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园七百六十年春天,杜甫拄着拐杖,穿着破旧的单衣,独自步行十余里,来到武侯的祠堂。在相距五百二十六年之后,与心目中景仰的伟人隔空相望,泪湿衣裳。虽然两人,一个开基立业,功成名就,一个穷困潦倒,壮志未酬;但有一点两人又是相通的,那就是都有一颗立德立功,报国忧民的心胸。诸葛亮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建树,而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
只不过天意弄人,杜甫虽出身名门,“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却两次应试不第,寓居长安,凭借献诗作赋才博得一个小官。可他的心中仍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不肯在世俗的浮华中消沉颓丧。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总有积极出仕,报国安民的之志。只是战乱平地起,国难骤雨急。在安禄山攻破长安之后,一个瘦弱文静无权无势的文人,又何以力挽狂然,救国救民。除了颠沛流离,除了用一支秃笔来抒写内心的愤激,再就是无可奈何深深叹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沉沉的忧愤,稀疏了诗人的花发,消瘦了诗人的韶华。当杜甫辗转流离,自剑门关进入蜀地,已是形销骨立,精神沉郁。幸好,在彭州刺史高适和西川节度使裴冕的帮助下,杜甫在浣花溪畔盖了几间草屋,开垦菜园和稻田几亩,暂时有了栖身之处。清清的溪水潺潺流淌,修竹茂密,梅树芳香。有白米可以保暖充饥,有白茅可以遮风挡雨。稻田中点点新绿,溪水中条条游鱼。这样的景色,这样的生活,让一个遭受战乱,历经落魄和颠簸的人,顿觉闲逸,倍感温馨。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有老友来访,便对饮开怀,以粗茶浊酒相待。“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无杂事缠身,便倚杖篱门,静观燕鸥相亲。那种闲逸和安稳,总算让杜甫能够沉静下来,修养身心写诗作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江畔绝句,都从诗人的心里汩汩地流出来,都在诗人的笔下勃勃地盛开。
我们第一次,从一个现实主义大师的纸墨里,嗅到了浪漫主义的气息。体味到了陶潜那样的清雅,王维那样的隐逸。可杜甫毕竟不是陶渊明,毕竟不是王右丞;他的心中仍有“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郁闷,仍有“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的悲痛。他无时不盼望着官兵收复河南河北,不盼望着唐肃宗回到长安城。那种消瘦病弱却仍旧忧国忧民的形象,被后人铭刻在了成都的草堂,令无数文人志士为之题咏,为之敬仰。
进入正门,跨过小石桥,那通堂式大廨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长长的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这副对子原本是清代顾复初题写,只可惜岁月流逝,风雨侵蚀,不见了原来的墨迹。现存的字迹,是解放后书法家邵章所题。
穿过草堂大廨,后面的诗史堂中有杜甫的黄铜塑像,朱德、陈毅、叶剑英、郭沫若的题词,挂于墙壁之上。清末名臣沈葆桢题的那副对子,“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更是将诗圣和武侯并列在一起,让人无限追忆,无限惋惜。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刘海粟、吴作人、李苦禅等国画大家,也为草堂作了许多意境深幽的“杜甫诗意画”。
