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校园趣事
文章内容页

川西高原何其美

  • 作者:逸鸿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5-31 20:03:04
  • 被阅读0
  •   从色达出来,我们一路向南,希望尽快到达大名鼎鼎的318国道。

      我们过翁达,经炉霍,再过道孚,到达了八美镇。这里有惠远寺,还有一个远眺亚拉雪山的观景台。

      高原就是这样,在没有突兀耸立的大山时,人们更愿意住的高一点,这样离神或许近一点,更可以俯视自己的田野和庄稼。这里海拔已达3630公尺。

      这里向东,可以回到丹巴,向南就是318国道了。

      沿着248国道,继续向前,又到了一个大草原。这里是318国道旅行者必到的打卡地——塔公草原。

      “塔公”,藏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塔公草原观景台海拔3750米,观景视角360度,正面是海拔5820米的亚拉雪山和甘孜州最著名的草原——塔公草原,俯瞰木雅金塔全貌,背后是立曲河蜿蜒的峡谷风光,蔚为壮观,是此生必驾318的必到景点之一。

      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萨迦派(花教)寺庙。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几经维修,寺庙建筑宏伟壮观。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是主大殿,为汉藏建筑风格结合,下部为传统藏式石砌墙体,上部为汉式歇山屋顶。殿内主供佛祖释迦牟尼萨迦派大师萨软·贡嘎宁波塑像。二是凡寺庙必设的护法殿,殿内森严,内供护法神像。三是“觉卧佛”殿。庐殿供奉传为唐代文成公主入藏时随身携带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寺内的重要文物,镇寺之宝,在甘孜州信教群众中有崇高名望。四是塔殿,主供“志托”塔(汉名成就塔)。据传塔内装藏有极具法力的檀香木法杖,该塔同为寺庙镇寺之宝。五为转经廊。寺庙转经廊共有二处:一处是围绕塔殿一周的小转经廊;另一处是围绕整修寺庙(包括塔林在内)的大转经廊。无论早晚,均有当地牧民或是其他地方的朝圣者,口念嘛尼经,手转“东科”,沿顺时针方向转经。六是“扎空”(即僧房),大殿左右两侧分别建有两幢极具特色的藏式“崩空”式建筑,专供寺庙僧人居住。七是莲花生殿。该殿与“塔殿”相对衬,另立于寺庙前右方,内供莲花生大师佛像。八是在主大殿右侧的喇让建筑中,新塑了一尊10余米高的千手观音镀金巨幅铜像,堪称“康巴一绝”。塑像工艺美观,造型生动。每年藏历的6月6日至17日的护法盛会期间,举行寺庙“羌姆”(神舞)活动,前去观光者络绎不绝。

      由于寺内塔殿中所供奉的“志托”塔极富传奇色彩,而且传说该寺是在该塔的基础上所建,故寺庙名称亦以塔殿中“志托塔”命名,称之为“志托桑珠林”(意为一见解脱寺)。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的高僧大德和施主们纷纷来寺修塔,在寺庙左面的一块空地上形成一片塔林,数目达100余座。其中以东方白塔、南方黄塔、西方红塔、北方绿塔最为著名。塔林气势宏大,庄严肃穆,蔚为壮观。

      可惜的是,在塔公寺的一侧新建了一些现代建筑,也许有利于当地的生活,但对整个景观却是一种人为的难以挽回的破坏。

      亚拉雪山是康巴地区有名的大雪山之一,同时它又是著名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里记载的藏区四大神山之一。藏族古籍《神山志易入解脱之道》记载,亚拉雪山为“第二香巴拉”。所谓香巴拉,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是虚幻的。“第二香巴拉”则是真实的,就在我们的眼前。

      亚拉雪山位于道孚县东南与康定县交界处,海拔5820米,山顶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能看见亚拉雪山的雪峰,是你的好福气。我们在八美镇看亚拉雪山,呈皇冠形状;在塔公草原呈花瓣簇拥的莲花宝座形状;在它的正西方农戈山上看见的亚拉雪山,则是端坐的弥勒佛,形象十分逼真。每逢良辰吉日,亚拉雪山端坐于蓝天之下,升起一朵蘑菇状的白云,犹如祭祀的轻烟。由于亚拉雪山十分有灵气,又为藏族大英雄格萨尔王所看重,因而历代是惠远寺和周边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看奔走的行云,看遗漏的阳光,看远处的雪山,看潺潺的河流,真令人心旷神怡……不想挪动脚步了。

      想到一首歌:高原风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318国道离这里有33公里,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来看一眼,真不亏。

      我们的目标近了,前面就是新都桥。

      磨蹭了半天,擦黑时光,我们进驻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新都桥。这里是318国道的重镇之一。

    【审核人:站长】

        标题:川西高原何其美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xiaoyuanqushi/17461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