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文学评论
文章内容页

我与地球去流浪 ---- 观《流浪地球2》收获奔向希望的勇气

  • 作者:刘若雨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2-10 12:38:51
  • 被阅读0
  •   时隔四年,再次在大年初一去看了《流浪地球》。果然,打磨4年,不负期待,郭导没有让热爱地球的影迷们失望。

      《流浪地球 2》并非是第一部的续集,而是第一部的前传,让地球为什么以及如何踏上流浪之旅的故事更加丰满,也让我们在第一部收获了勇气的同时,在第二部收获了希望。

      本篇有剧透,请在观影后阅读哦~~

      地球,开启了流浪之旅,你是跟随还是逃离呢?地球上的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面对生死的抉择,纷争与不同的意见,再正常不过了~~于是,电影里第一个计划诞生了,来自古老的诺亚方舟,人类给自己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太空方舟。

      方舟计划 + 太空电梯

      人类远古时代自救的诺亚方舟也成为了2044年要摆脱太阳威胁的首选,在太空建一座巨大的宇宙飞船(流浪地球1中领航员号空间站的前身),自然需要同步建设登船的设备--太空电梯。这是全片科技幻想最先进入视眼的画面。

      如此巨大,科技感十足的设备,不仅外形炫酷,很多内部细节的设计也非常具备真实感,作为一部科幻作品,让观众被这富有想象力的设计所吸引,甚至有一种对未来可预见的期待,不得不佩服郭导在细节在场景搭建上的精益求精。

      电影前40分钟的主要场景都集中在太空电梯,穿插刘培强的故事线和反对派有组织的攻击,把第一个高潮推起,不仅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后面的流浪计划,还弥补了观众想吃韩朵朵的瓜的猎奇心态,交代了为什么是刘启和韩子昂入驻地下城。

      对方舟的攻击,不仅是刘培强收获爱情的见证,也是移山计划不得不启动的开端,更是引出两位关建科学家的出场,刘德华主演的图恒宇和宁理主演的马兆。

      方舟计划 - 建造大型飞船,带走极少数的人类,但同时等同于放弃了绝大多数人类在地球等死。方舟计划主要由美国主导推进,但最终方舟飞船坠落,宣告而同时移山计划试验成功而被放弃。新一代的方舟飞船变成了领航员号空间站。但其实方舟计划依旧作为了备份计划保存了下来,这就是《流浪地球1》里MOSS为何要带着保存着人类受精卵的方舟飞船逃走的剧情。

      移山计划

      随着第一代方舟的陨落,在地球联合政府(UEG)总部,代表中国政府意见的李雪健老师扮演的周先生提出了移山计划,也就是流浪地球计划的前身。为了验证其可实施的有效性,影片随之引来了第二个高潮,行星发动机推动星球改变移动轨迹的可行性。

      随着各国争议不断,中国在限定期最后时刻完成在月球成功点燃推动器和地球上成功启动一座行星发动机的试验,证明了移山计划的可实施性。于是,随着移山计划的推进,全球资源被重调用,建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推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去往半人马星座,随之带来是地球停止自传,地下城开启中签入驻计划。这些不得以的改变,也在导致普通人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

      送你安心的安心

      ,赞2

      《流浪地球2》里有一段台词说得很好:“原本为了应对危机的措施,成为了危机本身”。想一想,过去三年我们的经历,是否对这句话有了共鸣?你是想降低自己当下生活的质量,去应对一场可能百年以后才会遇到的危机?还是选择活在当下,享受现在这片刻的愉悦呢?

