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中学作文
文章内容页

特殊的师兄弟情义

  • 作者:耿彪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1-09-19 17:31:27
  • 被阅读0
  •   (回忆我在清华园生活的片段)

      ——暨二十世纪1996年春3月清华往事之

      我与杨昭、杨聿、杨兰兄弟三人的情义

      岁月如流,往事云烟。夕阳暮色,残阳似血。清風若梦,回眸如澜。每每想起大师兄杨昭、二师兄杨聿,小师妹杨兰、大师兄颜晔、八师兄刘涌几个人自己便心潮澎湃、气血潮涌,那是一段尘封久远的青春年代往事回忆。遥远的三十五年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初期”,在二十世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即1986年)——九十年代(到1998年)“改革开放年代”时候,也就是那个久远的、久远的“计划经济”时代初期到中后期里边。那个久远的不能再久远的“青春年代” 里边,发生的人与人之间“最纯真” “最天然”的情感故事。

      因为,我们师兄弟几个人加上后来颜晔都是气味相投、爱好相通、心情相似、性格相近。尤其是大师兄杨昭(首位师兄)、二师兄杨聿二人与我本人气味相同、习性相似、性格相近、爱好相通。

      在二十世纪(上个世纪)整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里边(从1986年5月到1998年11月止),我们师兄弟几个人针对各种散文、小说、诗歌、文言文、古诗词、品茶、武术上,曾经深入地交流和探讨了十八年之久。尤其针对各种近代与现代诗歌各个流派的特点与写作风格互相学习,深入地探讨交流可以说是真可谓达到了极致和狂热的地步。

      尤其是针对“朦胧派诗歌”与新兴起的“散文诗歌”进行过激烈的大量讨论和交流。我们通过大量信件(毎一年都会有近一百封信件)往来、交流、探讨、互相学习补短板,共同畅谈天下风云、朝代更迭、历史变革、可以说说不尽的历史话题,讲述不尽的朝代兴衰与无不论述的题目。

      也许,“朦胧派”诗歌的极大魅力下的意境与抽象、意象思维,让我本人和大师兄杨昭、二师兄杨聿、大师兄颜晔、四师兄刘永一、九师兄张煜、七师兄张强、大师妹叶小慧(颜晔女友)、小师妹杨兰、三师兄孙锐、老友白立晨等众人成为了千里、万里之外的“好哥儿们”。这种“纯真”的不带任何铜臭与利益的关系,是真正哥儿们式的纯洁友谊。

      这里特别说明的一点大师兄杨昭、二师兄杨聿、小师妹杨兰是一家人,亲哥仨一直居住于北京海淀区人士,是那种祖祖辈辈居住于北京的地地道道纯粹“北京人”。

      杨氏家族从清朝道光年间便居住于东城区铁狮子胡同里,民囯时期因其爷爷更换房产改居住于清华大学西校门(即清华西路)马路对过小区(即颐和园东侧树林里)里边,与清华大学西校门形成了南北约二百米(即西校门到杨昭家的距离)的方向。

      一直居住到第三代杨昭这个时代(ー直居住到1998年11月25号为止),至于1998年11月份以后由于哥仨个人已经“出国留学”便不得而知了,虽说后来杨昭从日本横滨市来过一封挂号信,但是只是说明了他已经拿到了绿卡已经定居于横滨市了。

      由于从11月25号以后没有任何信件往来,便无从知道这亲哥仨个人回没回来过,是不是还居住于其爷爷的民国时期老宅子里边。

      其实呀他和四师兄刘永一一样定居国外,只是四师兄刘永一去了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市,在留学澳大利亚堪培拉期间曾经来过信件,虽说这两封信件早已经烟波浩渺了,可是信件上的邮票还留在了我的集邮册里边,同时还有大师兄杨昭在日本横滨市来的挂号信的邮票,同时还有二师兄杨聿、大师兄颜晔、九师兄张煜、七师兄张强、大师妹叶小慧(颜晔女友)留学法国期间邮来的信件上的邮票,虽说这些尘封三十年的古老信件早已经消失于历史的云雾中,但是信件上的邮票却遗留了下来成为历史上兄弟情义的见证了。

