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杂文精选
文章内容页

南京印象

  • 作者:黄皮人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3-09-15 12:55:49
  • 被阅读0
  •   【编者按】作者初到南京,就把南京的标志性景区游了一个七七八八,记叙起来条条是道,一景一物非常清楚。记述中与以往走过的地方比对,更能体现出南京的特点,读起来行云流水,寓知识于游览中,通过攀今吊古,品尝美食,文章最后引出爱上了这座城市的结果,也让读者跟随作者的指引爱上了这座城市。推荐加精!(运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苏轼这句名言形容我在南京旅游后,对这个城市的印象是再贴切不过了。

      毋庸讳言,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南京的印象一般般。这是因为我是武汉人,感觉南京与武汉相距很近且处在长江中下游,情形大同小异。在我的认知里南京大不过上海,名不及苏杭,以至于我旅游去过周边的许多城市,唯独没有打卡南京。

      今年仲秋时节,我与夫人由北京专程前往南京旅游,缘于夫人闺蜜诚邀,她俩18岁开始在一个部队当兵,至今近70岁了仍以姐妹相称。

      南京,典型的江南城市,小巧、精致,其面积在中国的省会城市中仅大于海口市,排名倒数第二。然而,南京就如同这座城市街面上行走的江南女子,虽不时尚惊艳,但也灵秀妩媚,越品越有味道。

      南京,古称金陵,我倒是觉得这名字好听,不仅响亮,而且容易生发思古幽情,令人联想起六朝古都。当我走进中山陵风景区,拜谒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时,意外发现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的陵寝就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当我参观总统府,面对在此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巨幅画像时,又意外发现这里还是太平天国天wang府遗址。

      历史在时空中穿梭,我的思绪在瞬间穿越了几百年,从现代到近代又至古代,形成了一条明晰的脉络。导游的详细介绍更开阔了我的眼界,原来南京这座江南名城竟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为自己昔日的认知浅薄而汗颜。

      自东吴的孙权在我的老家湖北鄂州称帝仅半年后,迁都建邺,奠定了牢固的建都基地,而后就有了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统共六朝古都。导游说:其实,南京应该称为十朝古都,因为而后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洪秀全,以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孙中山都在此建都。南京究竟是六朝还是十朝古都?许多南京市民似乎对这个问题耿耿于怀,颇有微词。我在南京旅游期间,夫人的闺蜜,还有后来接触的许多朋友,每每论及此事,都有喋喋不休的说辞。

      其实,在我看来是六朝古都也好,十朝古都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目前有660个城市,能够名正言顺的评为古都的能有几座?哪怕是一朝,也是古都,也能加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厚度。

      早就听说南京的城墙始建于1366年,时至今日,它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垣。据说,当年修建城墙共用民工28万,砖块约3.5亿,历时28年。虽然屡遭天灾人祸的破坏,但如今仍然有35余公里的长度,13座城门。如此长的距离,如此多的城门,对于年近古稀的我与夫人,要想沿着城墙走一圈、或逐一观赏各个城门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朋友推荐了中华门。

      朋友介绍说:中华门是南京古城墙的精华,周边景色优美,市井风情浓郁,秦淮河水横贯东西,报恩寺塔毗邻一隅,聚宝山与其遥遥相对。它还是老东门与老西门的分界线,自古以来都是江南繁华盛地,也是了解古城墙的最佳切入点。

      令人欣喜的是,为了让游人全面了解南京古城墙,中华门管理处每隔一个小时安排导游免费为游人讲解。于是,在导游的娓娓讲述中,我得知:中华门系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站在第一道城门处往里看,从外到里4道城门,厚实、深邃,尽头是斜阳照耀下城墙的暗影,倏忽间我仿佛在眺望遥远的历史。

      南京城墙总共13道城门,造型别致,各有千秋,唯独中华门由国民政府更名,此前一直称作聚宝门,且由朱元璋亲自命名。而且唯独“中华门”三个字是由蒋介石于1931年双十节前夕题匾。由此足见其意义的重大和地位的显赫。

      我参观过包括西安、兴城在内的许多城门,但像中华门这样复杂、坚固还是第一次。中华门建有内瓮城三座,门垣共四道,每两道城墙间设有瓮城,瓮城呈“目”字形结构。每个城门都有双扇包铁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内设有栓槽,用来供木栓紧闭大门所用。主城门分为三层,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余人,护城御敌。

      导游介绍说,当年日本鬼子进攻南京时,企图从中华门入城,用大炮狂轰滥炸了三天三夜,城门岿然不动。原来,建造城墙用的是坚实的砖块,粘合剂是用糯米汁、石灰、桐油拌合的,整个城门浇铸成一体,固若金汤。

      真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不是导游的讲解,我们这些外行根本看不出古城墙的“门道”。导游诙谐地说:“过去游人花50元钱买门票,10分钟参观完,结果什么也没带走。今天我带你们参观,边走边讲解,不到一个小时你们准能带走古城墙650多年的历史。”