      逐月计划

      如果说《流浪地球1》中最大的危机是木星洛希极限的大危机,那么《流浪地球2》中最大的危机就是来自月球的移动和停摆。

      地球要开启流浪模式,然而处在地球希尔球半径上的月球成为了最大障碍,没法带上自己的“小伙伴”,于是在月球上建设了三个行星发动机,把月球推走,然而,随着月球的移动,带来的潮汐影响在地球上引发了巨大的海啸。

      随着月球上发动机出现超载过量引发的爆炸,月球不仅没有离开,仍然处在地球希尔球半径的月球,反而加速奔向地球的洛希极限,正在向地球碰撞而来。因此新的危机诞生,地球还没有开启流浪,不得不先要处理即将而来的毁灭性撞击。

      这时影片开启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探讨,中国成为号召全球贡献核武器的发起人,全球紧急招募并派出最优秀的航天员去执行月球核弹部署,目的是通过核弹的引爆,引发月球的重聚变,在进入地球洛希极限之前完成对月球的粉碎,同时启动地球上已经建造的行星发动机,带领地球躲避月亮碎片的攻击,并正式开启流浪之旅。

      《流浪地球2》的成功,不仅是科幻塑造的成功,也是故事演绎上的成功,整部电影集情节量、趣味性、世界观、想象力于一体,三个主要人物(刘培强、图恒宇、周喆直)的故事线,不仅人物个性塑造丰满,历史背景交待清晰,更是整部电影三个小时,四个计划穿插连贯的主要线索,即使时间线上有先后,在MOSS倒计时的来回切换中,关键线索不含糊,不搞悬疑埋伏,直接大字醒目的提示,观众并不会被三条故事线搅得混乱,反而全程无尿点,紧跟电影节奏,被高潮迭起的剧情所吸引。

      送你安心的安心

      影片在逐月计划实施的同时,提出了电影中最引发人热议和深思的计划:

      数字生命计划

      数字生命计划 - 最早由一群人工智能科学家提出并实施,试图将人类进行数字化,这样人类可以用机械体在宇宙中遨游。影片在一开始就做了交代,一位印度科学家在控诉为什么要停止数字生命计划。

      数字生命计划本质上与移山计划是相违背的,如果人类可以在虚拟世界实现永生,面对不占用生命维系资源的诱惑,又何必耗用那么大的力量建造行星发动机带动地球危险的流浪呢?

      这时,中国人饱含家国情怀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影响着人类的抉择。“没有人类的文明,不是文明”。

      人类秉持的“活下去”究竟是“谁活下去”~~

      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就是一名数字生命科学家,他将自己因车祸死去的女儿的意识保存在了550A电脑中,但由于电脑的算力限制,只能让女儿的意识存在于两分钟的循环中。

      借助550W更强的算力,图恒宇和YY是否可以在Moss体内得到永生呢,人类与数字生命是否可以和谐共存呢?影片在最后的彩蛋里留了一句引发深思的话,MOSS对图恒宇说:”你是我预测中最大的变量“

      难以掩饰对《流浪地球2》的欣赏:

      1、把科幻未来拍出了历史的厚重感, 整部流浪地球2就是流浪地球1的历史。

      当沙溢饰演的鹏师傅喊出”中国航天队,50岁以上航天员出列“时,反复看到了曾经战乱时代,老一辈革命家为了保留年轻的火种,做出的自杀式牺牲。

      李雪健饰演的周先生身上,浓缩了无数为了中华文明延续而牺牲的先烈们的精神,传承到2044年,才有了“移山计划”带上家园(地球)开启流浪;传承到未来,才有“我们相信,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开满枝头”

      MOSS讲述经过精密测算得出了地球危机: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2058年 月球坠落危机、2075年 木星引力危机、2078年太阳氦闪危机……人类面前的危机是不会终结的,人类勇敢的抗争也不会终结。

      在MOSS的视角,这何尝不是历史。

      2、把AI技术更多的应用在尊重和纪念上。

      李雪健老师声音的AI复原:

      伟大的李雪健老师,演出了当年周总理的感觉,在推动人类团结一心的使命上,坚持不懈,鞠躬尽瘁。

      李老师因为患病,声音已经无法清晰呈现,其实导演组有很多方法做弥补,比如找配音演员是最简单的。然后为了表达尊重,通过AI技术对李雪健老师本人的声音做了技术修复,这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对老一辈艺术家的尊重。