北宋黄庭坚等人发起的“江西诗派”,以杜甫为宗。南宋诗人陆游,也对杜甫无限崇敬。故此清代嘉庆年间,杜甫草堂翻修之后,就将黄庭坚和陆游的塑像立于诗圣两旁,称之为“三贤堂”。足见后人对诗圣的深深怀念,无限敬仰。古代诗人能有如此之影响者,恐怕也只有杜甫一人了。为何?因为“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就应该抒发诗人的志向和理想,吐露诗人的情感和衷肠。为现实而作,为国民而歌,如此喷涌而出的才是艺术,才是诗歌。我们现在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朦胧晦涩,自我玩乐,和诗圣的作品相比,怎能称之为诗歌呢?浪费时间和纸张罢了。
出于敬重,出于怀念,后世对诗人的草堂不断翻修重建,现在已占地三百亩,堂、祠、亭、轩,搭盖了数十间。竹林葱郁,古松参天,香楠挺拔,梅树清寒。石径幽深,红墙蜿蜒,溪水潺潺,游廊回环。置身其间,有园林之清幽,有草木之清秀;若在古人的诗歌中漫步,若在古诗的意境种畅游。与瘦弱的诗人携手,在这浣花溪畔漫走。可以驻足,可以回首,可以听诗人轻轻诉说,可以和诗人坐于竹林间,畅饮黄米的浊酒。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光如箭,如轻舟飞过万重山,转眼已是一千三百年。我想,以前的草堂绝对不是这个样,只不过茅屋三五间,红梅七八棵,修竹十余行。一家数口仅可容身于白茅之下,仅能温饱于薄田之间。若是旱涝之年,则会忍受饥寒;若是狂风暴雨,则是屋漏连绵。即便茅屋为秋风所破,雨湿衣衫,布衾冰冷,娇儿恶卧,我们的诗人仍然挂念着天下的贫寒者。痴想着能有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怎样的诗歌,这是怎样的品格?潦倒落魄,却依然牵挂着黎民故国。衣不蔽体,却依然用一杆瘦瘦的毛笔,抒写着自己的胸臆,抒发着自己的忧悒。
这就是一个文人的担当,这就是一个诗人的志气。千古诗圣,不负盛名。
当现在的我们,当现在的文人墨客走进这清幽安静的草堂,内心深处是否会复活两个字,叫做“担当”?当我们瞻仰着诗圣清瘦的画像,日渐庸俗的心灵和思想,是否感觉到羞愧难当?翻开语文课本,我们的孩子仍在肆意涂鸦诗圣的形象,并且堂而皇之地展示在网络上。对历史,对圣人,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肆意践踏毫无敬仰。对先人亵渎冷漠,而又沉迷于无厘头的享乐,无节制的造作,难道这就是一个优秀民族的后人么?
看看现在的文章,读读现在的诗歌,又有几行文字是真情流露的,忧国忧民的。洋洋洒洒浩如烟海的所谓文章,只不过是无关痛痒的文字,只不过是麻痹心灵的鸡汤。互相吹捧,追利逐名,言之无物,假大而空。愧对诗圣的律诗绝句,愧对汉字的方方正正。笔尖虽比毫毛刚硬,文字却柔弱不堪,浮华平庸。国有难,而不愿为之呐喊;民有苦,而不敢为之哭诉。写作技巧满脑,华丽辞藻满腹,却不能拂去尘土,展示这世界的真面目;却不敢深入皮肤,刺中这世界的白骨。
这浣花溪畔的草堂,依旧安静地卧着。修竹苍翠,松柏参天,流水溅溅,屋舍俨然。只是诗人已经远去,空留遗像在这草堂里。那些诗篇文章虽然光芒万丈,却不能激励世人去品读去效仿。虽然游客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却感觉这草堂是寂寞的地方,听不见诗人登高而歌迎风吟唱,沉郁顿挫,字字铿锵。独自穿过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独自徘徊在竹林间的小路上,忽有圣人的诗意萦绕心头:“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人从河南巩县出发,遍游齐、赵、晋、秦,游历山水,浪迹天涯。寄居长安十年,科举不第,入仕无门,穷困潦倒,空怀一颗报国济世之心。怎奈盛世已去,战乱纷纷,身不由己,如蓬草一般随风飘落至剑门。辗转数千里,方在浣花溪畔结庐种竹,有了安生之处。虽只有短短四年,却写下诗歌二百四十余篇,与蜀地和武侯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想,在诗人贫病交加客死于湘江时,在那渺茫的江面上,在那孤独的小舟上,他定然想起了那给了他短暂安静的草堂。而现在日日安逸的我们,天天抓着大把时光,肆意挥霍的我们,又写出了怎样的文章?又如何面对那简陋破败的草堂?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园七百六十年春天,杜甫拄着拐杖,穿着破旧的单衣,独自步行十余里,来到武侯的祠堂。在相距五百二十六年之后,与心目中景仰的伟人隔空相望,泪湿衣裳。虽然两人,一个开基立业,功成名就,一个穷困潦倒,壮志未酬;但有一点两人又是相通的,那就是都有一颗立德立功,报国忧民的心胸。诸葛亮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建树,而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
