北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兴起相关。商周之时,随着青铜等金属器具的出现,对安装的杖、柄产生需要,同时适应金属制长矛一类作战武器的战车也对木料提出要求。槐木质坚硬,柔韧度良好,正好满足犁杖、车轴的制作及车轮的輮制,于是在适宜槐树生长的地方迅速得到广泛种植。战国和秦时,人们对槐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作为农耕的管理机关,朝廷在宫廷种植三棵槐树、九棵荆棘,称为“槐棘”。“槐棘”是听取民众诉讼的办公场所。三公、九卿上朝时须面对槐、棘庄重而坐,因之以“槐棘”常代指公卿。在城镇府衙、庠序之所广植槐树,以其作权力和智慧的象征,称为“公卿树”。同时,有贵族悄悄将其移植庭院,作为特权身份的标志。

      两汉时期,人们对衣物油渍一类污垢无法祛除,有人试着将槐实捣碎混合于灰水中,意外发现槐实的洗涤功效。为方便随时取用,人们将槐树种植扩展到了民居院落。

      唐时有了用皂荚精制的洗浴用皂。庄绰《鸡肋篇·皂荚》记载:“京师取皂荚子仁煮过,以糖水浸蚀,谓之水晶皂儿。”为区别皂荚皂和用槐实制作的洗涤剂,称皂荚皂为“水晶”,以示稀罕。因皂荚树用途单一而槐树用途广泛,槐花又能极好地改善和美化环境,故其较皂荚树种植范围更广。李世民开办科举后,民间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冷庐杂识·油污衣方》也记载:“油污衣,面涂法最佳。用生麦粉入冷水调匀,厚涂患处,越宿干透,以百沸热汤和皂角洗之,油化无迹”。可见,当时的皂以是以护肤药膏身份出现的。明时为满足制皂所需,作为皂荚替代品的槐树种植地域已遍及黄河流域,尤其在山西一带槐树已成为村庄的标志。

      槐文化于明初在京东扎根与山西大规模移民有关。洪武、永乐年间,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于30省市、2217个县市,其中涉及京东移民有6次,除1406年正月移民外,至少5次与滦县、乐亭等州县有关:

      1402年9月,(洪武)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今北京),赐之钞,免赋五年。同时,户部遣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

      1403年8月(永乐元年),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

      1404年9月(永乐二年),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405年9月(永乐三年),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406年正月(永乐四年),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

      1417年5月,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言:“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拔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

      根据移民后人口口相传,当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明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根儿成了移民集聚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汾河滩上的老鸹窝显得十分扎眼。移民们离开故土之时,凝望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发出声声哀鸣,令迁徙之人潸然泪下,频频回首而不忍离去。人们唱着“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的民谣,故乡的影子在凄凉的歌声里渐行渐远。从此,大槐树和老鸹窝成了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槐”字与“怀”谐音,遂衍生出了以怀乡为主题的“根文化”,凡远出的游子望槐而思乡。

      18世纪,从欧洲又移植来带刺的槐种,俗称刺槐。为示区别,人们称本地槐为国槐,刺槐为洋槐。因洋槐更适宜沿海湿润的气候且抗风,所以在乐亭、昌黎一带得到大面积推广。

      明初洪武、永乐年间来自山西的移民,在冀东等地落脚后,相约在村庄的水井旁栽植槐树以示纪念,槐文化扩散到冀东诸州县。乐亭大黑坨、套里孙庄等村尚存有明时栽种的老槐,历经600余年,其根系延伸方圆100余米,虽木叶葱郁但树皮皲裂,很好地见证了这段沧桑的历史。

      🍃秋菊(散文诗)

      满地铺银,清风洗尘。

      百无聊赖地在小区内散步,时而眺望夜空,时而低头沉思。

      忽有阵阵馨香袭来,细细寻去,竟是冬青丛圈围着的秋菊争相竞放。

      隐隐约约里远看。黄的、白的、紫的或红黄相间的,花瓣有的丝丝缕缕 ,蓬松若发;有的简约恬淡,浅笑盈月。一朵朵、一簇簇淡雅不媚、隽秀不娇。

      走近仔仔细细观瞧。在青翠浓密的叶的映衬下,各色花蕊密密紧抱,深的花色一尘不染;浅的花色,竟然显得有些稀疏。云影、寒露、微风里,花与叶舞动着、雀跃着,奏着彩云追月、云水禅心。

      还在春兰、牡丹摇落之时,你就选择了与霜邀约。十月,一夜风霜,你不曾凋敝,而是挺起伟岸的傲骨,把我花独放的韵致,留给了最壮美的秋词。

      静静之夜,没了纷扰的蜂蝶,只留淡雅的馨香。我在静花、流云、清露里沉醉,流连忘返。

    【审核人:雨祺】
        上一篇:秋天的雨
        下一篇: 片片枫叶情

        标题:槐花香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nqing/594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