      在我尘封三十年永久的集邮册里边,还有几位(九位)上海好朋友留学英国伦敦与其它城市信件上的邮票,这些来往信件上邮票印有英国女王头像印。

      从古老的洮南府(当时是洮安县时代)以大S弧线形状跨越内蒙、吉林、辽宁、天津市再进入京师“北京市”,这一千两百公里的距离上超越了时空与星空的距离概念。杨昭、杨聿、杨兰成为了与我通信达十八年之久的好哥们兼亲师兄师弟,先后在北京有过两次见面聚会的机会,虽说时间上短暂互相之间还拍摄了合影的相片,这也成为了我们在那个青春年代的永远纪念了。

      当年我们师兄师弟头ー次见面,那是在省城长春市第一汽车城的招待宾馆,当时他们汽车系团队正在参观一汽集团,后来我与他们一行人返回到北京市校园内。当年是陈東萍老师(汽车系讲师),严复之老师(哲学系讲师)、好哥们颜晔、杨昭、杨聿、刘永一、张煜、张强首次聚会于汽车之城,这也是我本人一生之中第一次进入省会城市长春市,并且进行了为期五天六夜的长春——北京首次会友之旅。

      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20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的九十年代初期,也就形成了以前写过的那一篇纪实《水木清华兄弟情》的文章。

      后来,于1996年3月应杨邵愈教授和学生协会的热情邀请,拿着邮寄来的红彤彤邀请函二次进入京师首都北京市,一块“聚会”并且住宿于清华大学校园内部的学生寝室。同时也就有了《我与天津煎饼馃子的故事》《鸡蛋问题与石刹海的老字号烤肉季》《忆水木清华》《先有鸡先有蛋》《荷塘月色》《北京烤鸭的故事》《一杯日本清酒》几篇纪实文章的亲身经历了。这一份纯真的哥们儿感情,尤其是在上个世纪那个久远的不能再久远的“纯真年代”里边,尤其显得十分珍贵的是哥儿们的真挚感情却难以忘怀。

      这里必须要最先说明一点好哥们杨昭,那可是我的诗歌上的好老师和好哥们儿,他本人在二十世纪整个八十年代(尤其是20世纪1986年—1989年)里边,那可是著名的校园“学者大诗人”,在校园诗歌写作上可以与舒婷、北岛、青鸟、林莽等人相匹敌。当年,大师兄杨昭写作的大量诗歌、散文、小说在省级、国家级期刊上没少刊登发表,可是整个八十年代里边新兴“校园诗歌”的领军人物。

      在当年那个久远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里边,一大批“五讲四美三热爱”类型的校园“朦胧派诗人”,在那个久远的不能再久远的计划经济时代里边新兴校园诗人“异军”突起。

      就犹如下山的洪水猛兽一样,冲击着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坛”,引领了当时改革开放初期一个时代的诗歌散文的“新诗潮”的主潮流。

      因为,现代诗歌体系中的“散文诗”“朦胧诗”,一直是一盘散沙式地方主义色彩浓厚风格。从京韵京味浓重琢字琢句风格,到黄河流域黄土风沙特色浓重的乡土气息的,从山东齐鲁古韵风味走进河南中原古地豫式特点的风格,再到飞跃长江的江南特色、海洋风采的新兴诗歌抽象的思维风格,可以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的新兴起来的新诗潮地方主义色彩浓重。

      从上个世纪民国时期的二十、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从欧洲进入中国古老的土地之上。近代、现代散文诗歌与朦胧诗歌一直是黙黙无声的写作风格,一直到了二十世纪的1984年才开始流行于各个大专院校,逐渐形成了一股强盛的气流袭卷了全国的大学校园,可以正确的说是改革开放之后才诞生的“新诗歌”新流派,引领着“新体系现代诗歌”的主导的新潮流!

      就好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上流行的“牛仔裤”“大喇叭筒裤”“小白皮鞋”“大蛤蟆镜”一样,成为了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里边社会青年人的代名词,主要的新兴起来的新潮流、特色流行风。

    【审核人:站长】

        标题:特殊的师兄弟情义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zhongxuezuowen/317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