      吴孟达先生的“复活”:

      吴孟达饰演的韩子昂先生在流浪地球1中牺牲了,但是他仍然作为流浪地球影片中不可获取的灵魂活在很多影迷的心中,在前传中,为了表达对吴孟达先生的追思,特意通过AI技术,还原了韩子昂在刘培强和韩朵朵婚礼上的样貌。

      安检门也是机器人,会动、会跑、会说话,能够独立执行任务:

      影片的安检门和机械狗陪伴人类完成了很多任务挑战,面对巨大海啸,安检门的快速反应,救下了周先生带领的UEG的中国代表团;

      面对方舟计划的反动者,安检门不仅具备检查功能,还具备追逐打击的功能;

      深入被海水淹没的互联网中心,安检门又扮演着人力无法企及的功能,为完成任务贡献了不可忽略的力量,甚至在图恒宇让机械狗先撤离的瞬间,AI也有了感情,选择了留下;

      给AI给技术赋予生命,赋予人性的成分,我想这也是影片想传递的思考。

      MOSS作为已经具备自主意识的计算机,它在人类自救的旅程中,究竟会扮演什么角色呢? AI发展到何种程度,不会变成人类的敌人呢?

      影片无处不在的红色闪烁的摄像头,在告诉我们什么,MOSS在观察在计算什么?由于本身就是研究数字生命计划时代的产物,MOSS在《流浪地球1》中选择做出牺牲地球,驾驶领航员号空间站逃走的决定,也有一定成分是在执行自己数字生命计划的概念。

      是要脆弱的血肉躯体,还是保留数字化的意识,让人类以另一种形式存活?这个问题已经上升到终极哲学层面了。

      3、全篇没有个人英雄,全人类的地球是属于全人类的,少了谁都不行,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高格局的体现。

      中国航天队,率先喊出50岁以上航天员奔赴月球实施自杀式救援任务,随之响应的是全球各国的航天员。

      地下城的抽签,有选择的牺牲了部分人,留下了一部分人,MOSS通过精密的测算,参与到人选的筛选和决策中,刘培强面对家国两难,忠孝两难,是MOSS提供了最优解。

      周先生在UEG的5分钟发言,引入了一根15000年以前的古骨做比喻:

      当人类文明遭遇空前危机的时候,人类中总有一群人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坚毅的精神,当做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当人们迷茫,恐慌,无助的时候,告诉大家不要慌,要振作起来,最重要的是,团结起来!

      唯有团结

      才能延续人类文明

      送你安心的安心

      ,赞1

      4、《流浪地球2》讲述了一个有关希望的故事。

      如果说《肖申克的救赎》用赎罪讲述:希望,如果你想重新认识希望的意义 再品《肖申克的救赎》

      那《流浪地球2》就是在用团结讲述:希望~~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我问儿子,如果电影里遇到的危机真的发生了,你觉得地球可以做到团结吗?儿子想了想:我觉得很难。疫情三年,都没有团结起来~~是啊,希望如果建立在团结的基础上,那么我们需要思考:到底什么才能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的人团结起来?其实《流浪地球2》正在回答这个问题。

      plus:如果要问《流浪地球1》在讲述什么?我想应该是:勇气

      对《流浪地球1》的回忆:

      四年前,也是大年初一,带着儿子去看了《流浪地球》激动中国科幻电影终于拍出了比《阿凡达》还要精彩好看的故事:

      看流浪的小球如何撼动地球?| 流浪地球诞生记

      附上四年前的随笔:

      在看完《流浪地球》的第三天,我忍不住想提笔为这个小球写点什么~~

      我喜欢《狼图腾》,非常喜欢,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害怕狼的人,视狼为敌人;爱上狼的人,视为神,为信仰;当了妈妈的我,让孩子读的第一本全文字小说就是《小狼小狼》(《狼图腾》的少年版)。喜爱史学作品的我,没有想到会有一天爱上了硬科幻,而且是因为一部电影~~

      (为了给儿子普及硬科幻,我画了三副画来讲故事)

      很少为一部电影写观影感,《流浪地球》打动我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它诞生的背后故事。是怎样的一只团队造就了众多人眼中的”奇迹“!

