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站内杂志站内信息
文章内容页

青年们,一起来讲中国故事吧

  • 作者:四川作家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4-30 20:24:24
  • 被阅读0
  •   4月23日,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当天,一场名为“字里行间的旅程:阅读如何塑造我们”的分享会,在位于北京前门的中国青年报“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举行。活动上,青年创作者们相聚一堂,就乡村振兴、传统文化、科技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等话题交流创作和读书体会。

      “我希望通过文学和阅读影响人们,让更多人成为一大片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中国青年作家报》作者、24岁的驻村干部刘琴在分享中说。

      自2018年12月25日创办以来,《中国青年作家报》始终坚持“点燃青年创作激情,提高青年文学素养,坚定青年文化自信”的办报宗旨,以“帮助青年实现文学理想,放飞青春梦想,深入体验生活、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将见识、智慧与品质融入学习成长全过程,抒写多彩、进步、和谐的中国”为目标,陪伴众多青年写作者不断发现更好的自我,培养人文写作素养,引领、凝聚全国各地的青年写作者,至今已发展了超过2400人的青年作者队伍,其中有110余名青年成为省级以上作家协会会员。

      从“发表人生的第一份见报稿”,到“在更多地方把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青年创作者们在文学的大道上持续前行,一路高歌;走过了5年的《中国青年作家报》,也会坚守初心,“给青年更多发声发力发光的机会”,继续陪伴、支持他们成长。

      本期《中国青年作家报》,就让我们把话筒交给这些青年创作者,听他们讲述成长路途上,那些与阅读和写作相伴的故事。

      青年们,一起来讲中国故事吧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王皓铎

      《中国青年报》是一份陪伴我成长的报纸,从小到大,我从这份报纸中读到过无数个激励和启迪我成长的中国故事,特别是青年故事。后来我自己写的文章《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也发表在了《中国青年报》。这应该是我至今为止讲述过的最难忘的一个中国故事了,当时在甘肃省陇南市庙垭小学支教的所见所闻,孩子们童真的话语、坚毅的眼神,至今都还萦绕在我脑海。

      志愿文学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为什么我们青年要主动讲好中国故事?换句话说,在拥有无数种不同选择和可能性的当下,为什么主动投身于讲好中国故事对我们青年而言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我想,以下这3个关键词或许可以回答。

      第一个词是“方位”,主动讲好中国故事能让我们青年更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在宏大时代背景中的具体方位。通过聆听和讲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中国故事,我们其实从中更能看到自己,正处在社会整体的哪个位置,受到哪些之前不知道的人和事影响,还有哪些自己不了解的观点和思想。以此为圆心,我们得以慢慢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和单位、社会乃至整个国家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怎样的方位,我们才有能力、有自信把中国故事讲述给更多还不了解的、想要了解的人。

      第二个词是“话语”,主动讲好中国故事能让我们青年使用一种更加独立、更能被理解的话语与世界对话。在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当下,我们青年有更多要和其他国家的人交流、合作的时候,这时他们能不能正确看待我们,以及我们说的话能不能被他们听得见、听得懂、听进去尤为重要,这需要我们具有一种独立、被理解的话语。我们青年不断讲好中国故事,我们说的话、做的事才能被更多人理解,也才能有更多人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我们当今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大国形象。

      最后一个词是“你我”,主动讲好中国故事能让我们青年有能力运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帮助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你”与“我”。在我上本科的时候,班里曾经有一位乌兹别克斯坦来的留学生,他专门来到我们学校学习,了解中国发展中的现实实践和宝贵经验。我相信世界上有无数这样的青年人,他们对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国充满向往,对中国的高速发展背后“做对了什么”感到好奇。这需要我们青年主动做好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帮助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更好地了解中国,并从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获益。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探讨第二个话题,为什么尤其需要我们青年这个群体来讲好中国故事,我们青年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优势在哪里,又该怎么运用好这些优势讲好中国故事?有人觉得,是不是由更年长、更成熟的人们来讲中国故事更合适?我们青年相对来说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视野,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说尤其要我们青年这个群体来讲中国故事?在我看来,我们青年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恰恰在于这种“没有”:我们青年在讲述中国故事时,相对而言更加没有代沟,也更加没有“边框感”。

