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范文致辞讲话
文章内容页

【流年】彝族的宴席变迁(散文)

  • 作者:秋玲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9-08 22:34:28
  • 被阅读0
  •   村公所宽大的场地上摆放着四十多张桌子。桌面颜色、花纹图案各异、大小相近,桌边的一只塑料桶装着碗筷,一条新毛巾挂在边上,各桌的凳子五颜六色,一看就是各家各户自带的。刚好立秋,场边池塘里鸭子在欢快畅游,几个孩子光着脚丫在捉小鱼,原野里一片葱茏,无论是树、稻田、还是水池,都像油画一样在深浅不一的绿上涂上层亮油,待收割的庄稼一片片嫩黄、橙黄、深黄,像是在一块油绿台布上摆着许多黄澄澄的蒸糕。好一幅“碧云天,黄叶地”的田园风光!

      陆陆续续的人群打破这一方宁静。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穿着节日盛装,无疑,这是一个婚礼现场。与城里由婚庆公司用鲜花、彩灯装饰的婚宴不同,这里的喜庆是由村民们色彩斑斓的服饰来衬托的。这是个典型的彝族小村寨,村里共有56户人家,其中彝族有52户,汉族4户。一条水泥路绕村巡回,新建31幢小楼星罗棋布,沿路的墙上都是绘有彝族人传统节日和彝汉和睦相处的墙体文化。

      村里每逢重大活动,全村人不请自来,五六个厨师都是本村人,洗菜的、煮饭的、倒酒发烟的,都各有分工;最令人好奇的是,做客的人家必出一套桌椅,包括盛菜、吃饭喝酒的碗筷杯子,从摆放桌椅到上菜、加菜、招呼客人、收碗洗碗都由一人负责,所以整场宴席闹而不乱、井井有条。

      婚宴上男女都身着节日盛装。男的身着绣有太阳、老鹰、老虎图腾以蓝色及墨绿色为基调的服装,佩戴虎牙、月亮还有星星等银色饰品;女的身穿镶边或花的大襟右衽上衣,头戴鲜艳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着裤脚上绣有精致花边的长裤,腰上系有刺绣的围巾,耳环和领口别的排花、手镯光彩夺目、栩栩如生。身着民族服饰的男女往场地一聚,整个婚礼现场无须布置也就成了最喜庆、最华丽的婚庆大厅。

      会场上坐满了喜庆的人。年轻的姑娘小伙手持托盘上菜,先上的是炸小馒头、花生土豆片乔丝三拼、炸香酥、烤鸭、鸭蛋、凉猪耳、凉鸡丝米线、凉黄瓜八道菜。一个乡干部模样的人见一上菜便说:“乡亲们动手!我们乡下人结婚不像城里那样套路多,菜来了就开席,人到了就喝酒。”一席话说得人们哄堂大笑,也都纷纷动起碗筷。一会又上了清炖羊肉、红烧牛肉、粉蒸肉、蒸全鱼、莲藕排骨、香菇炒肉、蒸南瓜、清煮白肉八碗热菜,十六道菜满满一桌,热气腾腾。人们一边舒服地吃着,一边看台上各种表演。我们这桌牛羊肉消耗最快,一会儿就见碗底,在一旁服务的小伙迅速跑到后厨又盛满了碗,边上边说:“我们这里的牛羊肉正宗,最受城里人欢迎。你们尽管吃,在这里做客饭菜管够。”听他热情地介绍同桌人也不再拘谨,撇开怀大快朵颐、开心喝酒。看着喜庆热闹的场面,我的思绪回到十多年前:

      那年秋,病重的公公去世。在安葬老人家的头晚我请了假带着正在上学的儿子回到老家。饭点未到,身着深色彝族服装的乡亲已相继来到门口,一时黑乎乎的一片人坐满房前的院子。因场地有限,桌子摆放到邻居家连成一片,虽清扫过,但受条件的限制,还是显得太窄、太乱。一开饭,披麻戴孝的我和丈夫就得到处谢拜,秋风一起树叶黄草飞舞,灰吹进冒着热气的菜碗里,也吹得人满脸满身。一圈下来我们自己也灰头土脸,坐下吃饭,见八个碗边上都沾有灰尘,因累、也因不习惯这种场合我根本无法动筷,只想就白饭充饥,可一掀蒸子,和草锅盖一样颜色的苍蝇“嗡”的一声全飞起来,我一时胃里犯酸,谎称不舒服放下碗筷。

