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古是诗歌之城,杜甫、李白、苏轼、陆游、李商隐等无数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精美的成都诗词,流传千古的成都诗句至今还在耳边回荡,诗人们用诗写下对成都深深的情感与记忆。
三年前,成都举办了一场文化盛会,那就是“我爱成都·成都诗词大会”的隆重召开和胜利结束。成都诗词大会”这个大型城市公益活动,几十万成都人踊跃参加,推荐心中的“最美成都诗词”,纷纷参与评选最美成都诗词、朗诵最美成都诗词、书写最美成都诗词三大子活动,美丽的成都成了“诗歌之城”。
我积极的参与了成都商报发起的“成都诗词大会”评选投票,虽然我只是几十万个参与者之一,但最后评出的前十名我都投了票,特别是获得前三名的杜甫的诗,那是我力挺的。那些诗句我太熟悉了,也太喜欢了,许多都出现在我书写成都的散文中。
那天,我带着上初中的孙子,去了杜甫草堂,参加了“成都诗词大会”获奖诗歌的朗诵,听了知名专家的讲解,我那孙子收获颇多。我告诉孙子,一个两千年来没改过名字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和其他城市相比,有一个特别之处,便是它和诗的千百年的关系,让这个城市充满了诗意,这次“成都诗词大会”让人们可以重温成都古韵之美。
成都是诗歌之城,千百年来,无数诗人或在此出生,或从远方来此驻足,对成都优美的风景流连忘返。成都是一座诗歌写就的城市,古往今来,司马相如、扬雄、李白、王维、杜甫、高适、岑参、孟浩然、白居易、元镇、贾岛、李商隐、三苏、黄庭坚、陆游……哪一位没在成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章,他们用诗写下对成都深刻的情感与记忆。两千年来,诗意如水,在这座城市滋润和蔓延,进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在那些唯美的诗文中去看成都吧,成都美得让人心驰神往,梦绕魂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之时,“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家入画图”之境,“都江堰水沃西川”,“仙经最说青城峰”。这些抒写成都的古诗词中的语言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感受到中国古诗词中蓄积的品格与思致,以及古诗词带给人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之气。在成都举办一场古诗词大会,可谓是应情应景。但同时也希望这样一场活动在热闹之后,还能带来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走得更远?让更多人真正“恋上”古诗词,走进中国古典诗词的锦绣华章,感受到单纯的、诵读古典诗词的幸福。
那年成都诗词大会在那众多诗人的诗歌中评选出的诗歌前三名,就是我最喜欢的是在成都客居多年的“诗圣”杜甫所作三首诗——《春夜喜雨》、《绝句》和《蜀相》。这三首诗,《春夜喜雨》吟诵春雨绵绵中润物细无声的成都,《绝句》吟诵成都的晴天丽日凭窗远眺西岭雪山,《蜀相》是对成都武侯祠的吟诵。
我家现居住在成都青羊宫附近小区,不管是饭后的散步,还是送外孙女上学,沿途的风景有着诗情画意。不禁想起杜甫吟诵成都的诗句: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还有陆游的那首走马西: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如今诗人们笔下的成都西郊美景再度呈现在我的眼前,没想到古诗词里的成都景色,今天还能真正见到,太让人激动了。
下面对这三首杜甫诗我冒昧赏析。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的这首诗,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诗人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成都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最终一句耐人寻味,由春雨引出花开,点明了这就是锦官城——成都。
诗人的笔下,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整个锦官城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诗中描述夜晚的雨,诗人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诗人在门外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杜甫吟诵成都的早春景象,四句四景,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悟,个人孤独的失落。这首诗非常有修饰之美,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诗人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四句诗都是精美的对仗。诗首两句,是两个黄鹂在鸣叫,紧接着白鹭飞上青天,这就有一个声音和行为相对,字“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诗中第三句,杜甫又讲到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那是成都的西岭雪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第四句,杜甫吟诵门口停着的万里船,这个船要从成都的锦江开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成都的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这一首诗,是一首非常工整的绝句。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体,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丞相祠堂”就是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丰功勋业。“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个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武侯祠前的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杜甫的这三首诗,吟诵成都之佳作,必将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