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孟珏
《山海经·西次三经》载:“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hē)鸟兽则死,蠚木则枯。”词典解释:蠚:蜇(zhē),就是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牲畜。这段话是说:昆仑山上有叫作钦原的毒鸟,样子像蜜蜂,体型却如鸳鸯一般大小。鸟兽若是被它蛰了,会立即死亡,即便是草木,被它蛰了也会迅速枯萎。
词典是按普通话来解释的“蠚”字,就说成是“蜇”。现在在文章中我们也能看见这一类的话:“他昨天被蜜蜂蜇了一下。”“被蝎子蜇了可不得了!”而我们的方言中却与普通话不同,没有“蜇”这个音,用尖刺刺这种意思被说成“掬”(jū),如:“他遭蜂子掬了,肿起好大一个包哦!”“你动不动就乱噘人,谨防我拿针掬你嘴巴!”
其实,我们的方言中也有“蠚”这个音,但意思不是用一根毒刺(尖刺)去刺,而是用很多细毛般的微刺去伤人皮肤,说成“蠚人”。年龄稍大、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乡下有些小虫子和某些植物都会蠚人。
方言称之为“瓦虱子”的当年比较常见。那是一种讨厌又可怕的小毛毛虫,半寸多长,灰褐色,贴在房屋的瓦下面生长。三伏天,烈日将瓦晒烫了,它就会往下掉。那时的房屋一般都没有望板,不知什么时候,瓦虱子就从头顶掉下来,落在人皮肤上,人立即会感到如挨了烙铁一般,火辣火燎地疼,还会红肿一大块。在野外,大家感到最可怕的是被我们方言称作“蠚辣子”的绿色肉虫,长约寸许,虫体两头长有几个像角一样的突起,上面长着许多橘黄色细毛。它爱生长在桐子树等树叶上,若人在树下过,皮肤挨到它了,立即就会剧痛红肿,极度痛苦。这些虫子的细毛,其实就是细微的毒刺,人的皮肤接触到,就会遭殃。
蠚人的植物比较多,很多野草都蠚人,甚至说成熟的玉米叶、芭茅叶子也蠚人。但这种“蠚”,没有毒,只是人的皮肤表面被其叶子边沿划伤,有点痛感而已。植物界因“蠚人”而恶名昭著的是“蠚麻”。我们方言所说的“蠚麻”正规名称叫“荨麻”,古籍中早有记载。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七云:“川峡间有一种恶草,罗生于野,土人呼为蠚麻,其枝叶拂人肌肉,即成疮疱,浸淫渍烂,久不能愈。”现代作家李劼人《天魔舞》第三章写道:“就只看见那样毛绒的份量,已感到全身肌肤好似沾染了蠚麻样那种火辣辣的不好受。”流沙河的《书鱼知小》也有写道:“蠚麻,草本,生在墙角,林边,瓦砾场,垃圾堆上。根部抽出蔓茎,匍匐地面延伸。蔓茎和叶片上有螫毛,触之痛楚不堪,立即红肿。”的确,早年间蠚麻在乡野间较为常见,甚至有些房屋院落边就有。丛生,两三尺高,其叶子小孩手掌大小,一头圆,一头尖,上面长着许多尖刺般的细毛,若人的皮肤挨到,那可就惨了。当年的农村人不少都遭蠚麻蠚过,至少从小就被大人反复告诫:千万莫去摸蠚麻。
多年前曾听到一个有关蠚麻的故事:当年张献忠入川,在山野间拉屎没草纸,只得随便扯一把身边的草叶来揩屁股,谁知他扯到了蠚麻叶,弄得屁股和手都刺痛难忍。于是张献忠非常恼怒,痛恨四川的草都如此可恶,发誓要杀尽四川人。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当不得真的。
其实,这恶草也有用处。蠚麻的嫩叶水焯后可以食用,虽有毒,但煮沸后毒素会被化解。广安乡间有的人家将蠚麻嫩叶焯水后切细,用来煮粗豆腐(没过渣的豆腐),我曾吃过,有一股清香,味道还不错。也曾在草药摊上看到新鲜的蠚麻,用来祛风湿。编辑:卢泠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