只不过天意弄人,杜甫虽出身名门,“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却两次应试不第,寓居长安,凭借献诗作赋才博得一个小官。可他的心中仍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不肯在世俗的浮华中消沉颓丧。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总有积极出仕,报国安民的之志。只是战乱平地起,国难骤雨急。在安禄山攻破长安之后,一个瘦弱文静无权无势的文人,又何以力挽狂然,救国救民。除了颠沛流离,除了用一支秃笔来抒写内心的愤激,再就是无可奈何深深叹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沉沉的忧愤,稀疏了诗人的花发,消瘦了诗人的韶华。当杜甫辗转流离,自剑门关进入蜀地,已是形销骨立,精神沉郁。幸好,在彭州刺史高适和西川节度使裴冕的帮助下,杜甫在浣花溪畔盖了几间草屋,开垦菜园和稻田几亩,暂时有了栖身之处。清清的溪水潺潺流淌,修竹茂密,梅树芳香。有白米可以保暖充饥,有白茅可以遮风挡雨。稻田中点点新绿,溪水中条条游鱼。这样的景色,这样的生活,让一个遭受战乱,历经落魄和颠簸的人,顿觉闲逸,倍感温馨。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有老友来访,便对饮开怀,以粗茶浊酒相待。“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无杂事缠身,便倚杖篱门,静观燕鸥相亲。那种闲逸和安稳,总算让杜甫能够沉静下来,修养身心写诗作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江畔绝句,都从诗人的心里汩汩地流出来,都在诗人的笔下勃勃地盛开。
我们第一次,从一个现实主义大师的纸墨里,嗅到了浪漫主义的气息。体味到了陶潜那样的清雅,王维那样的隐逸。可杜甫毕竟不是陶渊明,毕竟不是王右丞;他的心中仍有“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郁闷,仍有“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的悲痛。他无时不盼望着官兵收复河南河北,不盼望着唐肃宗回到长安城。那种消瘦病弱却仍旧忧国忧民的形象,被后人铭刻在了成都的草堂,令无数文人志士为之题咏,为之敬仰。
进入正门,跨过小石桥,那通堂式大廨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长长的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这副对子原本是清代顾复初题写,只可惜岁月流逝,风雨侵蚀,不见了原来的墨迹。现存的字迹,是解放后书法家邵章所题。
穿过草堂大廨,后面的诗史堂中有杜甫的黄铜塑像,朱德、陈毅、叶剑英、郭沫若的题词,挂于墙壁之上。清末名臣沈葆桢题的那副对子,“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更是将诗圣和武侯并列在一起,让人无限追忆,无限惋惜。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刘海粟、吴作人、李苦禅等国画大家,也为草堂作了许多意境深幽的“杜甫诗意画”。
