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杂文精选
文章内容页

黄皮人|军旅缘 战友情

  • 作者:黄皮人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6-15 19:29:23
  • 被阅读0
  •   来自- 北京

      军旅缘 战友情黄皮人

      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我,赶紧安排去秦皇岛,并于数月前就将时间定在了今年五一之后。启程那日又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此行要重返军营,探旧址、访战友,并罗列了一大串地点和人名。

      北京周边有河北的许多知名旅游城市,比如“塞外明珠”张家口、“皇家行宫”承德,然而我与夫人唯独对秦皇岛情有独钟。毫不夸张地说,居住北京40多年以来,我们几乎每年都要打卡秦皇岛。但是,那绝对都在盛夏时节,因为浩瀚的大海能够有效地稀释酷暑的热度。5月份去秦皇岛,而且还带有明确的任务,唯有此次。

      兴许是年龄大的缘故吧,近几年夫人特别喜欢怀旧,尤其心心念念的是秦皇岛。我不止一次讪笑地说:“你这是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虽然有取笑之意,但是我内心的想法其实与夫人不谋而合,因为我们都有过相同的经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夫人走进了军营,那是从千里之外的山东来到了秦皇岛的大山深处。因为这里有一大批军工企业,军事机构,这其中就有海军四零八野战医院。当年,美苏妄想称霸全球,将矛头对准了中国,为了应对战争威胁,我国政府实施了战略大转移,这就是对中国历史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三线建设”。

      夫人是幸运的,年方18岁参加工作就投身于革命的大熔炉,成为“三线建设”背景下四零八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在这里,她仅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了由学生到军人角色的转换;在这里,她又用10年的时间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军中战歌。夫人热爱自己的检验专业和工作岗位,更热爱哺育她成长的土地以及朝夕相处的战友们。如果不是因为后来我走进了她的生活,或许她会在秦皇岛安家落户,用毕生书写圆满的军旅生涯。

      然而,缘分这玩艺儿有时看似偶然,实则存在于必然之中,我的境况与夫人如出一辙。八十年代初,我由千里之外的哈尔滨走出校门,来到秦皇岛海军某部报到,实现了由学生到军人的角色转换。在秦皇岛我与夫人相识,在四零八医院共同组建了家庭,从此我俩的人生轨迹与这座城市、与这所医院结下了姻缘。

      不久,我所在的部队要搬迁至南方的海滨城市湛江,当时我们的孩子刚满一周岁,两地分居有许多生活上的困难。为此,夫人调入了我们部队门诊部。再后来,我们转业回到北京,这里距离秦皇岛300公里。此后,在长达近40年的时间里,距离不仅没有阻隔两地的疏远,相反,却越来越拉近了情感的慰藉。

      我深知在夫人心里,秦皇岛是第二故乡,毕竟这里是她踏入社会的第一站,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留在了火热的军营。去秦皇岛就像回娘家,这是夫人的口头禅,这么多年以来究竟“回娘家”多少次没有统计过,但我们充分享受了往返穿行在两个城市之间的乐趣。

      曾经感受过昨日缓慢如牛的绿皮火车和如今一日千里的高速列车。

      曾经体验过昨日拥挤不堪的客运大巴和如今说走就走的自驾旅游。

      曾经见证了昨日颠簸难行的沙石小道和如今宽敞平坦的高速公路。

      此行,从北京驱车出发,不足4个小时抵达秦皇岛,昔日无论何种交通方式,至少需要7个小时。

      在秦皇岛市区,夫人与另外两个闺蜜相约同行,她俩分别来自天津和锦州,昔日是一个军营的战友,在一起相处10年。由市区前往深山,沿着蜿蜒曲折的柏油路迤逦而行,我不由想起了当年乘坐公交车走这条路的情形。那是与夫人初次见面,她从市区带我去四零八医院,道路坑坑洼洼,泥淖难行。

      如果不是夫人提示,我几乎驾车从四零八医院门前急驶而过,因为没有任何标志,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路。从车上下来,我几乎辨认不出昔日的模样,这里空空荡荡,旷无人烟。自从与夫人相识并结婚以后,我曾数次来过这里,对周边的环境也十分熟悉。

      当年,四零八医院是远近闻名的综合医院,承担着河北、辽宁诸多驻军部队的医疗救治任务,前来就医的不仅有军人,而且还有附近的老百姓。加之医院大门前是一处广场,设有公交车站、农贸集市和商业网点,因而这里昼夜聚集了许多人,热闹非凡,真可谓门庭若市。

