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感悟
文章内容页

随笔||忏悔中的怀念

  • 作者:张三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10-31 00:05:06
  • 被阅读0
  •   感人的文章留给人们的记忆是深远的。

      我在学生时代和教学生涯中,一直偏爱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来读到史铁生先生的《秋天的怀念》 ,感觉灵魂深处又一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先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兼颂母爱的文章。作者用一行行质朴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母亲在世时的情景,字里行间蕴含着失去母亲以后,才对母爱有了深刻的理解,才对自己的不当言行有了彻底悔悟的忏悔之情。用心品读这篇文章,不难发现,作者是在忏悔中怀念,在怀念中忏悔,虽然文章篇幅不长,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的前半部分是这样写的:“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这段文字中写“我”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砸玻璃,摔东西,意在表明那时的“我”只顾自己肆意发泄满腔的怨愤,完全不顾母亲的内心感受。更没有考虑过一个双腿瘫痪,极度郁闷,极度烦躁,极度痛苦的儿子,会给母亲增加多少心事,增添多少烦忧。面对受命运折磨而暴怒无常的儿子,母亲也万般无奈,她只有“悄悄地躲出去”。这个细节描写表明了母亲对儿子脾气暴怒无常的理解与同情,宽容与心疼。在母亲看来,儿子想发泄就让他发泄吧,或许发泄一下,儿子痛苦烦躁的心情会变得好一些。这是这位无奈的母亲最希望看到的。“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当时母亲非常复杂的心情:虽然悄悄地躲了出去,但又不敢躲得太远,因为心中还时刻担心儿子有什么过激行为,或者有什么闪失,甚至还担心儿子有轻生的念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细节描写,表明了作者在母亲去世以后,才真正体会到做一个母亲有多难,何况是做一个双腿瘫痪的残疾孩子的母亲。作者在怀念母亲时写出的这些文字,难道不是一种深深的自责,深深的忏悔吗?“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作者描写母亲,善于巧妙地抓住细节。这个细节描写表明,母亲心疼双腿瘫痪的儿子,却又万般无奈;心中装满了苦水,却又无人诉说。只好偷偷地流泪,独自地忍受着命运的折磨。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这些文字的深处,暗含了作者多少懊悔,多少伤悲,恐怕是除了作者,谁都很难有切身的体会。

      第一自然段的后半部分这样写到:“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里所写的“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看似闲笔,可仔细体会一下,你会懂得,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母亲原本是一个有喜欢养花生活情趣的人,可是,由于“我”的双腿瘫痪,给母亲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更加忙碌和劳累,还有精神上的痛苦和烦忧,她哪里还有那份闲情逸致去侍弄花花草草呢?最让作者懊悔的是,当母亲为了让他散散心,想推他去北海看花时,他不仅不顺从母亲,说:“不,我不去!”而且还说出了对生活绝望的话:“我可活什么劲儿!”深深地刺痛了母亲的心!面对失去生活信心的儿子,文中用“扑”和“抓”传神地刻画了母亲对绝望中的儿子的无比心疼和担心;用“忍住哭声”把一个尝尽了人间悲苦,受尽了生活折磨,但为了给儿子以生活的勇气,又不得不强打精神安慰儿子的无比痛苦的母亲,抒写到了极致。母亲的一句:“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的劝慰,暗含了这位母亲在艰难的生活中,多少的辛酸、苦痛和无奈啊!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写到“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简短的一段话,写出了重病在身的母亲强忍着病痛,一直瞒着儿子,不愿给本就心烦的儿子再增加精神负担,增添心事。这种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对于后来才知道母亲病情的“我”,特别是对于一直在母亲面前表现出痛苦、烦躁、暴怒无常的“我”来说,心中该是何等的内疚,何等的难过,何等的痛心啊!

      文章的第三自然段重点写了母亲想带“我”去北海看菊花的情景。作者通过描写“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让一个饱经风霜,日夜操劳,面黄肌瘦,身体羸弱,却还心心念念地想让儿子有个好心情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通过描写“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生动地刻画了母亲在看到儿子一向烦躁的心情终于有了点儿好转,答应跟着她一起去北海看菊花时,而喜出望外万分激动的心情。作者描写这些,意在表明,在母亲的心里,儿子是她生命的全部,儿子高兴她就高兴,儿子痛苦她就痛苦。这种母子连心的爱,是何等朴素,却又何等伟大啊!恨只恨,这一切,“我”当时却一点儿也没有体悟到。相对于母亲亲切而又温和的絮絮叨叨,儿子的话语却是那么的简单,那么的冷淡,那么的没有温情,如“什么时候?”;甚至话语中还带着反感的情绪,如“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这些文字的表述,不难看出,作者在怀念母亲时,对过去自己的不当言行,充满了懊悔,充满了自责,充满了伤痛。

      文章的第四第五第六三个自然段,作者用简洁而平静的文字叙写了母亲的病重、牵挂和离世。文中只是简单的写到“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等字句。没写伤悲,没写痛哭,没写眼泪。在清淡如水,深邃似海的表述中,字里行间蕴含着无尽的哀痛。文章在这里好像是留下了大片大片的空白,让人深思,让人遐想,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个悲恸欲绝,伤心至极,欲哭无泪,呆呆地坐在轮椅上像一尊雕塑的史铁生先生!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写到“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懂母亲,就是“要好好儿活”。这是“我”努力抚平心中忏悔之痛的最佳选择!是对母亲在天之灵的最大安慰!是对一生艰难,疼“我”爱“我”的母亲,最深切的怀念!

    【审核人:雨祺】

        标题:随笔||忏悔中的怀念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anwu/11054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