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留下一片历史的真实
在当前弘扬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之际,历史家书的特色逐渐显示出它意味深长的历史意义。从建立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筹委会到现在成立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历时十年之久终于初具规模了,这是一项有着深远意义的文化项目,从整个历史文化的角度着眼,可看作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座里程碑。下面本人将对家书意义的基本理解和认识简要成文,以就教于方家。
一、 家书是家族的宝贵信息
古往今来,当文字已成为社会交流的必要工具,家书就承载着家庭内部异地交流的重任。当年杜甫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最好的写照。即使没有文化的老百姓,要给远方的家人捎信,也是请人代写家书,甚至使一些经济境况不佳的读书人靠这种代写家书的行为成为了一个糊口的职业。
社会永远是处于一种变动的状态,即使在自给自足的封建时代,也有许多远离家乡的变故,譬如修长城、戍边打仗、赴京科考等等。在古代,每一次亲人的出门远行无异于一次生离死别,谁能预料会发生什么?谁又知道后事如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书是联系感情和信息的唯一渠道。由于交通的不便,人们将对亲人的期盼和祝愿寄托在天上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以致有了鸿雁传书、鲤鱼送信的神话。明代袁凯曾有《京师得家书》诗直白地道出了这种心境:“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维系这个细胞运作的是家庭成员的感情、责任和义务。很多人的家信没有卿卿我我,却有大量的生活琐事和心情的倾诉,说明了当家人分隔两地时,家书就将这些感情责任义务浓缩在一起,打包付诸到亲人的面前。这已是普遍现象,无须例举。
古今很多名人的家书直到现在都可成为文字和家教的经典,成为流传至今的历史佳话。譬如明末史可法给母亲妻儿的绝笔信、清代曾国藩的家书、民国时期胡适给妻子和儿子的信、鲁迅的《两地书》……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的普及,再加上社会的变动和动荡,现代家书就更为频繁了,所涵盖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多彩。最近看到张丁先生大作《一封迟复九年的家书》就十分催人泪下,在一段特殊年代里,家书意味着人们重要的精神寄托乃至精神生命。
一个家族是有历史的,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家族的历史可能没有被记载而隐性断裂,因此很多人在谈到自己祖先的时候会有一种茫然的感觉。但是,若某个家庭里保留了一些不同时期的家庭书信,情况可能就完全不同了,人们可以通过家书的只言片语搜索到自己家族的部分历史,从而明白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本家族的事情。这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其意义不亚于人类找到了自己的一段历史文明。笔者在写作有关传记作品时,就深刻感到如果有一些历史家书可供阅读和佐证,那将为作品的可读性增光添彩,而其真实性更是无可怀疑。
二、 家书构成了社会历史最基本的记录
社会历史是由不同的时代构成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游离于时间和空间给他们的限制,所以不论什么时候的家书都会带有当时的时代特点。譬如,在民国或民国以前,家书常用文言文。在文革期间,家书中必有毛泽东语录并称为“最高指示”等等。这种历史的痕迹,使家书丰富多彩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当时人们习以为常,过了一段时间如果再看到,恐怕就会有隔世之感。
家书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社会状态下可以真实地反映社会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众多的家书并列起来就如一幅生动活泼的《清明上河图》,十分令人玩味和欣赏。然而,如在一些特殊的时期(钳制人民的思想和言行阶段),家书就呈两种趋势,一种是非常平淡,只谈最简单的事物而不涉及其他言论,因为只有这样才是最安全的,才能够保护自己和家人。还有一种家书的作者却是与此相反,他们在信中敢于谈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其中不乏对时局的看法,对时弊的针砭,对时髦理论的质疑,毫无疑问,这是有风险的。然而,这却是社会中真正的思想流露和记录。这种思想和记录非常难能可贵,在公开的媒体不可能表现的情况下,家书往往就是这种特殊的载体。在白色恐怖期间,一些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书信,在文革期间,一些有识之士的书信,无不反映出这类家书的特征。
