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珠山”三个字,孩提时就牢牢地刻在了脑海里。母亲信佛,常给我们讲些与人行善的故事,其中就有“七宝寺”的传闻轶事。“七宝寺”坐落在藏珠山上,自幼感觉那是一处很神秘的名胜古刹。
2019年暮春时节,嘉陵区政协文史委赴藏珠山采风,怀着激动的心情,近距离触摸藏珠山。经受了一次崇高的心灵洗礼,面对残存的碑文,细与历史对话,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辉煌。
藏珠山位于南充市西陲,与西充、蓬溪三县交汇,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得天独厚。西溪河成U字型环绕峰峦,宛若玉带缠腰,清澈的河水,蜿蜒向东流入嘉陵江。站在东道山上远望藏珠山,林壑尤美,山色如黛。周围有老道山、东道山、园林山、大山山和双篮山,藏珠山矗立其中,独领风骚,与周围五山相互映衬,重峦叠嶂,山清水秀,圆润秀丽。山间茂林修竹,藤罗垂吊,峭壁嵯峨,古柏参天。屋脊翘楚,亭台飞阁,或隐或露。群鸟此起彼落,树木随风摇曳,整座峰峦鲜活灵动。
藏珠山驰名遐迩,山上有川东北最大的“南池书院”,增添了藏珠山不朽的神韵。本地举人王灏,由广东连州知府告老还乡,见当地少年求学无门。于1753年捐资在藏珠山北麓建造书院,文化的火种便如星火燎原,启迪智慧,荡涤愚昧,教化民风。尤其是革命年代,这里孕育了一大批仁人志士。
沿南池书院大门拾级登梯,走完八十一梯就是宏伟壮观的牌楼,楼冠前后均为三道檐口,肩檐较中檐矮一米,层层叠叠,翘角飞檐,勾心斗角。上面正中篆书“七宝寺”三字,两边有古人题词“果西名胜”“藏珠蕴玉”。整个牌楼雕梁画栋,彩画辉煌,光彩夺目,气韵不凡。牌楼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原为木架结构。楼冠置放在四根成一直线的楼柱上,楼冠由大小不等的数百块长方形木块砌成,没有一处穿洞与柱塞,在我国建筑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从牌楼再走九梯,就到了山门,门上悬挂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彭冲亲笔题写的“四川南充市七宝寺中学”几个醒目大字。进门就是七宝寺最早的佛教文化遗迹—前殿,至今保存完好。
1912年张澜先生在南充创办新学,乡人廪生何淦候积极响应,遣散僧侣,利用寺庙建筑扩建了南池书院校舍,更名为“金宝乡高级小学”。
七宝寺庙宇始建无可考证,据峨眉山佛学院王赐川老先生考证:七宝寺大约在明朝开始修建,最初在藏珠山顶修了一个大雄宝殿,规模太小,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重修。清康熙四十七年(1780),增修前殿。正堂悬挂“七宝庄严”匾额,至今仍醒目显赫。
禅院幽深,庄严寂静。据当地九十一岁的何国藩老人介绍,他的父亲曾经在南池书院读书。前院七宝寺是当时的戒律院,汉中、广元、阆中、遂宁等地的出家人犯了清规戒律都要送到这里接受惩戒。母亲曾经也说过,她小时候有个远房三舅公出家修行,不经意间说了句轻薄的话,送到七宝寺惩戒一年。我猜想:戒律院里少不了“济癫”“鲁智深”之类的良僧。不然,乡党们怎能解散庙堂,兴办学校呢?当地八十八岁的何昌树老人说:他的父辈曾经说过一件事,那时庙上有一个受戒的高僧,专门给人治病,有手到病除之奇功。这些虚妄的传说,皆无以考证。
沿着古朴厚重的素面青石台基向北走,就是文昌楼,约190平方米。文昌帝君为道教祖师,管人间功名禄位之神。唐宋以后,佛教为扩大生存空间,倡“万善同归”“三教合一”,故建此楼。此楼也是七宝寺的佛教祖师殿,供奉历代祖师牌位。