北宋黄庭坚等人发起的“江西诗派”,以杜甫为宗。南宋诗人陆游,也对杜甫无限崇敬。故此清代嘉庆年间,杜甫草堂翻修之后,就将黄庭坚和陆游的塑像立于诗圣两旁,称之为“三贤堂”。足见后人对诗圣的深深怀念,无限敬仰。古代诗人能有如此之影响者,恐怕也只有杜甫一人了。为何?因为“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就应该抒发诗人的志向和理想,吐露诗人的情感和衷肠。为现实而作,为国民而歌,如此喷涌而出的才是艺术,才是诗歌。我们现在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朦胧晦涩,自我玩乐,和诗圣的作品相比,怎能称之为诗歌呢?浪费时间和纸张罢了。
出于敬重,出于怀念,后世对诗人的草堂不断翻修重建,现在已占地三百亩,堂、祠、亭、轩,搭盖了数十间。竹林葱郁,古松参天,香楠挺拔,梅树清寒。石径幽深,红墙蜿蜒,溪水潺潺,游廊回环。置身其间,有园林之清幽,有草木之清秀;若在古人的诗歌中漫步,若在古诗的意境种畅游。与瘦弱的诗人携手,在这浣花溪畔漫走。可以驻足,可以回首,可以听诗人轻轻诉说,可以和诗人坐于竹林间,畅饮黄米的浊酒。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光如箭,如轻舟飞过万重山,转眼已是一千三百年。我想,以前的草堂绝对不是这个样,只不过茅屋三五间,红梅七八棵,修竹十余行。一家数口仅可容身于白茅之下,仅能温饱于薄田之间。若是旱涝之年,则会忍受饥寒;若是狂风暴雨,则是屋漏连绵。即便茅屋为秋风所破,雨湿衣衫,布衾冰冷,娇儿恶卧,我们的诗人仍然挂念着天下的贫寒者。痴想着能有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怎样的诗歌,这是怎样的品格?潦倒落魄,却依然牵挂着黎民故国。衣不蔽体,却依然用一杆瘦瘦的毛笔,抒写着自己的胸臆,抒发着自己的忧悒。
这就是一个文人的担当,这就是一个诗人的志气。千古诗圣,不负盛名。
当现在的我们,当现在的文人墨客走进这清幽安静的草堂,内心深处是否会复活两个字,叫做“担当”?当我们瞻仰着诗圣清瘦的画像,日渐庸俗的心灵和思想,是否感觉到羞愧难当?翻开语文课本,我们的孩子仍在肆意涂鸦诗圣的形象,并且堂而皇之地展示在网络上。对历史,对圣人,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肆意践踏毫无敬仰。对先人亵渎冷漠,而又沉迷于无厘头的享乐,无节制的造作,难道这就是一个优秀民族的后人么?
看看现在的文章,读读现在的诗歌,又有几行文字是真情流露的,忧国忧民的。洋洋洒洒浩如烟海的所谓文章,只不过是无关痛痒的文字,只不过是麻痹心灵的鸡汤。互相吹捧,追利逐名,言之无物,假大而空。愧对诗圣的律诗绝句,愧对汉字的方方正正。笔尖虽比毫毛刚硬,文字却柔弱不堪,浮华平庸。国有难,而不愿为之呐喊;民有苦,而不敢为之哭诉。写作技巧满脑,华丽辞藻满腹,却不能拂去尘土,展示这世界的真面目;却不敢深入皮肤,刺中这世界的白骨。
这浣花溪畔的草堂,依旧安静地卧着。修竹苍翠,松柏参天,流水溅溅,屋舍俨然。只是诗人已经远去,空留遗像在这草堂里。那些诗篇文章虽然光芒万丈,却不能激励世人去品读去效仿。虽然游客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却感觉这草堂是寂寞的地方,听不见诗人登高而歌迎风吟唱,沉郁顿挫,字字铿锵。独自穿过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独自徘徊在竹林间的小路上,忽有圣人的诗意萦绕心头:“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人从河南巩县出发,遍游齐、赵、晋、秦,游历山水,浪迹天涯。寄居长安十年,科举不第,入仕无门,穷困潦倒,空怀一颗报国济世之心。怎奈盛世已去,战乱纷纷,身不由己,如蓬草一般随风飘落至剑门。辗转数千里,方在浣花溪畔结庐种竹,有了安生之处。虽只有短短四年,却写下诗歌二百四十余篇,与蜀地和武侯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想,在诗人贫病交加客死于湘江时,在那渺茫的江面上,在那孤独的小舟上,他定然想起了那给了他短暂安静的草堂。而现在日日安逸的我们,天天抓着大把时光,肆意挥霍的我们,又写出了怎样的文章?又如何面对那简陋破败的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