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杂文精选
文章内容页

古城•古关•古街

  • 作者:黄皮人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1-10-09 09:19:17
  • 被阅读0
  •   古城

      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就像一部厚实的典籍,需慢读细品。譬如,邻近北京的张家口市,之前我去过无数次,但去也匆匆来也匆匆。今年夏天,在那里呆了一个月有余 ,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深感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

      据史料记载:“5000年前,黄帝、炎帝、蚩尤‘邑于涿鹿之阿’,合符釜山,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先河”。原来,这里就是华夏三大始祖--黄帝、炎帝、蚩尤历经“板泉之战”、“涿鹿之战”后,在涿鹿釜山合盟,推举黄帝为,天下共主,确认了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形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融合、大一统的所在地。

      在一个丽日蓝天的上午,我驱车来到了位于张家口东南的涿鹿,在离县城西南大约十公里的矾山镇,拜谒中华合符坛。合符坛位于黄帝城内,由中国最大单体龙形雕塑九龙腾飞、56个民族图腾柱、合符石刻、三祖桥和龙凤华表,以及中华一统广场构成。釜山似一口倒扣的锅,中华合符坛依山势而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给人以庄重、雄浑的视觉震撼。游人伫立于山顶,环顾四周,大有“君临天下”之感。

      令人惊叹的是,直到今天釜山上仍然留有当年的合符台、合符石、丹墀地等文物,尤其是石面上的图文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稀可辩,这真是我们祖先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最值得珍爱和保护的文化遗产。当我小心翼翼地走近那些印刻着岁月年轮的遗物时,仿佛与先祖邂逅,那些石面上的图文分明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家书”。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曾在此启燃,这既是在告慰祖先,又是在向全世界宣称:这里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源!

      张家口,真令人刮目相看!其名不大,其貌不扬,却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由此,我深感一座城市不在于名气大小,只要有历史的深度和文化的厚度,就能体现卓尔不群的魅力。是的,张家口还远不止于此,在这片大地上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令世人仰慕。

      且不说建于战汉时期黄帝城的故城遗址和始于金代时期太子城的皇帝遗址,也不论立于青铜时期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小白阳墓群和出自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蔚州杨氏先墓碑铭”,先说说长城吧。

      在中国,万里长城可谓家喻户晓,或许绝大多数人知晓长城东起丹东鸭绿江,西达甘肃嘉峪关,横贯九个省、市。但未必知道长城分布最密集的地域在何处?分别是哪些朝代?对的,它就在张家口地域内。

      由于张家口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结合部,因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一战略要地的重要性从辖区内广泛分布的长城可窥一斑。这里汇集了战国、秦、汉、北魏、北齐、唐、金、明八个朝代历时2000多年的长城遗迹,共有13段,总长1470公里,是河北总长的三分之二、全国总长的六分之一。显然朝代不同,形制有异,故张家口有“历代长城博物馆”之称。行驶在张家口,或在城里、或在乡下,或在山上、或在平原,举目皆能看到拔地而起的巍峨城墙,它们就像一座座鲜活的历史标本,镌刻着沧桑的岁月印记。

      “张家口”名称的由来,也颇有历史渊源。

      张家口有东、西两山,皆在边口,相去数十步,对峙如门。这一带又属张家庄,住有张氏家人。明朝时,为对付蒙古贵族的侵扰,朝廷在这里设置了“隘口”,于是坊间称其为“张家隘口”。久而久之,人口越住越多、地盘越扩越广,由隘口一直延伸为“张家口堡”,在洪武末年至永乐年间便正式命名为张家口。尽管后来易名“张恒”,但还是不如“张家口”说来顺嘴、听来顺耳,故一直延续至今。

      古关

      大境门,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为万里长城“四大名关”。如今,它不仅是张家口,而且是整个河北省的重要建筑标志,为世人瞻目。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因当时的燕国国土小、兵马少、国力弱,随时可能被邻国灭掉,于是在国土边界构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自那以后,各国纷纷效仿,虽后来城池不断攻破,朝代屡有更替,但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历朝历代不仅对长城修建不止,而且越来越完善、越坚固、越精巧。显然,长城不仅守卫着封建王朝的疆土,也体现了历代君王雄霸一国的意志。

      从春秋战国,到明末清初,虽历经千年岁月沧桑,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张家口除去烟云般的人事代谢以外,沉积了厚重的长城遗迹。长城不仅带来安全的国家环境,而且也刺激了物资的流通。清初,经贸繁荣,凸显了张家口边贸的发展优势,于是,清政府决定打开国门,这就衍生了长城脚下的边境之门。