      跟随导游的脚步,我们时而穿梭在城门里,时而行走在城墙上。足下是被脚板摩擦得发亮的巨大条石,间或有被马蹄、车辙碾压的痕迹;眼前是坚硬的城砖,上面斑驳陆离,还有子弹、弹片留下的小坑,仿佛这些都是被时光镌刻的记忆。

      无疑,中华门是了解古城墙的窗口,古城墙承载着南京厚重的历史,它仿佛一条悠长、深邃的时空通道,连接着昨天、今天和明天。

      夫子庙风景区是我梦寐以求,期盼已久的地方,此次在南京旅游3天中唯一专程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傍晚,我们特地踏着夕阳的余晖从繁华闹市穿过“南京夫子庙”牌坊,走进朗月星空夜幕下的“十里秦淮”,去感受“六朝金粉”的遗韵,邂逅”才子佳人“的踪迹,领略灯红酒绿的时尚。

      入夜的夫子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璀璨的灯火勾勒出两旁明清古建筑群,呈现典型的徽式风格。沿着长长的青石板路行走,一路有秦淮河相随,仿佛这是一条时光长河,带走了曾经的过往,也沉淀了凝固的历史……

      秦淮河畔,我分明听到杜牧那苍凉的声音在吟诵: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乌衣巷口,我分明看到了刘禹锡在尽情地挥笔泼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南贡院,我目睹了中国唯一尚存的科举考场,从这里走出了数千名江南才子,其中有郑板桥、吴承恩、唐伯虎、吴敬梓、施耐庵、陈独秀。

      钞库街里,我艳遇了孔尚任名著《桃花扇》中的秦淮名妓李香君,为她的“威武不屈、贫贱不欺、富贵不移”的做人品质和民族气节点赞!

      确实,夫子庙与秦淮河是南京城一张悠久、厚实的历史文化名片,那里的每一幢建筑,每一寸土地、每一朵浪花都积攒了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渊源。然而,不仅如此,这里还是美食一条街,南京市几乎所有知名的美食这里都有,于是游人在这里享受视觉、听觉饕餮大餐的同时,也享受味觉大餐。

      餐饮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社会历史变迁,南京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被人们戏称为“鸭都”。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中国的许多城市很难用一种美食定义人们的喜好。比如北京、上海,比如成都、武汉,而南京则不然,人们对鸭子情有独钟。朋友讲笑话说,南京一年要进一亿多只鸭子,没有一只能够活着走出去。南京人能将鸭子做成100多种花样,人们从鸭肉的美味中,品味到了延续数百年来老南京的人间烟火,散发出南京人特有的文化气息。

      我与夫人到达南京的第一餐,她的闺蜜在家请客,闺蜜是秦皇岛人,用北方人最隆重的形式--包饺子招待我们。眼看就要吃饭了,闺蜜的家人发现缺少鸭子,她的亲家、女婿是南京人,急急忙忙张罗去买。结果买回了一只盐水鸭,并郑重其事地说:“在南京无鸭不成席”。我与夫人旅游结束离开南京时,闺蜜的亲家非常热情地送了一盒套餐鸭--盐水鸭和卤水鸭,于是这道传承了2500年历史的江南名吃被我俩带到了北京。

      在南京时我们居住的宾馆附近是地铁站,里面有许多小吃,夫人偏爱吃鸭血粉丝汤。早就听说鸭血粉丝汤是南京最出名的美食之一,也是金陵地区特色美食的一种代表。闺蜜和她的家人说,正宗的味道在夫子庙,于是当即打的带我们前往;于是就有了第二次去夫子庙的经历。

      在南京旅游期间,夫人的闺蜜执意要带我们去参观一处厕所,我简直有点无法理解。但闺蜜是尽地-主之谊,我只能恭敬不如从命。

      打的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德基商业广场大厦,乘滚梯到了楼顶层。一路上许多人,包括导游带着游人潮水般朝一个方向涌去。我的眼前一亮,几乎惊掉了下巴,走廊上、通道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尤其以帅男倩女为多,或等候排队如厕,或相互拍照留影。这公厕修饰得流光溢彩,富丽堂皇,像宫殿一般,简直比高级饭店都豪华、大气!

      原来,这里是网红打卡热点。这就是江南商人的精明之处,不用做广告,客人找上门。修这座厕所花了600万,比每年的广告费少多了,但客流量却增加了10多倍,营业额可想而知。

      南京旅游归来,我与夫人都留下了美好印象,都同时爱上了这座城市。所不同的,我是真心实意喜欢这里的人文风情,历史文化;而夫人呢?对闺蜜恋恋不舍,临别时两人泪眼婆娑,我倒是觉得,夫人是因为闺蜜而爱上了这座城市。

    【审核人:站长】

        标题:南京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9920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