      从小在县城长大的我,虽也在艰苦的条件下长大,但不论如何艰苦,在爱干净的姐姐带领下,一直保持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苦、累难不倒我们,怕的是脏。每次到农村最担心的就是吃饭和上厕所,吃不是嫌弃菜饭不好,而是讨厌四季常在、随时起舞的苍蝇;上厕所则是怕上蹿下跳的老鼠。虽嫁给农村人,以往回家常常受到家人的照顾,能吃上相对干净的饭菜,能上事先就打扫好的厕所。这次不同,家里办事本来就忙,失去了特殊待遇的我们只能和大家同甘共苦。

      晚上,又累又饿的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只有看着天花板发呆。得承认改革开放的这些年,农村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变,我也相信通过努力根治贫穷、走向富裕毋庸置质疑,但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谈何容易。要共同富裕易、要共享文明难。

      那以后,我尽量找借口不参加农村的婚丧嫁娶活动,尽量回避满是苍蝇飞舞的宴席。这次不同,小叔子家唯一的儿子、也是这个小彝村第一个大学生结婚,我这个大妈不得不到场庆贺。

      昨天一到,惊喜地发现彝村变了。清洁的水泥路代替了以前满是泥泞和粪便的道;村前的沟渠也流出清澈的温泉水,人们又可在渠里洗菜、淘米、洗衣;村公所有了两层楼的公房、有了水泥场地、有了公厕;除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变,居住条件也不同以往,甚至让我们城里人汗颜。侄子家新盖的二层小楼被装饰得喜气洋洋,各种电器齐全,家里有了卫生间和浴室,新房的布置、摆设丝毫不比城里人差。这里没有了城乡差距,只有比城里更好的空气和更浓的人情。

      吃了近一小时的饭菜还冒着热气,城里的宴席越吃越凉,而农村的宴席越吃越热,这里不仅有人加菜,热菜也是他们的分内。让客人吃饱、吃好、吃得高兴,不仅是主人的愿望,也是这个小彝村的待客之道。

      我正纳闷,大鱼大肉的餐桌怎没了苍蝇的光顾,一旁的小姑子说:“现在的农村也注重环境卫生,由民宗局专项扶持80万元建盖的公房、厨房、舞台、公厕,就是供本村红白喜事专用的。不论谁家有事,只要向村公所申请,就可免费使用这个场地,但也得保证菜品、厨房、场地、公厕的卫生。现在不仅生活条件好了、生活质量也有很大改善,有的比城里人还讲究,”她指指散落在村中的31幢楼房,“这些新建楼房的有26户是建档立卡户,他们每户享受国家建房补助款1.5万元,国家贴息贷款6万元;其他的5户享受建房补助1万元,国家贴息贷款5万元。这样优惠的政策是城里人无法享受的,在我们为还住房贷款发愁时,人家住上了别墅。”“更让人羡慕的是,相关部门为建房的31户争取配套资金155万元,用于村内道路硬化、墙体文化、安装路灯、自来水、绿化等基础设施,不仅改变了居住条件,生活质量也大大提升。”旁边一个小伙也抢着说。

      小彝村真的变样了。从这里先后走出八名大学生、十多个中专生,村内有了幼儿园,村子南边的梅芝山洞将建成3A级国家风区,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到土地流转的家门口打工,过上白天上班晚上跳舞的城市生活。相信这个被定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小村,今后还会变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今日回乡一见,非常感慨,这真是:

      金秋时节进彝家,景色和宜郭外斜。

      墙体晴光描碧画,新房大气映丹霞。

      佳肴美味世人赞,蔬果芳鲜宾客夸。

      党为富民来引路,丰收毋忘话勋华。

    【审核人:站长】

        标题:【流年】彝族的宴席变迁(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aiqing/ganrenaiqing/2622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