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宛若一条寂静的河在夜里徘徊——读《揭秘平壤,我眼中的朝鲜》有感文/依萝(邓海燕)
有人说,朝鲜因闭关锁国而一穷二白;也有人说,朝鲜是一个人民幸福指数爆棚的温暖国度;还有人说,朝鲜是高度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对一衣带水的朝鲜知之甚少,几乎所有的认知都来自报刊杂志或影视节目,这未免有失偏颇。很多人都想近距离地探寻一番,宋春晖的平壤之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面神秘友邦的契机。
吴伯萧曾说:“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抒实情,这是散文的传统。”《揭秘平壤,我眼中的朝鲜》完全遵循了这一优良传统,作者将所见、所闻、所感形诸于笔端,文字质朴细致,情感恳切真挚,风格清丽冲淡。从五星级酒店、凹凸不平的公路、普通话标准的漂亮女导游再到仪表堂堂的朝鲜军官,时而勾勒描绘,时而叙述联想,零零散散,落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紧扣主题。从文中得知,朝鲜仍实行配给制,生活必需品都是凭票供应……这好似记忆深处中国过去的模样,历史在这里浓缩又展开,伴随着扣人心魄的真实和对过往的沉思。在劳作中、在街道上,看到朝鲜人民充满朝气的脸庞和稳健的步伐,让作者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穿越回到了七十年代的中国。现在的朝鲜,我们已亲身经历,而我们的现在会不会成为朝鲜努力就能抵达的未来呢?天地苍茫,山川无言,时光似乎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大的弯,停留且徘徊,不肯向前。
“朝鲜战争期间,中朝美韩四国在这里进行了无数次停战谈判,也在这里进行了停战协议签字仪式,从而于1953年结束了朝鲜战争。”我们与朝鲜曾是并肩奋斗战友,民族历史境遇相似,有着差不多相同的国家体制,我们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对于朝鲜,我们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与认同感。作者以普通中国游客的视角和眼光打量、考察着既熟悉又陌生的神秘国度,文字悲悯而温情,笔调从容而细致,详细记录着朝鲜平壤风土人情中最平凡也最生动的细节,宛如一卷长轴画一一舒展开来。正是这些栩栩如生、熠熠闪光的常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这使得读者身临其境,可以更直观清晰地感知最真实的朝鲜国情。“看到一队接一队数百上千的朝鲜男女,在铁轨旁清除杂草,清扫卫生,给那幼小的树苗用白色的小石头围成一个个圆圈……”勤劳朴实的朝鲜人民从来都没有气馁,万分规矩而又无限知足的他们好像对生活充满信心,一直努力而乐观地用自己劳动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叶燮在《原诗》中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文学是一种社会性话语活动,作者在观物取象的同时,隐约逗露出“补察时政”的现实意义。“当朝鲜的老百姓从贫困走向温饱,还不知道富裕社会是什么模样之前,也会知足,也会充满着幸福感。”这些经过作家感觉的折光、情感的涂染、心智的灌注和理性的过滤之后的文字,“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叶燮语)。或许是整个社会层面物质皆匮乏,因此人们都有一种容易满足的简单快乐。对于善良宽厚的朝鲜人民而言,自由平等与否,或许可以完全取决于心态;但富强与民主,应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终极目标。作为“过来人”,正是因为经历过,所以才看得更清楚,而这种清醒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因为无法唤醒“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朝鲜。
也有人说,朝鲜的物质可能相对贫乏,但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平和,却是最让人神往的部分。“他们是在上班,还是在休闲,或者兼而有之。”朝鲜人民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享受自己的岁月静好,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细节诉说着历史,总有痕迹缓慢呈现或暗潮涌流。平壤百姓身上沾染着朝鲜时代气息,真实的情况潜藏在广大百姓生活的细枝末节中,他们也许就是微缩朝鲜的全景图。当作者写到漂亮女导游向中国游客为朝鲜军官讨要香烟的场景,让人错愕不已且不忍卒读,看似骄傲自信的朝鲜,在这一刻像是被突然扯下了遮羞布。军官关乎一个国家的颜面,若不是物质匮乏到了极点,焉能如此?又何必如此?读到这里,突然想起英籍女作家立德夫人写的《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在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晚清是麻木、愚昧和黯淡的,完全看不到任何希望。可就是在这样千疮百孔的腐朽国度,有一大群率先觉醒过来的革命先贤大声疾呼、四处奔走,在曲折荆棘中硬是闯出一条中国特色道路,使得华夏民族再次傲立于世界东方。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每个民族的选择又是如此的不同。经改革开放,中国已涅槃新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现在的朝鲜平壤“没有高速公路,这条公路是朝鲜最好的公路,宽阔但很久没有维护,凹凸不平”,这些文字看似客观冷静,实则已被作家的心灵浸泡过而充满主观色彩。作者虽无意于用中国速度与中国经济去比对朝鲜不尽人意的现状,但其字里行间隐约透露着怜悯、惋惜与唏嘘却是震耳欲聋的——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中国画卷已然绘就,那个昂首阔步、云雷奋发的崭新朝鲜何时才能出现呢?
“游客能吃上最好的大米,住最好的宾馆,看最好的景点,就是不能看到真实的朝鲜。”不仅外国人看不见真实的朝鲜,朝鲜人也看不到外面真实的世界,因为“朝鲜人不能使用互联网,又严禁外国人在境内自由活动……。”作者的主观毁誉、褒贬态度并不明显,善于把隐秘的意识形态意图隐藏,或偶尔渗透在不经意的转折关联词之中。我们对朝鲜人民的生活投去匆匆一瞥,他们正在做什么、心里在想什么,我们并不十分清楚,但这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对他们的生活意义重大。就像不能歌颂苦难一样,对安贫克己亦不宜大肆提倡,毕竟富裕与自由是每一位朝鲜人民所热切期盼的。历史时而明媚清朗、时而风雨如晦,人类的文明总是在曲折迷茫中绵延生息。每个人、每个国家乃至每个民族都跋涉或奔跑在自以为正确或合适的道路上,于朝鲜而言,可能需要更多的尊重与理解。从这个角度,回望这段似曾相识的平壤岁月,让我们对过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衔接处登高望远,让我们对未来如何走变得更加笃定。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过:“生活就像一场体育竞赛,有些人充当角力士,还有些成为调停者,而最好的位置却是旁观者。”但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血肉、有爱憎、有情怀的人,是不可能“袖手于前”、无动于衷的。文中说,“再不醒悟,他将失去大好的发展机遇,最终将会被历史的车轮抛弃得远远的。”在这里,作者的认识是饱含着情感的认识,情感是渗透了认识的情感,两者水乳交融,触动人心,凸显出严肃的社会责任感,既是一种“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的无疆大爱,也有着“鲸波万里、一苇可航”的无限期许。
高尔基说:“当一个作家深切地感到自己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时,这就会给他以美和力量。”面对不愿革新、狭隘且傲慢的朝鲜,作者心中升腾起一种超越国界、种族的人道主义之情,所以才会忧心忡忡地写道:“而我们这个邻国,还在像井底之蛙,固步自封,就像眼前这些干活的工人,得过且过。”这样悲切峻爽的结尾让人沉思良久,我们不禁要问:朝鲜何时才能跳出自己固守的小圈子,向外面多看看,积极吸取其他优秀民族的优秀品质与发展经验,走出属于自己的绝代风华,创造一个春光明媚、希望在即的崭新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