      然而,由于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的许多“三线单位”都搬迁走了,四零八医院也早已搬到了秦皇岛市区,面向社会服务。来时我们心想,即便人员全走了,但旧址应该还在,我们希望从留存的、熟悉的院落、楼房找寻流逝的时光,青春的印迹。

      眼前的景物令我们大失所望,心底凄凉。院子的大门被两扇厚实的铁门拦住,一把粗壮的铁锁将大门栓牢,显然无人看管,外人不得入内。透过缝隙往里看去,杂草丛生,楼房破损,一片残垣断壁。夫人,以及一同前来的两个姐妹边看边摇头边叨唠:完了,军营没了。就像被母亲遗弃的孩子,三人神情极为沮丧,委屈。

      此时,我满脑子想到的是第一次来这里的情形,与现实的反差实在太大了。无需遮遮掩掩,那时我年轻,审美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年轻的异性身上。记得我跟在夫人身后,从进入四零八医院大门到走进女生护士大楼,见得最多的是美女。要知道,我们部队男同胞多,这里女同胞多,简直就是女儿国,这是留在记忆中最深的印象。

      当然,时过境迁,什么年龄段考虑什么事情,我感慨沧海桑田,岁月不饶人。一方面,我身边三位昔日的美女转眼变成了如今的大妈;另一方面,我心里也有些许失落感,昔日美女如云,今日空空如也。我默默地念叨着: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临离开时,夫人依依惜别,口中念念有词: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以后恐怕再也不会重返军营了。我和另外两个同行人心里酸溜溜的,一路无语。

      返回市区,汽车直接进入原四零八医院离退休军人干休所,这里一座座庭院宽敞整洁,一排排楼房错落有致。院子中心有一处健身广场,有人在下象棋,有人在散步,有人在玩体育器械。见我们从车上下来,立即有人认出了我们,一时间所有的人都停止了运动,将我们团团围了起来。

      这场景真是温暖、温馨、温情,都是年逾古稀之人,全然顾不上矜持、礼节,管它男人、女人,冲上前就是拥抱。这就是战友,即便10年、20年,甚至半个世纪相别离,只要一见面就是亲人,情真意切!一阵激动,一阵寒暄之后,开始有人牵着我们往他家去。一群人走了一家又一家,说不完的当年事,聊不尽的心里话。

      最令人感动的是夫人见到她的师傅,在她师傅家里,两人不仅久久拥抱,而且喜极而泣。松开手,说上两句话,又拥抱,又流泪,如此反复多次,连说话都带着颤音。这是一种什么感情啊,难得一见,倒使我想起了一句古语:“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可不是吗?师傅今年92岁,就像一位慈母,拉着夫人的手说着亲热话。

      夫人动情地说,我从当兵开始,就跟在师傅身边,师傅就像母亲一样关爱我。即便后来我在北京,师傅也去看过我两次,一次是在我家,一次是在我单位。

      将近中午,我们准备离开,谁知师傅执意要请我们吃饭。这真是出乎我们的意外,原本我们也有此意,但考虑师傅年龄大,唯恐不方便。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我们打算做东。然而,师傅说:“你们到我家,就得听我的。”于是,师傅,叫来她的大闺女和二闺女,特地让她俩开车载着她,去外面的酒店聚餐。

      这是一家非常有名的饺子馆,北方人素有一种习俗,“迎客的饺子送客的面”,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诚意。不仅如此,师傅安排了满满一桌菜,都是美味佳肴。师傅是四川人,一辈子就爱吃大米饭,席间一碗饭仅吃了五分之一,剩余的被我这个同样爱吃大米饭的湖北人全都消灭光了。

      整个中午,师傅一直端坐着,陪伴我们,情绪始终处在振奋中。要知道,师傅92岁高龄啦!我的老妈也是92岁,今年春节我回家,老人不仅不参加全家在外聚会,而且即便在家吃饭也是一人坐在一旁。说,人老了,坐不住。面对师傅,我有一种冲动,真想放开歌喉,大声高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军旅缘,战友情,此番秦皇岛之行,虽有军营旧址未能造访之遗憾,但也有战友深情相待之惊喜。

    【审核人:站长】

        标题:黄皮人|军旅缘 战友情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7928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