一篇精彩的家书,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它既可以是家庭现状的描绘和注解,更可以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教育、道德、文化、艺术、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且不说鲁迅这类文化名人的书信有着极丰富的内容,令人目不暇接,就是与本人经常通信的舅舅,他与本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通信,将近半个世纪至今未停。他的来信无所不谈,不仅讲述自己的生活状况,不仅对本人的事业、学习、生活、甚至于婚恋都提出意见,而且对社会上的种种现象,或褒或贬,发表自己的深思熟虑的看法;对世界风云包括对本国外交,也有不俗的见解;对于一些文学作品和文化名人的也常有独到的评价。其知识之丰富,思路之清晰,文字之精粹,观点之明确,堪称一绝。最近为了孙子出国留学,给孙子和他父母的信件更是频繁,从国内教育到国外教育,从外国的风土人情到个人的个性特点,从外语的学习到专业的选择,真是应有尽有,几乎可以形成一个系列专题。当然,这也许只是一个特例。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他需要倾诉和理解,他自己说写出很多东西不过是自己心灵的独白,但是那篇篇沥尽心血的家书却给后人留下了极有用的现实经验和极丰富的精神财富。
1949年以后的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宣传、各种理论都会围绕着一个政治核心,都会有一个主流话语,这是毫不奇怪的必然现象。媒体所传播的一切,对社会上的每个人都会有影响,所以家书及人们来往的信件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大多数人会跟着形势潮流走。但是,有相当部分的有识之士会在大的趋势中看出问题,或是感受到不和谐的地方,譬如在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重庆的唱红打黑运动等等,他们如前所述通过书信向亲人或友人质疑社会上那些不可确定的东西。这个时候,这种有特别见解的书信就给历史留下了重要的依据和一片真实。后人将从这些书信中看到在当时媒体上看不到的东西,而这种记录是历史最好的注解。
三、家书也是书
关于家书,古今中外汗牛充栋,能够成书却屈指可数。编成集子最著名的是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鲁迅的《两地书》,这在社会上已经脍炙人口,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和研究。现代作家王朔出了一本《致女儿书》,像他这样有才并且有些另类的作家,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兴趣,看看他对女儿说些什么。印象深的再就是早先的《傅雷家书》和一位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教授艾伦写给外孙女的《给莉莉的信》。后者因为是我的老同学亲自翻译并推荐给我的,所以更加注意一些。后三本书都是上辈对下辈话语,却显示出决然不同的风格特点。王朔的书用他一贯的评论风格讲他家过去的事情,洋洋十万言,一气呵成;傅雷的家书是即时的有时间限制的,所以从成书的结构来说不系统,但信息、期望、议论、感情熔于一炉,难能可贵。艾伦的书是写给未来的孩子的,灌输的主要是知识和思想概念,对象以高中生为主。2013年年底,本人出版了一部名为《你从哪里来》的历史家书,并将它送给所有80后的孩子们。它是一部作古正经的家书,但又不一定是,有特定的对象,但又不一定是那个对象,它或许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倾诉,或许是这个人对那个人的交流,更或许是一个人对社会的综合认识。
血浓于水,每一代人对下一代的教育和期望从家书上最能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父母的基因潜移默化地传到下一辈,也许你的处世思想与上一辈不同,也许你的生活理念和上一辈迥异,然而,你的性格特质却继承了上一辈的遗传因子。在很多时候,这些遗传因子会在你为人处世中时隐时现,甚至决定你的命运。老子英雄儿子并不一定是好汉,传统理念中的光宗耀祖对上一辈人并没有特别的现实意义,但它体现出一种孝道。孩子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对健在的父母是一种安慰,对遥远的祖上却难以实现夸耀。这和传统的“光宗耀祖”并不吻合。其实,父母祈望孩子最真实的愿望是一生平安,如苏东坡所说“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到不到“公卿”并不重要,“无灾无难”才是真意。
反过来就不一样了。一个人的社会成就或历史地位对他的下一代甚至若干代都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你若靠打拼创出一个较为殷实的家境,对你的后代的教育和生活条件就会提供一个不落人后的起点。虽然,儿女的前途主要在乎他们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但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家教和家风的影响可能对于他们是终生的。当一个人成为历史名人,对子孙后代的精神影响就更微妙了,当你得知自己确是孔圣人的后裔,或是王安石的后代,你会怎么想?那种潜在的自豪感会让你谦虚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搞血统论是荒谬的,它的荒谬之处恰恰在于会使人迷失自我,不知自己是谁。但血统对每个人是有特殊影响的,这不仅在生物和医学上有特别的意义,在精神上也不可忽视。在所有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中,之所以良莠不齐而千差万别,这和他们上一辈的思想素养及家风不无关系。一个人要真正自立于世,在生活和历史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都应该在安静的时候扪心自问:你从哪里来?