      郭帆,80后的青年新生代导演,射手座闷骚男生(作为射手座的我,一定要为同星座的优秀代表点赞),曾经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全国1999年高考作文全国第二名(扣了2分),他为这个科幻命题设置了爱情题材,加了结局反转。骨子里热爱科幻的他,终于在2014年等来了科幻题材的作品授权。

      龚格尔,同为80后,主业为歌手副业为配角演员的音乐制作人,众多北漂的音乐人之一。为热爱的小球,卖车筹钱,义无反顾。

      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2014--2018年是中国商业电影产业发展最快的四年,在这个浮躁的电影市场,没有好的本土题材,没有好的本土团队,没有后台的资金支持,两个非商业知名度的”新人“毫无反顾地结合,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

      5个月,郭帆和龚格尔每个人写了十遍以上,100万字的剧本,拟出2.5万字的剧本大纲,当时小球还未立项。在《三体》已告流产的情况下,这样的赌注压在两位“外行”新人身上,无异于豪赌。

      上帝在宇宙睁着眼睛看着,北京文化的投资,成为悬于一线的关键转折点,小球在2017年5月终于开始孕育(开机)。

      吴京,《战狼1》5.4亿票房;《战狼2》58亿票房;关键时刻,仗义助小球,免费出演了31天,资助6000万投资,在现在这个功利的社会,还有谁敢这么干? 这不是运气,是人品!

      (郭帆在上映当天写给小球的一封信)

      匠人精神

      这个浮躁的时代,最容易的坚持是坚持不下去。

      铁,经历无数次的敲打,无数次的锤炼,才能百炼成钢。

      郭帆用尽了自己的才华,在竞争的洪流中打磨,不失真我。

      整部影片:

      2003个特效镜头,实际制作了超4000个特效(后期剪掉了一半);

      绘制3000张概念设计图;

      绘制8000张镜头稿;

      一共超12000张的绘制作品是精彩特效的基础,用心可见,匠心之爱!

      大格局的价值观

      小球不同以往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的主旋律,第一次站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层面讲述大无私。联合政府的立意,是为了全人类的生存;饱和式救援,是为了留住每个一希望的最大可能性;牺牲一个太空站,是为了留住有人类的文明~~ 这样立意的影视作品,传递大格局价值观的文化作品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传递。

      金牌客串

      宁浩、张小北、路阳、饶晓志...... 有的人可能是有一句台词,有的人连台词都没有,只是惊鸿一瞥。但他们的加入,都是一种支持力量。宁浩甚至把正在拍摄《疯狂的外星人》的太空舱和衣服都借给了小球用于拍摄,两个还是同一天上映的竞争对手。

      吴孟达,年近70的年龄,身穿几十斤中的外骨骼吊威亚,靠吸氧维持体力,完成任务,回港住院。

      对于预算吃紧的电影剧组,为了保证影片的质量,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连续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演员们身上穿的外骨骼重达80斤,最长连续拍摄37个小时,其痛苦程度不言而喻。拍摄杀青后的抱头痛哭,是难以抑制的感情宣泄~~

      参与小球的孕育过程,有7000多人,后期制作3000多人,演员之中没有流量担当,没有票房号召力,而电影上映以来的票房和口碑却以惊人的速度暴涨,这是一种信念的力量。

      《流浪地球》成功之路的意义,远远不止一部商业电影的价值,是给浮躁的电影市场树立坚持匠艺的典范;是开创中国科幻制作元年的代表;是传递正确价值观的代表。

      一个小球有了支点足以撼动地球~~

    【审核人:雨祺】

        标题:我与地球去流浪 ---- 观《流浪地球2》收获奔向希望的勇气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5524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