      大境门外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地势十分险要,历史上这一带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不仅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还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由于200多年无战事,这里很快成为蒙、汉、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的场所,是北方十分重要的商业都市,被誉为“陆路商埠”、“皮都”。后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张库商道(张家口至蒙古库伦,绵延1400多公里),南承京津,辐射湖广,北面一直延伸至俄国,影响直达欧洲和西亚。由于经济的繁荣,1909年清朝政府把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修至张家口。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军事关口发展成为商贸集散地,且延续了400多年,仅此一例。

      我每次抵达张家口,几乎都要到大境门打卡,站在宽阔的广场上,面对曲折起伏的城墙和巍峨雄壮的大境门,总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尤其是那遒劲有力的“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令人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它出自原察哈尔督统高维岳之手。我想:它如今所涵盖的地域绝不仅仅是张家口、或燕赵大地,而是整个华夏壮丽河山。

      由大境门外步入大境门内,厚实高大的灰色条石城墙仿佛将我带入时间隧道,穿越了350年前,驼铃声声入耳。当年,这里店铺林立,牛马驼羊成群,各类货物堆积如山,各地、各国商贾大亨结队而至。而今这里正在着力打造步行商业街,两侧修建了古色古香的楼房店铺,恢复了建于明清时期的山神庙、三娘子庙和关岳庙等众多景观。

      古老的大境门串起了一条古老的明清街,行走在这里,仿佛朝古老的历史走去……

      古街

      如果不是朋友推荐,我决然不知在张家口闹市区内深藏一处古老的明清街,名为张家口堡,当地人称作堡子里。尽管周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里却是街巷纵横、古朴沧桑,仿佛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坚守着祖传老屋。

      然而,你千万别小瞧了,它可是张家口的城市之根,建于明宣德年间,至今已经有600余年的历史。

      朋友带我来时已近黄昏,夕阳斜射在古老的平房上,在街面留下一半阴影、一半血色,倒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氛围。尤其是匆匆而过的路人,叩响青石板路面,不仅干扰了我的观瞻,而且惊扰了我的沉思。第二天清晨,老街正在熟睡,我一人挎上相机,再次来到堡子里。静静的环境能够让心灵安放下来,循着老街的脉络聆听长者的声音。脚步刚刚接触青石板,迎面一座精美的牌坊耸立于路面中央,宛如好客的友人正在迎接游客的到来,好有仪式感。

      这里没有高楼,全是平房,维持着原汁原味的明清风貌,墙面印迹斑驳,大门古朴陈旧,房顶方块灰瓦,许多建筑上还雕琢着花虫鸟兽图案。这里原为茶马互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资本,成为通往西北的物流枢纽,对外开放的商埠。清末民初时有44家国外洋行和42家国内钱庄、票号,贸易商号达1600多家。中外商贾在这一带建了数百座深宅大院,规模宏大,砖雕、木雕、石雕精美,映射出昔日的繁华。

      据专家考证,这里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北方民居博物馆,素有“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美誉。现存文物古迹达700多处,重点院落93处。堡子里的街道、衙署、钱庄、商行、会馆、庙宇、书院、戏台、鼓楼等一应俱全。

      堡子里的中心是文昌阁,始建于万历四十六年。墩台“四门洞”通向东西南北四条街,墩高8米,四门石额,南为“文昌阁”,北“钟楼”,东“鼓楼”,西“山楼”。台西小门内拾级可以登阁。文昌阁面阔3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筒瓦顶,九脊吻兽、飞檐斗拱。墩台南面两角各有一石座,上建卷棚歇山顶小亭,东亭悬钟,西亭置鼓。

      最高处为玉皇阁,坐落于堡子里的北城墙上,建于明万历9年。玉皇阁坐北朝南,高于地面14米,52级石阶,是堡子里最高的建筑,兼具军事瞭望功能。正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四角飞檐,吻脊相望。

      这里至今还残存了一段南北长50米、高9米的夯土墙;还有建于光绪四年、为国家“挑选人才”的抡才书院;还有建于清末、身为朝廷重臣的定安将军的定将军府旧址;还有许多商行、洋行和庙宇旧址,在此不一一枚举。

      古老在这里大放异彩,时尚在这里牵手历史,明年张家口将与北京携手举办2022冬奥会,一个更加壮美的古城、古关、古街将展现在世界面前!

    【审核人:站长】
        上一篇:秋收
        下一篇: 聚焦平流雾

        标题:古城•古关•古街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371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