      什么是“没有代沟”?我觉得是,青年更了解青年,也更能打动青年;青年说的话,青年更能听得进去。和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当时学校组织了一批香港大学的学生来兰州大学交流,我们几个兰大的学生带队,组成一个团一起去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城市参观交流,既深度游历兰州这样的现代城市,也体会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古迹、地理地貌和人文风情,这期间我们一直在互相讲自己看到、听说过的故事,大概花了两周时间。当时有一个学生让我印象深刻,他和我说,大意是以前我也总是关注内地的事,也喜欢看内地的新闻,但我总觉得“看不懂”;但这几天和你们交流接触后,我感觉对很多事情、很多概念,一下子就懂了。我想这就是青年讲故事的优势,由青年讲出来的故事,更能打动青年,被青年接受。

      对于“没有‘边框感’”,我的体会是,青年在讲中国故事时更善于创新,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青年更不容易被既定的边框所限制,也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前我们全国各地的青年扎根、奋斗在各个领域的一线,对于发掘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有许多独特的视角。这种边框感之外的鲜活,是我们青年讲好中国故事的另一个优势。

      

      与每一本书都是一场温暖的邂逅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博士后 李悦洋

      说到读书,我想它一定是一个温暖的词语,我们与每一本书都是一场温暖的邂逅,而在我们失落时,书又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

      初识《中国青年报》也是一场温暖的相遇,几年间,我们这些创作者在《中国青年报》的平台上记录下生命中温暖的瞬间,分享着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在这里,我们结识了老师和朋友,同样怀揣着对文学的热忱和赤诚,用文字表达着对生活的希望与热爱。

      前些年读一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主人公塔拉出生在一个虔诚但极端的摩门教徒家中,她的父亲不允许孩子接受教育。但最终,塔拉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博士。这中间充满着挣扎,她在她那虔诚的信仰和她对未来的希望之间不断挣扎。塔拉自己这样形容这个过程,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读这本书正值我读博士的几年,从十几岁起,科研就是我唯一的梦想。22岁那年带着对科研的满腔热血开始科研生活。后来经历了实验的无数次重复与失败,经历了每天凌晨在实验室孤军奋战,也经历过对女性的偏见和质疑。那时候的我也曾像这本书的主人公一样,也挣扎地审视过这个世界,满心忧虑地怀疑过自己的梦想和未来。

      后来我们开始探索这个世界,通过阅读终于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多元。我们不再困于别人眼中的标签,不再追求去做别人眼中的自己。当我们知道了自己在探索世界中的无数可能时,我想是通过阅读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于是博士毕业时,尽管经历了博士期间失败后的挣扎,但仍义无反顾地选择科研。我开始乐于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突破与失败中,寻找最纯粹的快乐和自由。

      我们也开始审视生命的意义。在石黑一雄《莫失莫忘》的书里,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书中讲述了一群克隆人在经历了多年的教育后,有一天发现自己仍脱离不了将要被牺牲的命运,于是开始对生命的探索。我们时刻都如同书里的主人公,在问到底什么才是真实和永恒。我们想起在过往生命中,拥有过无数被温暖的日子。他们是我们的庇佑者,小心抵抗着不可知的命运,守护着我们的单纯的梦想。就像我的爷爷认真记下我的每一个愿望,我博士时的老师驱散我的每一次失落,尽管最近这几年,衰老和疾病带走了他们,他们也最终难以抵抗命运。但我年轻时受到他们所给予的温柔和力量,而今又带着他们的爱与希冀不断去探索世界,我想这一切一定是真实和永恒的。

      通过读书,我们带着对世界的怀疑和探索长大了。我们认识了自我,开始和自我和解,与世界和解。

      当我读马卡姆《夜航西飞》的时候时常感动于这个女性飞行家在非洲草原上追逐自由,在天空中用勇气飞越峡谷,在这个稀缺勇气的时代,她带给了我们敢于追逐自我的勇气。

      当我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主人公在一场实验中变成智力超凡而后又归结于平庸,我们会思考教育带来的真正的自由,是一种因为见过太阳,而不肯忍受黑暗的自由。

