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文学评论
文章内容页

素雅的文字,灵动的光芒(评论)

  • 作者:莉莉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1-29 11:02:22
  • 被阅读0
  •   || 枕着素雅的文字入眠

      ——潘姝苗散文集《一念相知》读后

      上网购得一本安徽巢湖作家潘姝苗的散文随笔集《一念相知》(中国财富出版社,2015年5月版)。近半个月,每晚入睡前读几篇《一念相知》里的文章,成了必修的功课。其实,潘姝苗这个名字,对于经常阅读报纸副刊的读者,应该并不陌生。有一段时间,她的文章经常在我订阅的几份晚报副刊版发表。打开文集《一念相知》,开篇的作者简介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点:2008年至今,有4000多篇文章发表于《大公报》《新民晚报》等国内近千家纸媒。不得不说,潘姝苗写作的勤奋,令人赞叹。

      潘姝苗笔下的文字沉静、素雅,似茉莉的芬芳,又如兰花的清幽。文集《一念相知》一辑一辑阅读下去,就像和一个真诚的朋友交流生活的感悟、情路的历程以及写作的心得。每一篇文章都在真挚地诉说着生活的片段或者情感的思考。与其说,这是一本散文随笔集,倒不如把它归为一本幸福生活的心灵指南。正如作者在《豆芽爱上韭菜》这篇文章中写的那样:“豆芽与韭菜搭伴,有养眼的绿,有爽口的脆,“刺啦”一声倒进油锅,腾起扑鼻的香味,融进悠长的缠绵,满是红尘烟火、草木葳蕤的气息,小日子顿时盈满了欣喜”。从平常的素材中抓取温暖读者心灵的主题,借韭菜和豆芽,这两种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菜蔬,来感恩生活的馈赠,一颦一笑间,就能在字里行间读出幸福日子的味道。

      细读《一念相知》,才发现我和作者有着诸多的共同爱好。喜欢听李健的歌,喜欢忆旧,爱读书,享受恬淡的生活以及真实的活在当下。《音乐如诗》《以手写心》《相知才相思》等篇什,说出了我想说但不知道怎么去说的话。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潘姝苗有着一双能发现生活独特之美的眼睛。她是用心来看世界,来感悟生活,继而来记录这些震撼人心的片段和故事。她用一种平和的语调娓娓道来,不虚伪地抒情,也不矫揉造作,只是在还原生活的美的真谛,素颜般地呈现一个人的朴素。朴素即大美。

      《一念相知》全书九辑共遴选了作者195篇小品感悟。写作的视角停留在了一杯茶、一本书、一段音乐、一场电影或者一段情感上。一瞬的闪电,一时的火花,都被她准确地捕捉到,入文,熬煮。她不会用大气魄去荡开古今,纵论天下大势,更不会用开阔的笔调去平铺一幅图画,着历史的颜料,浓墨重彩。你可以说她小资,但她比小资更接近人间烟火。你也可以说她小女人气,但她是一个幸福的女儿、妻子和母亲的完美结合。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歌唱生活的纯净歌者。

      我把这本文集推荐给我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们阅读。他们读后和我有着一样的感受和体会:就像交了一个懂得生活、懂得感恩、懂得爱情的挚友,她赠送给读者一束玫瑰,而她手留余香地微笑着。比利时作家哈利·米利施曾说:“我认为,我写出的书可以组成我的第二个身躯,并将使我的生命得以延续”。从这个角度来看,文集《一念相知》便是潘姝苗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后,收集在一起的思想火种,点燃的熊熊烈火。而我,则是那个在漫漫冬夜烤火取暖的人。枕着这一册素雅的文字入眠,今夜,但愿有一个好梦。

      || 一件瓷器折射的光芒

      ——《在时光里奔跑》读后

      记住武稚这个名字,缘于一首小诗:“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会要你/小口瓶/粗糙的胎 细长的颈/没有玉瓶素净 梅瓶多情/而海就在上面很随意的涌动起来/没有边 没有岸 只有蓝一往情深/只有椰子树 舞着南洋风情/绿得醉人/不会插一只笔 一朵花 引来一个眼神/小口瓶/我会把你搁在床头/在盛夏 在夜深/我会夜夜 夜夜都听海的声音/那是我远方的友人”(《我在寻找一种瓷》)。

      也就是一瞬间,这首诗像闪电一样击中我的目光,令我久久难以平静。于是,我又找来了一些她其它的诗作,甚至一些散文。总体感觉,武稚的诗和散文在情感上有着同样的深切。可能囿于诗歌的篇幅,那些难以言说的思绪如洪流一般需要散文来承载,所以,武稚的散文读起来更像是诗歌情感的延续。作为一名诗读者,诗歌读得多了,难免对诗歌有所挑剔。对于那些哗众取宠、言之无物或者情感虚假、卖弄技巧的诗作我是嗤之以鼻的。诗歌贵在真诚,贵在诗心的纯洁。诗品就是人品,就是人心的纯度。掺不得半点虚假。

