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文学评论
文章内容页

漫谈红楼之从宝玉挨打说起

  • 作者:雨泽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2-26 01:35:42
  • 被阅读0
  •   细品《红楼梦》这部巨著,它所涵盖的内容之广泛,不只体现在家族兴衰,还包括对生活细节的描摹。有人说翻开一部《红楼梦》,就如同打开一部百科全书,诗词、建筑、中医、美食、风俗人情等等,每一章节都值得琢磨。

      书里对贾宝玉的介绍用了一首《西江月》的词,一句“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把一个拙劣顽童的形象跃然纸上。

      贾宝玉是真的如此不堪吗?书里描写林黛玉第一次见到贾宝玉的情景——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劣之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实际上贾宝玉并非如此。“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眼若秋波”。曹雪芹先生浓墨重彩地刻画出一位富家公子形象,借用现代语言可用“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来形容他的文采风流。

      然,如此美好的一枚“宝玉”为何不受其父贾政待见呢?归根究底这是父子之间新旧思想的冲突。贾政一出场便带着冷峻的面孔,有着旧式大家长的古板、威严,在子女面前永远端着,高不可攀,不可亲近。在他身边有一种近乎窒息的压抑。难怪潇洒倜傥的宝玉见了他都矮了一截,哪还敢放肆玩闹?

      古人的教育方式是严苛的,在一个大家族里,一个嫡系所出的男孩子从出生起就被寄予厚望,包括整个家族的地位与荣耀,均系于一身。贾宝玉本来并不具备继承贾家世袭爵位的地位,因他虽属嫡系王夫人所生,却并非长子。若长兄贾珠在世,贾宝玉就能安心做个逍遥公子富贵闲人,然,偏偏贾珠早逝,整个家族的承继权自然落到贾宝玉头上。从清虚观打醮那一回里就已经从张道士那得知宝玉的外貌气质颇有祖父遗风,他似乎天生带了使命而来,老祖宗贾母偏疼贾宝玉,自幼将宝玉养在身边,视他为心肝宝贝儿。只有在贾政那里才是“假宝玉”,经常受到训斥,找不到任何存在感,一脱离了老父亲的视线,便又恢复了宝玉真身。

      在第三十三回里描写宝玉挨板子,原因是贾宝玉结交戏子游荡优伶,与琪官(蒋玉菡)互相表赠私物。在封建礼教里,一个身在上流社会的富家公子与戏子结交是属不务正业的。更主要的是蒋玉菡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事件背后潜藏着权势的深层矛盾。这只是宝玉挨打的导火索之一,另一个挨打的原因是金钏投井事件被贾环夸大了事实,在贾政面前告了一状。本就恨铁不成钢的贾政顿时火冒三丈,大喊要把宝玉活活勒死。

      读到此章节,不免令人费解,在如此严酷的封建礼教的压制之下,会有贾宝玉这样的叛逆者,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所致吗?纵观当今社会,崇尚个性自由,追求自我天性的释放,孩子本应该获得更多快乐。可是,令人痛心的是仍有很多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就在前几日,当地媒体包括自媒体都在寻找一位失踪的高三女生,然而,遗憾的是人们最终得到的是女孩投河自尽的消息。女孩投河的原因是早晨上学时被父亲骂了一顿。我无意于散播负面信息,我只是痛心一个年轻生命的消逝,随之而来的还有为人父母者后半生的无尽悲痛。

      近年来,这样的悲剧时有发生,有人说是现在的孩子心理脆弱,禁不得斥责打骂,我们小时候哪个没有挨过打,可还不是好好的。有句老话说“没有狠心的父母,只有狠心的儿女”,贾政口口声声要勒死宝玉,等王夫人和贾母先后来劝阻之时也不免泪如雨下。因此,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禁不起挫折,受一点委屈就寻死觅活。

      从宝玉挨打事件,首先让我们思考的就是教育方式的问题。台湾著名画家、美学家蒋勋先生在《细说红楼梦》中说“封建礼教之下,父子之间就是阶级关系”。贾政代表着封建礼教的遵从者,父亲要立长者形象,有着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威严,做儿子的必须遵守规则才是孝道,否则就是忤逆。

      从书中描写可见贾宝玉确实不够担当,整个贾府家族大厦将倾,非一己之力可以扭转乾坤。相比较而言,贾家子孙从贾珍、贾琏、贾环这些玉字辈的算起,还真没有强过宝玉的。

      贾宝玉并非大奸大恶之徒,他不读“正经书”只读“闲书”,厌恶仕途经济,成日在闺阁内帏厮混,用贾政的话说“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如此不给家族“挣面子”的贾宝玉,在父亲贾政眼里就是个孽障,着实该打。做为旁观者的我们是否也这样认为呢?

      依我来看,宝玉确实有顽劣的一面,但贾政也有管教不当之处。父子之间的矛盾就是价值观念的冲突。贾政一心效忠朝廷,生平最大志向是为官做宰建功立业。贾宝玉却最恨官场应酬仕途经济,宁愿为姐妹们研磨胭脂。贾政把未来寄托给宝玉,希望宝玉能通过科举考试延续家族的荣耀。这和现代人的思想是差不多的。家长们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是成才的唯一捷径,面对现实竞争之残酷,社会生活的压力,人际交往的障碍等等,都归结为文化知识的匮乏。这样的人生不想让孩子再去体验和复制,就把全部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贾政便是这样的父亲,对宝玉是“恨铁不成钢”的棍棒式教育,导致父子关系颇为紧张,不管宝玉在大观园试才题诗时表现多好,贾政始终板着脸孔斥骂,全无慈父的温情。放在现代社会,这样的教养方式是不科学的,甚而就是家庭暴力。

      蒋勋先生说,如果贾宝玉就是曹雪芹本人,贾政在百年之后得知一部《红楼梦》成为传世经典,应该是会安息的。也就是说,贾政的教育方法是不对,但天才的光芒不会被掩盖,欣赏孩子的优点,接纳孩子的平凡,要有包容的胸怀。

      读宝玉挨打这场戏,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弊端。发现问题,并能由人及己,引发思考,这本身也是正面积极的态度。过分的操控和苛责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充满爱的沟通才能化解矛盾。

      社会给了我们更多的宽容和平等,而成年人却让孩子禁锢在“爱”的囚牢中。由宝玉挨打事件,让我联想到当下。对于我们的孩子,真正的爱是放手,真正的关心是陪伴。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们也曾经是孩子,只有与孩子共情,正确的引导,才不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2021年12月22日)

    【审核人:雨祺】

        标题:漫谈红楼之从宝玉挨打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691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