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成长日记
文章内容页

陈世魁:那张泛黄的照片

  • 作者:陈世魁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5-07 16:22:47
  • 被阅读0
  •   一张已经泛黄的照片,拍摄时间距今已半个多世纪,虽已有些褪色发黄,却保存完好。翻出这张老照片,宣传队队长张仁东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这张照片,是1970年初秋,我们文艺宣传队参加在开封举行的空降兵全军文艺汇演间隙,在开封铁塔前拍摄的。照片左方,是我在部队文艺宣传队时的队长、团宣传科干事张仁东。

      我第一次见到张仁东队长,是在1968年入伍不久的初夏。当时部队在湖北省大西北的十堰二汽支左,那里的建设已处于停工状态,工地上到处堆放着建筑材料,到处耸立着粗大的水泥柱子,看不到施工的人影,只有一些工程技术人员还在石棉瓦搭成的简易房里,冒着酷暑辛勤工作。一天连队指导员通知我,团里要组织文艺宣传队,让我马上到团宣传科报到。我立刻收拾行装,赶往团部所在地到宣传科报到,第一个见到的便是宣传科干事、宣传队长张仁东。

      张仁东队长1962年毕业于济南教师进修学院文科,同年入伍当兵,已有7年多的军龄。张仁东队长身材高挑,略显瘦削,皮肤白净,一双眼睛像湖水一样清澈深邃,透着机灵和聪颖,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肢体语言丰富,说话时总带着微笑和手势,给人老成持重、沉稳睿智的印象。

      宣传队成立不久,部队奉命离开十堰,进入武汉市执行“三支两军”任务。我们团驻扎在汉口,团部设在武汉地质学校。张仁东队长带着我们宣传队住在离团部不远的一座教学楼里,整个教学楼空空荡荡,除了课桌椅什么都没有,只有不远处的学生宿舍还时不时地能见到有人出没。

      宣传队到武汉后,几乎天天都有演出,为部队演出,也为厂矿、学校、机关团体、郊区农村演出。因为部队担负支左任务的单位比较多而且分散,所以演出的邀约不断,有时一天要演出两场,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还录制过我们的几个节目。

      队长是位多面手的奇才,我入伍前很少见过如此的多才多艺的人。三十多人的宣传队,颇有乌兰牧骑的味道,人人要做多面手。我们队长张仁东几乎可誉之为全才,除了能编写节目之外,乐器精通好多种,小号、圆号、拉管号,杨琴、木琴、手风琴、二胡、京胡、梆子胡,队里所有的乐器,没有他不会的,且样样做到精致谙练。我不禁感叹,部队竟有如此优秀的奇才!队长要求我们每人要学会至少一样乐器,做到一专多能。我因为入伍前吹过竹笛,所以除了演奏竹笛外,又选择了单簧管,不久就能为节目伴奏了,挺有成就感。

      队长性格温和,脸上从不失笑意,是个爱兵的好领导,对刚刚接触文艺宣传的战士,视如兄弟,关爱有加。宣传队里新战士占多数,大多第一次接触文艺宣传,有时也不免出错。有一次在武汉以北的隋县演出,报幕的山东新兵竟把“器乐合奏芭蕾舞剧白毛女选曲”报成了:下面请看,器乐合奏,芭毛舞剧白蕾女选曲,台上台下一片笑声!出了演出事故,当时小伙子非常沮丧,也很紧张,认为给部队丢人了,很对不起领导和战友们。虽然出了点小插曲,但队长并没有批评他,事后反倒耐心地给予鼓励,不仅精心地指导他撰写报幕词,还纠正他的地方口音,不让队员有丝毫压力,以便轻装上阵。

      队长具有很高的艺术素养,思维敏捷,有逸群之才,对文艺有独到的见解和能力。我们这支文艺宣传队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除了在武汉的演出活动外,也去过广水、丹江口、随县和鄂西北的郧县、郧西县,还去过河南的开封、许昌等地,演出了百余场。有一次还和湖北省歌舞团同台演出,我们有的队员对他们表演的古筝独奏《春江花月夜》颇有微词,说什么“矫揉造作”“软弱无力”“故弄玄虚”,对此张仁东队长意味深长地说了句“你们还不懂呵,这才是真正的的艺术”……

      在排练歌舞《红军不怕远征难》时,队长表现出极高的文化底蕴和文艺才能,对文艺节目有独到的见解和编排,总有一些突发奇想的妙招,有出人意料之举,令我们佩服不已。一开始我们按过去宣传队演出的表演唱的形式去复排,只想精益求精,把动作排得更刚劲,更整齐就行了。可张仁东队长看了几次的排练,感觉热闹有余而情感不足,缺乏打动人心的东西。于是队长决定对这个节目动大手术,使节目语言更丰富,信息量更大,情感更浓烈。在节目中增加了朗诵、对白,植入了一些长征途中艰难跋涉、互帮互助、告別牺牲战友等情节,使其内涵、感情色彩更加丰满,节目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团里首长审查的给予很高的评价。能把一个革命歌曲的表演唱演绎得如此生动感人,既大气磅礴,又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确实体现了队长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文化底蕴。

      还有一个是情景微话剧《着陆场上》,更是展现了他的文艺才能和独到创意,有令人想不到的巧妙立意,表现出非常深厚的艺术底蕴。在空降兵部队里流传着这样的话:机场上尿多(紧张),飞机上汗多(闷热),着陆场话多(兴奋)。队长就抓住这个“话多”去挖掘,体现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兵龄、不同方言人物特点,颇具喜剧色。同时把我第一次跳伞崴脚的情节写了进去,写了战友们如何问侯,如何关心,自己如何表示决心,目的是想体现战友们关心、爱护、体贴的情感,给节目增添了温馨的情感色彩。这个小剧,队长独出心裁,编排新颖,频出妙招:专门挑选了来自四川、山东、河南、广东等不同省份的战士出演,要求所有演员都使用自己地道的方言本色表演,有很浓的生活气息,演出效果非常轰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队长是位有人情味的人,对队员关怀备至,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我们宣传队有一位战友,多才多艺,是队里的骨干,担起了队里的大梁。但因为离开连队,年终评五好战士没他的份。队长张仁东有些愤愤不平,跑到团政治处为他力争,多优秀,多出力,多重要的说了一大堆。因为评选己结束,无法再补评,后来在团党委会上决定给他记三等功一次,报上级批准。批下来那一天,队长还不依不饶呢!

      队长是我的偶像,他为人热情,待人友善,前后多年的宣传队从没对任何人发过火,动过气。他对工作尽心尽责,一丝不苟,对每个节目都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特别是他的人格魅力,艺术造诣,厚重学养,灵动的思维,处事敏捷,都是我学习的榜样。队长是我敬重的老兵,是我崇拜的长者,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把他看作是我的老师,我的兄长。在他身上,我学到了做人的理念,学会做事的态度。自1975年底我转业后再也没有能见到这位老首长,实为此生的一大憾事。

    【审核人:雨祺】

        标题:陈世魁:那张泛黄的照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chengchangwenzhang/1813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