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杂文精选
文章内容页

【思.恩】034号||小河记忆

  • 作者:葡萄芽儿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9-01 23:04:39
  • 被阅读0
  •   一、

      水向东流大约是约定俗成的文学表达吧,比如歌曲有“小河弯弯向东流”,诗词有“滚滚长江东逝水”,影视剧有“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我记忆里村子里的小河却是向西流。

      以小河为界,北面是三百多户村民们的集聚地,村委会村小学村供销社都在那里,村民们把那里叫做“大屯”。河的南面稀稀疏疏住着四五十户人家,村民们把那里叫做“河南”。

      河水不深,普遍二十多厘米吧,也就是在成年人的腿肚子以下。河面大约宽不到十米。不到十米宽,数字不大,可谁的步子也没那么大,能一下子跨过河,偏河面上就缺少一座小桥。

      于是,当大屯子和河南的南北路到了小河两边终断后,也不知谁在河里摆放了几十块形状各异颜色不一的石头,方便河两岸的人往来。

      遇到大雨大暴雨天,小河水会暴涨两三倍,那些过河石也就被淹没了。这时,村子里会有自发的成年男人轮流到小河边,或背或手牵手接送河南的小学生上下学。

      我那时不知道因天气和地理原因,不能独自上下学是种苦难,心里还挺羡慕那几个河南的小伙伴,在雨天能有人背着或牵着她们过河。又一场大雨过后,放了学,我也不回家直接跑到了小河边,要求当时在那里送河南的小伙伴过河的大伟叔叔和张晰伯伯也送我过河。

      他们当时有点蒙圈,说小晨你家在大屯子里,到河南干啥?

      我怕他们不答应我的要求,就先发制人哭着耍赖说,凭什么你们能送他们过河?我差哪里。我也要人护送我过河,享受一次。

      大伟叔叔和张伯伯苦笑了笑,就安排我和河南的王小芳刘君田秀秀几个手拉手,在中间,他们两个大人一边一个也拉着我们的手一起进了河里。

      到了水里,水的温度很凉,我打了个寒颤。水的深度虽然在膝盖上一点,可是水流速度特快一个小孩子没点分量是站不住的,会被水给冲走的。我们互相手把着手,我还感到头晕不敢往下看,步子也迈不大。好不容易到了河南,回来的时候,我趴在大伟叔叔背上,张伯伯在旁边跟着守护到了北岸。

      事后,妈妈说我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是矫情鬼。爸爸说这不能怪孩子,要怪就怪村子里修不起桥。

      二、

      河床主要是细碎的页岩,脚踩在上面不像沙子那样的柔软,也挡不住夏季里孩童们在里面欢快的嬉闹。

      除了孩童们夏天戏水,冬天滑冰,河里来的最多的就是 洗衣服的女人们。春夏秋三季的大晴天,女人们三个一伙,五个一帮的聚在一起,边洗着衣服边唠着家常,时不时的发出一阵阵笑声,小河边上好不热闹,真是应了几个女人一台戏的老话了。

      按理,小河横穿村子,每户人家出了门就可以在离家最近的河里洗衣服了。可是,总有特殊情况——好的衣物和肮脏的衣物。好的衣物就是指被面啊枕头套啊棉衣棉裤等,肮脏的衣物主要是婴儿们的铺垫物,生病老人的衣裤等。也不知是从哪年哪月哪个人起的头,凡是要洗好的衣物就要往上游去;凡是要洗肮脏的衣物就自觉的往下游去。这样一来,三里半长的小河,不但横穿村子的部分河面上有人洗衣服,村东头小河的上游和村西头小河的下游,延伸到村子外面的部分也会有人洗衣服了。

      三、

      小河的发源地在村东岗上的一方不大的池塘,里面有一眼清泉日夜不停的喷出清澈的泉水,池塘的西面有个口子,水就是从那里流出来成了这条小河。来往洗衣服的女人们,再高贵的衣物,也从不靠近小河的发源地去洗。

      她们说在那方长满芦苇的池塘里,住着一条泥鳅精,过去了搞不好会惹了泥鳅精不高兴,不打理池塘里的泉眼了,小河会断流的。

      泥鳅精是个什么梗?我小时候缠着妈妈问。妈妈说,那是个传说。传说,很早以前我们村子这里这条小河,只是在雨季的时候才会流淌,雨季一结束,它也随即干涸。有一年夏季干旱。观音菩萨路过这里,见庄稼枯黄,花草树木耷拉着叶子半死不活的,就动了恻隐之心,她降了一场雨,又来到这方小池塘,拿起手里的柳条,蘸了一滴白玉瓶里的甘露,打算洒到池塘里,使池塘里的水永不干涸,方便河两岸的人们在遇到旱灾时能自救。谁想,就在甘露快要落到池塘里时,从池塘里窜出来一条大泥鳅,它身子腾起,张开嘴接到了那滴甘露吞进了肚子。泥鳅摇身一变成了位美人儿。菩萨大怒呵斥道:“大胆妖孽,竟敢吞我甘露?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就念动咒语,想要把那滴甘露从泥鳅精身体里剥离出来。泥鳅精疼的大叫:“菩萨饶我!菩萨饶我!我愿戴罪立功!”菩萨问:“你怎么戴罪立功?”“我可以在这里打眼泉眼,日夜不停喷涌,使这里的小河永远流淌。”菩萨最是慈悲,她洒一滴甘露的目的也就是要小河永不断流,泥鳅精的话正合她意。但是,菩萨转念一想:这泥鳅精已经变化成了人形,美得倾国倾城,它要是出来祸祸人怎么办?菩萨眼珠一转,有了一个好主意,她把泥鳅精的双腿又变成了鱼尾巴。这样一来,泥鳅精人不人鱼不鱼的,它也就不好意思出来勾引人类了,只能在躲在池塘里负责泉眼喷涌。妈妈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是,每逢大雨天,那条泥鳅精就会休息,跃出了水面坐在池塘边唱歌。人一靠近,它就嗖的一下子钻进了水里不见了。