文昌楼最早有高耸的塔顶,翘角挂有风铃。康熙六十一年(1722)重建,楼阁几经翻修,塔顶已不复存在。文昌楼大厅长20多米,宽9米,高7米,房顶是穿斗式木架结构。这里是七宝寺最高的建筑,清人盛英赋诗称赞:“文昌高阁起何年,下瞰群峰势更绵。”登文昌楼,极目眺望,群峰尽收眼底,令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
文昌楼前面是大殿,站在这里向南平视,大殿中心与前殿、山门、牌楼以及山下的南池桥在一条中轴线上,从南向北延伸到远处。如果说山北是儒家文化胜地,那么,山南则是释家文化胜地。七宝寺释家建筑的这一特点,显然也体现出修建者的一番匠心。大自然的天圆地方与儒、释、道的和谐统一,正是藏珠山果西名胜最显著的特点。
文昌楼南面的山头上,有一座字库塔。这应该是书院兴起以后才有的事,字库塔是处理废旧字纸的塔库。南充市安平中学78岁高龄的退休教师任仕成说,他60年代在这里读初中,听老人们说星象大师袁天罡在华山夜观天象,发现七点亮光竟与天上的北斗七星如出一辙,觉得甚是奇妙,追了过去,从陕西一直追赶到藏珠山,这里三面环水,七点亮光无处可逃,便被袁天罡压在山中,葬于地下,修上一塔压住,名曰“塔子坟”。后来,这山便叫做“藏珠山”,建造寺庙,便叫做“七宝寺”。此说,也是史无记载的,但饶有兴趣。
紧邻文昌楼北面,就是著名的南池书院。《南充县志》记:“上下讲堂,诸生肄业,房屋共47间,两廊4间,为厨厩4间,阶砌黝垩,床窗几席,焕然大备,诸生云集。”
南池书院践行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主张,自立成后,深受当地民众爱戴,稍有蝼蚁鼠患,风蚀剥落,便有义士捐资培新。
南池书院是南充西路文化的发祥地,蓬溪、西充等县的学生前来这里慕名求学。“环南邑叫县,文风大振,蒸蒸乎有白鹿之风焉。”南池书院遗风流韵延续至民国初年。培育人才甚多,川北一带,声名大振。
何国藩老人说:他的父亲20年代初在七宝寺念书,与任白戈是校友。他父亲在第三班,任白戈在第十班,任白戈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学生。那时,任白戈和一些进步青年接受到了旅欧共产党员人寄回来的共产国际新思想的读物《赤光》。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南池书院不是一个普通的书院,是新文化、新思想的摇篮。
1928年9月,上级党组织派苏俊到七宝寺开辟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党组织,苏俊以训育主任的身份在七宝寺学校展开工作,发展了教师于江震为中共党员。曾经在七宝寺中学担任过校长的何进,带我们参观了当年苏俊开展地下工作的“神仙洞”。所谓神仙洞,据有关专家考证是汉代的岩墓。《七宝寺校史》记载:苏俊烈士在此洞中建立了中共地下党南充西区第一个支部。此后,三届南充中心县委多次在此洞中进行革命活动,神仙洞是川北西区革命史的见证。革命的火种从这里燃遍了整个川北,孕育了张思俊、杜培心、罗天照、赵全英、何宣昭等大批革命志士。
缅怀了神仙洞,我们从南池书院继续向北,前面就是七宝寺中学的新校区,楼舍俨然。新校区的落成,较好地保护了藏珠山上的文物遗迹。南池书院迄今近三百年了,整个建筑保存完好,四川大学专家胡昭曦鉴定:七宝寺是目前川东北最大的书院建筑群,它的学风得到了较好的承传。何进校长说:从这里走出了一中工程院院士,多名教授、专家,不得不令人折服。2002年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在给母校的信中写到:“当时的条件是十分艰苦的,我们自制的煤油灯照明,没有蔬菜吃,没有自来水,每月要到附近乡镇去背米。正是这些艰苦条件,磨练了我们。当时的学习气氛是很浓厚的。”
告别藏珠山,我想起了明代陈以勤《游龙台寺》留下的两句诗:“不是探奇那到此,青山何意笑人狂。”(《南充县志》民国十八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