      武稚的诗恰恰过滤了这些杂质。即便她早期创作的诗歌略显单薄,但是情感的真挚和诗心的真诚足以能够打动阅读它的读者。“是临时的通知 我什么都没准备/但是那种感觉 却来得格外甜美//把身子和心情塞进车里/把烦恼和疲惫删进垃圾厢里/让惬意和风筝一样地飞/让碧绿和鸟鸣一路追随//但是现在还不行 我不安地等着/等着时间来催我 和远方约会”(《远行》),这是一首读起来就会引起情感共鸣的诗,我曾把这首诗抄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对于远方,对于旅行的惬意向往,一首《远行》恰如其分地表达了难以言说的心情。放下烦恼,放下生活的压力,去大自然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不是为了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这份旅行的过程。

      无意间浏览了武稚的博客,也从文友处借阅到她那本诗集《我在寻找一种瓷》。最近,她的第二本诗集《在时光里奔跑》也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所以,得以较全面地对武稚的诗作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梳理。武稚的诗,从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出发,用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情感去体会,发掘诗歌的精致和凝练之美。他笔下的《开锁人》《月光》《屋顶》和《寺庙》等,意向准确,简笔画般的勾勒,利刃般的切割,一首诗,就是一组灵动的音符弹奏出优美的乐章。她通过老街、老瓦、黑麦、石头等意向,表述着自己内心孤独、悲悯、真诚、热切的情感,读她的诗,就是读她内心沉静的独白。读一首诗里的一种开阔的言说方式。

      诗歌在武稚的笔下,不高导,尽最大限度地走进生活。所以,我们阅读她的诗,更多的是和日常的事物以及共通的情感,进行一次彻底的交谈。“低处在掩埋 也在成全/低处的庄稼 掩埋了低头劳作的身影/生命的沉重和喜悦又都写在他们的脸上/他们像一千多年前的水车在歌唱/他们对土地的深情 一泻无垠”(《低处》),劳作于大地上的底层人民永远是最可爱也最忠诚于土地的的一群人,武稚着眼于低处,她更多的是关注低处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生存状态。从《低处》这首诗,可以看见诗人用一颗悲悯的诗心尽情为那些与土地为伴的低处之光歌唱。

      || 心中养着一亩田

      ——读周西西诗集《如风吹》

      诗集《如风吹》摆在我的案头好几个月了,每天读一首,雷打不动。这是周西西的第一本诗集,诗集收录了他十年前的旧作和近些年创作的诗作,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集中展示。我相信,《如风吹》是起点,是一个诗人从此时此刻出发的诗意觉醒,和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阶段性反思。对周西西来说,诗歌是他在俗世“养着的一亩田”,我之所以用“养”而不用“种”,是想说,周西西对待诗歌的态度,是用江南的水在养着,用诗人的情感在养着,用诗人的情思在养着。他的诗——虔诚、真挚、本真,和他的为人给别人的印象一致。诗如其人。

      诗是心灵的艺术。从外延上看,诗歌是诗人情感底蕴浮现的气色;从内里来看,它又是心灵折射出的一道光。诗人是真的,只有诗人在做人上始终坚守“真”的一面,他写出来的诗歌才能以“真”示人。“真”地诗歌才是真的诗歌,才是真正的诗歌,才能让真实的诗句折射本真的诗心,才能打动人,让人流泪,让人叹息。生活中,我们见多了表里不一的人,见多了虚情假意的人。所以,诗人的真,作为生命的原动力,作为真实性,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当然,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有时又有很大差别。但是,诗人所要做的或者所要传递的,就是力求做到生活的真实与诗歌真实的统一。

      阅读周西西的诗集《如风吹》时,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抵达我们内心的真实世界,并且从内心深处,打捞上来那闪光的诗句。诗集《如风吹》里所描写的生活场景,是周西西所熟悉的江南,所熟悉的海盐,他的诗歌写作很自然,很本真,有感而发,遵从心灵的思考秩序。让诗歌来找诗人,让诗歌自然地从笔尖上滑落下来:

      我吹一声长长的呼哨,故意惊扰它们

      那灵巧而又紧张的飞升

      像一个成语拉低了天空的高度

      地面上影子拍打影子,看不清是逃遁

      还是追逐

      ——《麻雀》

      《麻雀》这首诗,很好地还原了诗人童年所见的一幅画面。整首诗读完,我从诗人所书写的诗句里读到了哀怨,读到了秋日的萧飒,读到了一个诗人的立体思考。诸如《麻雀》这类诗作,像《秋风破》《秋水》等,在写作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西西的诗歌很安静,他所坚守的永远是心灵对现实回应的忠实表达。他把所见所闻,触动心弦的感受,储存在脑海,把生活的细节反复锤炼,凝成诗句。他的诗句很灵动,且富有想象力。他用情感拓宽诗歌的深度,用想象延展诗歌的宽度。他的诗歌沉静中,带有某种饱满的、圆润的,如同稻谷般成熟的气息:

