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杂文精选
文章内容页

“正法眼蔵”之我理解

  • 作者:十八孩儿十八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1-11-01 22:15:40
  • 被阅读0
  •   “正法眼蔵”,一般词典的解释是: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

      《佛学大辞典》的解释:指禅宗嫡佛嫡祖于教外相传之心印。又作清净法眼。即依彻见真理之智慧眼(正法眼),透见万德秘藏之法(藏),亦即佛内心之悟境;禅宗视为最深奥义之菩提,系由释尊辗转传至达磨,以心传心而由师父之心传至弟子之心。正法眼藏之说,在隋唐时代未见传载,至宋代始见于禅宗语录,或系宋僧依北本涅槃经卷二所载(大一二·三七七下):‘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等语转变而来。[景德传灯录卷一摩诃迦叶付法条、人天眼目卷五宗门杂录拈华条、续传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一、正法眼藏(道元)辨道话]

      《佛学大辞典》也认为“正法眼蔵”是禅宗嫡佛嫡祖于教外相传之心印。但禅宗教外传心印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不落语言文字。佛祖灵山拈花,迦叶破颜一笑,就领会了禅宗的心法,而“正法眼蔵”是靠语言文字来理解,说“正法眼蔵”是以“心传心”传法,大概与禅宗“不立文字”不相符。禅宗不是靠文字相传,而是“以心传心”传心印,因为每个人的器根不一样,小器根的人难于传心,只好用文字来明白说明,这也就是为什么佛祖灵山拈花,迦叶使者破颜一笑之后,佛主看到其他的教徒还不明白,没有办法,只能接着用语言明明白白告诉大家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刚刚付嘱了摩诃迦叶。也就是说,一落文字,就有了“正法眼蔵”,“正法眼蔵”事实上是靠文字传佛法,而不是禅宗“以心传心”传心印,说“正法眼蔵”传心印,恐怕不合适。

      既然《佛学大辞典》也提到了日本道元《正法眼藏》的辨道话,日本的道元(どうげん)禅师著《正法眼蔵》一书,在这本书里道元禅师对“正法眼蔵”有他的理解,我觉得道元禅师的解释很有道理。兹作简单介绍,道元禅师在《正法眼蔵》里对“正法眼蔵”作了解释:「正法」は、正しい教えという意味です。釈迦が説いた教え、つまり「仏教」そのものにほかなりません。それが経典となって「蔵」に納められている。つまり「正法蔵」です。では、お経さえ読めば釈迦の教えが分かるでしょうか。そうではありませんね。それを正しく理解するには、読む者に経典を解釈する力、すなわち「智慧(ちえ)」が必要です。そのような「智慧」を禅者たちは“眼”と表現しました。(所谓“正法”,即是“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世界的认识,除了佛法之外别无他法[原文作者观点如此,这种观点正确与否,本文暂且不作展开讨论]), “藏”即是“三藏”,也就是佛典,三藏佛典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读懂,那就需要“智慧”,那样的“智慧”,对禅者来说,就是“眼睛”。)眼睛作“智慧”解,还可以参看“法眼无瑕”的“法眼”(般若智慧),法眼的“眼”也是“智慧”的意思。

      道元禅师《正法眼蔵》里对“正法眼蔵”的解释,也许可以通俗地翻译成为:用智慧来正确地读解佛经。

      禅宗传心印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不落语言文字。“正法眼蔵”是通过语言文字,靠智慧理解传法,而不是传心法,说“正法眼蔵”作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恐怕不合适。本人的一点粗略理解,不一定对,还望行家、大师指正。

    【审核人:站长】

        标题:“正法眼蔵”之我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459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