四、人类若在,家书永存
时代在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催化下,通讯工具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还会为拥有一部有线电话而自豪,短短三十多年,通讯工具从有线电话直接跨越到了手机阶段。交流手段从BP机变成了电子邮件、短信、飞信、微信、视频电话等等一代比一代先进。那么到了现代高科技时代。信件还会有吗?家书还会存在吗?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在人类的语言表达方式中,口语和文字是有着较大区别的。如果仅仅只是报个平安,说点家庭琐事,现代的通讯工具足以胜任。但是若要就某个问题作深入的探讨,或是有重大的承诺等等,光用口语恐怕是力所不逮。俗话说得好:口说无凭,立字为据。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文字出场。
作为一个文字信息的接收者,他可以从文字中充分理解发文者的真意,而不会误听,会错了意思。作为一个文字信息的发布者,他会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语句来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而避免了口不择言的错误。既然文字表达存在,信函和家书就必然存在。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首著名的《示儿》诗,就是写给身边的孩子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伟大而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从其语气和要求来看,不正是一封含义深邃的历史家书吗?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时代的发展,不止是通讯设施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知识层面也大幅度提高。人们不只是说点家长里短,油盐酱醋之类,还需要对很多社会性的及精神层面的东西进行探讨和抒发,这个时候更离不开家书和信函了,只不过纸质的邮件少了,电子的邮件多了;表达物质方面的少了,谈论精神方面的多了。通讯的方式进步必将带动家书和信函的写作更加丰富多彩,问题在于那些有价值的新作如何收集、保存、去伪存真,最终成为历史的文化瑰宝。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使人大开眼界,其布局的系统、展况的大气、选编的雅致、内容的精粹,使人流连忘返,不由不赞叹其主办者的眼光、品位及付出的大量艰辛细致的劳动。“尺翰”的本意是信函,它所涵盖的范围已经远远不止家书系列,譬如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甚至恋人之间都会有大量的有价值有品位的通信记录,譬如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既是事业的同伴,又是私人的好友,他们频繁的通信以政治、经济、哲学等话题成为主要内容,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见证了他们无私的友谊,而马克思在婚前给燕妮的信却充满了温馨和浪漫,为马克思的生活提供了现实的注释。在中国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这类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俯拾皆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挖掘不止而又取之不尽的文化富矿。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时呈网状结构,书信交往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有趣的复杂局面,如家人之间或同学之间会就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产生一些不同观点的讨论,要把某些问题理顺,无异于一个个系统工程。所以本人窃以为“尺翰之美”的展览,将来可能不仅只是中国传统家书展,还可能衍生出中国友人书信展,更或是中国现代情书展等等。
综上所述,书信的文化研究工作是一项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文化事业,也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不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应全力支持这项事业,使这项事业不断取得进展而永存于世。
2014/4/16
注:此文在《中国首届家书文化论坛》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