      我伫足,与黑漆漆的蛙鸣握手寒暄。

      它们点燃了村庄的灯火,浮于水面之上

      呱。呱。呱——

      不害羞,不做作,温热如乡音,

      有凌乱中的平静与充实,又像

      从风里吹过来一张张童年的脸。

      越黑越明亮的蛙声,在池塘、沟渠、水田和树梢

      指引雨滴和我来时的路。

      我唯恐它们叫醒闪电,暴露不熟练的隐身术。

      东南风不改口音,

      取走岁月在身体里郁积的隐疾。

      ——《雨夜的蛙鸣》

      诗人对故乡的忠诚度,有时是一种偏执和较真。“故乡”两个字,涵盖了太多的意义。《雨夜的蛙鸣》,诗人似乎借用“蛙鸣”这个词语,把内心的情怀和思考,像萤火一样升起来,传递下去。周西西在故乡的土地上,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美学。用思考来激发情感和生活的真实。他很沉静,让心灵的自由奔跑起来,让自由的灵魂回归到静谧的时光中。《雨夜的蛙鸣》,我读完了一遍以后,会回过头去,再读一遍。细细体味每一句诗中蕴藏着的诗意,就像品一杯酒,细细回味,无言的妙趣。

      周西西自述,他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散文和诗歌创作,1996年停笔,2015年重拾诗歌创作。而《如风吹》这本诗集的结集,应该来说,是很好地让他这几十年的诗歌情怀或者说诗歌种子,结出了高大的树木。诗集中,他1993年写作的《冬夜还乡》——

      此际回眸,古老的谣曲深入人心

      原初的姓氏穿过宿命、时间和高速公路

      迎着光和记忆

      回到一个个饱含热泪的称呼身边

      麦子和竹子同时长出了新芽

      阳光从山顶上射下来,照耀

      道路的深处和群峰护佑的家园

      这首诗,今天读来,依旧很亲切,丝毫没有因时间的间隔所产生的距离。这就是诗歌的妙处,心灵的颤音,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期,也不会在时间的流逝中,产生隔阂和罅隙。

      除却诗集中一部分参加征文的作品,在文本内容上,基本代表了周西西关于诗歌美学的思考。这些对普通生活的诗意感受,构成了周西西诗歌美学的基色。诗歌的语言,让人读罢会去细细咀嚼。而那诗句中漾着的悲悯气息,则是一种彻骨的生命体验。从诗歌的技巧上看,他又像一个猎人,静候着,时刻做好捕捉灵感的准备。你很难用一种地域和特色去圈定周西西的风格,他的诗歌既不属于纯粹的“江南”,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土”。他的诗歌是独立的。这也暗含了我的诗学主张,那就是诗歌不需要流派,不需要定义,不需要命名,诗歌就是诗歌,诗歌是心灵溢出的芬芳乳汁,是思考的结晶。

      当然,诗人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必须是与生俱来的,是发自内心的良善。这是写好诗歌的基础。有的时候,悲悯情怀是无意义,自然而然的流露,比如——

      黄昏一点点收拢昏黄的光,一个

      又一个小小的麦垛,在收割后的麦地里穿行

      更早的时候,阳光向下,麦芒朝上

      遍地奢阔的黄金像流水汤汤

      他坐下来。随手搁在田埂上的麦秸草帽

      不是问候疼痛的麦茬,而是在向土地致敬

      ——《草帽之歌》

      诗歌是一种抒情——秘密的、固执的、有效节制的抒情;是一道除法——除去多余的修辞、空洞的意象、四溅的口水,做到准确、简洁地还原心灵;是一场遭遇——在和生活、自然、时光突然的照面过后,留下的是安然和宁静。(诗人三子语)

      应该说,周西西在他的诗歌田地里,养出了他所要的东西。有清风、明月、哀怨的月光,有蛙鸣、鸟鸣、凌厉的风声。我喜欢读他的诗,我从他的诗歌当中读到了静气,静气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我也读到了一个诗人本真的品格,他的诗看上去是那样地自然,就像旷野里的一棵树,任风吹雨打,就那么自然地生长着。偶尔有几只鸟飞过,落在上面,他也不悲不喜。他仰望天空,俯瞰大地,孤独、忧郁,贴近着自己向泥土纵深的根。泥土的气息,让他的诗歌,多了一份质朴。

    【审核人:雨祺】

        标题:素雅的文字,灵动的光芒(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872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