      当我们从《盐镇》,读到《秋园》,读伍尔夫的《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我们感慨于世间有在生活边缘挣扎的女性,有为了自由权益发声的女性,她们接受着社会和命运带给她们的枷锁的同时,却又在生命中带着莫大的勇气前行。

      当我们读《人生海海》,我们看到了上校面对这如潮起潮落的人生,所展现出的伟大的英雄主义。它让我们知道,原来勇气和坚韧是人类最高贵的品质。

      如果说读书究竟带给我什么,我想是热爱这个世界的勇气,让我们不再宥于当下的困顿;我们深知这个世界的巨大,更渴望通过读书获得驰骋世界的自由。我们从书中获得的,有时是一颗足够温柔的心,在日常中去感知草木的温情,有时是一颗足够强大的心,是认清生活真相依旧还能热爱生活。愿我们在书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勇气和自由。

      

      传承不是一个人的战役

      汉调桄桄青年传承人 马梦瑶

      如果我的人生是一个可视的动态,那么此刻就是这个动态的最高点,上一次自己的高光时刻是我21岁:在母亲因病去世十余年后,我人生中第一次独立创作出的怀念母亲的文章登上《中国青年报》的版面,名字叫《如果有来生,换我来做妈妈吧》。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祖辈并无戏曲艺人。10岁那年,我的母亲因病去世,从那时起,我的姑妈——一名基层初中语文教师便承担起了教育我的重任。我的姑妈是极爱阅读的,姑妈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我印象最深刻的童话故事《鲁西西和皮皮鲁》就是姑妈讲给我的,儿时最期待的时刻就是茶余饭后听姑妈将自己阅读的书籍变成她心中的故事,讲述给我听。久而久之,在姑妈熏陶之下我对文学和艺术的浓厚兴趣。

      与《中国青年报》结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中国青年报新创办了“五月”文学副刊,我整整写了一整个晚上,大概凌晨三四点钟写完,怀着忐忑的心情将文章发了邮件。当时,贾玲献给母亲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正在热映,而我的文章,有幸被收录到2021年3月《我和我的李焕英》专题里。

      在这之前,我总是担心自己的文笔有限,会将母亲对我的爱描述得太过单薄。一年又一年过去,在我熟读过一个又一个别人笔下他们和自己母亲的故事,终于在我的21岁,我执笔刻画了我的母亲,用我稚嫩的笔触将母亲平凡但却不平凡的爱,通过中国青年报的平台传递给更多人。阅读于我而言,是在我怀疑世界时,给予我答案,是我在想要进步时,扶我站上“巨人”肩膀的阶梯。

      我传承的汉调桄桄剧种,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刚接触这个剧种之初,我对它并不了解,是剧团的一位编剧老前辈,常常跟我聊剧本、讲解人物创作思路历程,鼓励我多阅读戏曲相关的知识,尝试创作与戏曲相关的作品,让我一次次被汉调桄桄的独特魅力所折服,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感。

      汉调桄桄发展至今,新人演员培养、剧本创作工作均已取得成果,但要让这一剧种保持长久的活力,拥有一批忠实的观众和好的剧本、演员同样重要。当曾经的桄桄戏迷老去,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坐下来听戏的时候,汉调桄桄的受众到底在哪里?近年来开展的汉调桄桄进校园活动,似乎让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汉调桄桄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演员们分组走进多所中小学,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在普及汉调桄桄戏曲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传统地方戏曲文化的喜爱。孩子们对于汉调桄桄的热情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更甚者有学生在演出结束后拿着小本子排队等待在演员休息区只为得到一个汉调桄桄演员的亲笔签名。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名言,也是今天我们谈论戏曲传承时常常提及的警世箴言。它不仅仅是对艺术追求的高度概括,更是对传承与创新关系的深刻阐释。年轻一代的戏曲从业者如果想要做到“推陈出新”,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和观众口味则需要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阅读在文化底蕴的积累和戏曲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戏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剧本,它包含了角色定位、台词、情节发展等关键信息。通过阅读剧本,演员和观众能够掌握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脉络,有助于提高表演的精准度和感染力,可以深入了解戏曲的发展历程、流派特点、艺术风格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曲作品。

      戏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我们,更属于未来的每一个人。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传承不是一个人的战役,而是一种集体的力量。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读书和创作,更多是为了炼心

      哈佛医学院博士后 王悦旸

      我从大概从3年前开始写小说,主要是科幻类的。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读书自然分为读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书,和非专业相关的书。在创作的道路上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花时间在领域之外的读书、创作时间,算不算一种不务正业?