      四、

      我小时候信以为真,有好多次外面下大雨,我想到小河发源地那个小池塘去偷偷地望一眼像美人鱼的泥鳅精。又没有那个勇气和胆量,独自在大雨里出村子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那个传说是假的了,谁会在瓢泼大雨里到村外的池塘边做什么?没人去,大家怎么知道有泥鳅精在雨里唱歌呢?同时也醒悟过来了,故事是假的,人们保护水源地不受污染是真的。因为,那小河里的水确实甘甜。每年的腊月底,家家做豆腐就是舍近求远,男人们要到这小河的发源地去挑水。大人们说,用小池塘里的水做出的豆腐又嫩又鲜还比村子里的井水多出豆腐。还有讲究人喝茶,每天早起去小池塘打一小桶水,回家烧开泡茶,也说就比村子里的井水泡的茶好喝。我自己的切身体验是洗头!那个时候洗发水护发素在农村还不大流行。我跟着妈妈到了河上游,舀一盆水,把头发放里面湿透了,抹上几粒洗衣粉或者打上肥皂,搓一搓,再用河水洗净。到目前为止,我用过好多种名牌的洗发露护发素的,没有一种能比得上我用村子里小河水洗过的头发那种顺滑感。

      那个时候,有时妈妈也会顺便带几件衣服。我们先洗完衣服,把衣服晾在岸边的青草地上。头洗完了,时间充裕时,我们会等衣服晒干了再回家。这功夫有时我会在水里捉小鱼儿玩,不管不顾扑腾的水花溅到身上也不怕妈妈责怪,大不了等岸上的衣服干了,再把身上的湿衣服换下来洗。有时会摘些野花和草叶子,放到水里做小船看它们顺流而下……

      五、

      河的下游到入海口处有一大片潮汐缓冲带的湿地。那里春天有绿油油的碱蓬菜,它的生命力特别旺盛,叶子被人采了回家做馅吃了,没多时又会生出新的嫩叶子,越到深秋越红得热烈。整个秋季,还有一种花瓣形状像菊花,花朵大小只有大拇指盖那么大的野花黄的紫的一片一片的,一茬一茬开得灿烂。

      在中秋节到重阳节之间,爸爸说是鬼蟹子和河蟹子娶媳妇。那个时节的蟹子特别肥。

      到了夜里,我打着手电筒,兴高采烈的跟着爸爸妈妈去小河的下游,那片湿地里去照小鬼蟹子和河蟹子。到了湿地上一看,忽闪忽闪的光亮,不止我们一家来照蟹子。大家也不先打招呼,各自拿着手电往湿地上照。那小蟹子们正在滩上活动着,冷不丁的见到了光亮,会一动不动趴在那里,等着人把它们捡起来放到桶里。等到两个或者几个手电光碰到一起了,大家才会彼此打招呼:三叔二大爷的,你来了,你也来了。你照了多少?够不够吃的,不够我倒点给你?大家寒暄着客气着。

      冬天到了,风雪里湿地上有一种花儿,梗和茎都变黄了,叶子也枯萎了,那像大米粒大小的洁白的花朵却迎风招展。外公出过一个故事谜语说:有位老太太生了三个女儿,三女儿生的最漂亮像花一样,母亲各外的疼爱她。冬天下大雪,母亲让大女儿去挑水,大女儿一去没有回来。母亲就让二女儿去看看大姐,结果二女儿一去也没有回来。三女儿说,我去看看两位姐姐哪里去了吧?老太太不肯,她自己出去寻找两个女儿,嘱咐三女儿看家不管她回不回来也不许出门。临出门时说了一句话:宁肯老娘去,不舍一支花。

      这个故事的谜底就是这种冬天也不凋零的小白花。可惜,大家谁也不知道它的学名。

      六、

      花开花落,时光荏苒,一晃,我从初中起跟随父母离开了村子,已有十六年时光了。村子里的人们如今家家都用上了洗衣机了,吃上了自来水。河面上,也有了可以跑汽车的桥。那些湿地,也被人承包建起了水特产养殖。

      村子的小孩们,想必是没了我小时候跟着妈妈去小河边洗衣服,跟着爸爸去照蟹子的乐趣吧?

      若干年后,这一茬村子里的小孩们长大了,该会如何回忆他们记忆里的这条家乡的小河呢?

      我生出这个感慨后,马上脑海里就响起了那条小河潺潺地流水声。那声音仿佛在说,沧海桑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记忆,你只要感恩你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就够了,何必去替别人操心呢?

      (完)

      2022-9-1日

    【审核人:站长】

        标题:【思.恩】034号||小河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2581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