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认识他有十年了,而真正面对面的在一起学习,稍微多一些对他的了解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他是个很好学的人。他是个犹太裔德国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爸爸是大学教授,妈妈是出版过教材的中学老师。他从事的职业是律师行业,这在当下的社会也是比较高的职业领域。说到犹太人,抛开政治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我们对于犹太人的认知一般是善于经商之道,再有就是喜欢学习的一面。而我从他身上看到的就是好学的那一面。
由于需要陪伴孩子学习中文的原因,他和他的儿子一起加入到了学习中文的行列,从最开始的被动学习,只是为了陪孩子学习而学习,到现在的自主学习,这样一学就坚持了十年。在与时间的同行中,在时间的沉淀里,可以看出他真正地爱上了这种博大而深远的语言,爱上了学习汉语,发自内心地拥抱这么伟大的语言。十年的坚持学习,从最开始的不会读,不会说,不会写,真的是从零开始,就是这样一点一滴,不断地积累,不断地练习,到现在有兴趣地去读有关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甚至司马迁的<<史记>>,让他从中发现了中国人的哲学理念,处事方式,以及中国人的大智慧。
我曾经跟他探讨过,学习中文让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或是让他收获最多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理念的认同和理解,或是视野的更广,角度的多面性。很多的纷争,最多是基于理念的不互通,或是知识的狭隘和片面。
学习真的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就像弹奏一首钢琴曲,从刚开始的拿到一首曲子,到后来的用自己的双手弹奏出来,这个过程是个多么美好的旅程;同样学习也是如此,从开始的不懂,不知道,到后面的理解了,甚至还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是个多么让人欣慰的过程。每天拿出一个小时,给自己再一次学习的机会。学习无论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五十岁时可以开始学习一门外语,六十岁时也可以开始学习怎么样煮咖啡,总之,让自己的人生常有学习相伴,不让学习的机会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