      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的问题。科研创新,很多时候是在面对不确定性,在寻找意义。大部分的时间里,是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状态,也经常在一番苦功夫之后面对一条死路,越努力越错。我相信这也不仅仅局限于科研创新领域,大多数的人,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都经常感受到这种迷茫和不知所措,想要努力、想要破局却不知道限制我们向上的墙在哪里。

      在这个过程中,读书和创作更多的是为了一种炼心,是在当下社会里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生活成本面前,给自己创造的一些支点。或许工作挣钱或者是拿更高的学位和职称是主线任务,那创作和读书这样的兴趣爱好,以及家人朋友这样的亲密关系,这些主线任务之外的时间和精力,是组成我们生活的重要支点,这些支点可以一直像后盾一样暗示我们,即使在科研创新,或者是工作学习的道路上,面对再多的不确定性,我们的生活并不是一无所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把自己从主线带离,这偏航的时间里能专注生活当下,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希望自己还有同行的你,在学习、工作、创作道路上,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勇敢决定,尝试,犯错,修正,永远相信自己。

      

      从一片瓦到一片片瓦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田富村书记助理 刘琴(苗族)

      前几天下雨的时候,我正在坐回村的公交车上,车窗外一户户人家的屋顶,瓦一片一片,像一本本摊开的书。我突然想到了“捡瓦”(大人在雨季前爬上屋顶,铲掉瓦上的杂土和杂草,找出薄弱的碎瓦,换上新瓦)是叫我们不被雨水打湿,一片一片的瓦,组成了屋顶。一页一页的书,像我们心灵的屋顶上的瓦,而读书写作于我而言,也像是在捡瓦。

      小时候,我家那里也是这样的瓦,长大后,从乡村走出来的我希望学有所成后能为乡村振兴做一点什么,于是我又回到了村里。为了让更多有需要的群众获得帮助,我们经常会入户走访,有的路可以坐车,山路颠簸,像坐加长版本的过山车,有的则只能依靠双腿走泥巴路,有朋友看到后笑我说,“刘琴,你是不是下田插秧去了哦。”

      今年一二月,我们村迎来了恶劣的冰雪天气,我们提前给困难群众准备了棉被、衣服,后来也是走访中我们发现一户分散供养人员家里的屋顶被冰雪压垮了,群众只能被迫暂时住在邻居家,我立刻为他申请救助,联系了瓦匠为其捡瓦,让他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住。望着补好的屋顶,我觉得我们像个瓦匠,在工作中发现社会中的薄弱处和漏洞,我们去换瓦,努力想把房子修好。或者说,我们本身就成为了那一片瓦,在保护着困难群众不被风雨打湿。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实际上有许多片瓦为我遮风挡雨。这些瓦是我读过的书,保护我不受到太多的伤害——我小时候是乡村的留守儿童,面对空空的屋子不太有安全感,但当我读书时,我忽然就有了底气,觉得很安心。

      这些瓦也是我们遇见的人。作为曾经的留守儿童,我长大以后,也希望给乡村的留守的孩子做一点事情,于是参加了返乡支教活动。在支教过程中我认识了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位老师,周鸣鸣老师——她是一个老知青,70多岁的她仍然在基层一线,教我们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传承民族文化,建设美丽家乡”。

      这一片片瓦还是我写下的一个个故事,在大学期间,我发表的一篇作品就是在《中国青年作家报》。后面,我又陆续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作家报》发了一些作品。比如像反映青年思想活动的童话《雾都的麋鹿》和反映乡村振兴的小说《青瓦鱼》等,都给了我极大的自信,激励我继续写作。

      这些瓦帮助我在2023年成为重庆市作协、湖南省作协、中国少数民族作协会员,让我通过文学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成为一大片、一大片的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审核人:站长】

        标题:青年们,一起来讲中国故事吧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azhi/fenleixinxi/84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