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秋风飒飒,捎来了秋天的各种彩色信笺,红似火的枫叶、黄如金的银杏叶、黄绿相间的梧桐叶……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仿佛是一夜之间,城市的大街小巷树叶换上了彩妆,风吹叶舞,落英缤纷,带着几分自由与洒脱,还有一丝的遗憾和凄凉。
不知不觉,秋天已进入尾声,立冬不期而至,天气渐渐转凉。早晨起来,需要穿上毛衣,但中午太阳依然热情得不得了,能到二十多度左右,昼夜温差大着呢。配合着季节的变幻,人每天都忙着更衣,身上的衣服走马灯似的,脱了穿,穿了脱,不厌其烦。
大自然是奇妙的,它能掐会算赛神仙,可以精准地感知时令的转换、季节的变迁。仿佛昨天树木还绿意葱茏,今天的秋叶落进大自然的染缸里,染得树叶一半是红,一半是黄,它们夹杂在绿叶丛中,犹如开出的一朵朵耀眼夺目的花,散发着浓浓的秋韵。片片秋叶惹人醉,在秋风里欢快地舞蹈,摇曳着秋光,明媚了秋色,成了秋日里最浪漫的一道风景。
那些清洁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也是秋日落叶的“克星”,容不得地上有一片落叶。那双磨出老茧的双手拿着扫把,左一扫把,右一扫把,“唰唰唰……”忙得不亦乐乎。这些秋叶像顽皮的孩子,似乎故意在逗他们,围着扫帚转圈圈,或者风一吹,就跟着跑,或者飘到空中轻轻地飞舞,就是不进垃圾斗,它们要做自由的舞者。
在中原地带,最不缺少的是黄叶,多数树木到了秋天,落叶呈现黄色,像什么柳树、榆树、槐树、桐树,到了深秋,叶子会变成黄色,深浅不一,有深黄、暗黄、焦黄、淡黄,绿叶一旦变黄,离枯萎落下也就不远了。银杏树到了秋天,树叶一律变黄,金灿灿的,犹如挂了一树别致的金色的小扇子,在秋日的阳光下,像舞动的黄色的裙,是那样耀眼。近几年,也种植不了少枫树,每到秋天,枫叶红彤彤的一片,似一簇簇燃烧的火焰,又像举起的一面面红色的小旗帜。那红也是别出心裁,深红、枣红、大红、浅红,那一抹红在秋日的长空下,特别引人注目。
在我的眼里,每一片叶子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大大小小,精致的,粗糙的,扁的,圆的,长的,千姿百态,它们各有各的美。如果没有彩色的树叶,秋天该是多么寂寥啊!看看天,湛蓝湛蓝的,碧云天,黄叶地。秋天,本身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它是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我们欣然接受。
我喜欢秋天的落叶,遇到好看的叶子,我会把它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唯恐一不小心,树叶会被风吹跑。那像小扇子似的银杏叶,显得娇小可爱,每一片叶子都不相同,我喜欢把银杏叶夹在书本里,自己制作一个小小的书签,有着淡淡的叶子的清香味,沁人心脾。落叶,是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它的美无与伦比!
秋天的落叶,没有夏花的绚烂,却有着不屈的灵魂。它不仅仅是浪漫的化身,还有那份从内而外散发着的静谧与淡定。秋日的午后,捧一杯清茶,静立于窗前,听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任一股美妙的秋意在心间流淌。
二
秋天,是属于虫子的,它们藏身在草丛中,不知疲倦地唱着歌,生命不息,歌唱不止。仿佛只有这样才不白来人间一趟,生命才更有意义。
秋日里,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总能听到高一声低一声的虫鸣声。尤其到了深秋的夜间,天气寒凉,树叶凋零,万物悲秋,秋虫的鸣叫声也成了大自然最奇妙的和谐的音符,引起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感怀和思考。
秋虫的种类很多,像什么蟋蟀、蚂蚱、金龟子、菜青虫、飞蛾、小蜻蜓等,它们的叫声五花八门,长短不一,就像一曲轰轰烈烈的交响乐。叫得最响,声音最高亢的大概就是蟋蟀了。
蟋蟀的别名就叫秋虫,身长三厘米左右,呈现黄褐色或黑褐色,有触角,据说,甲骨文中“秋”字的原型就是一只蟋蟀。它们常栖息于砖石下、灶台底下、墙缝中、草丛里,喜欢夜间活动,生性孤僻,喜欢独立生活,因而除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蟋蟀不能容忍同伴和自己同住,一旦相遇,喜欢相斗,非要拼个你死我活。
白居易曾这样描写秋虫:“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在诗人看来,秋虫在秋夜里鸣叫,在窗下,或是在草丛里,喋喋不休地倾诉着自己的心事,让那些丈夫不在家的妇人更心生哀愁,勾起了她们思夫的情绪,那份孤独与渴望理解的心情,也许孤独的秋虫能懂。
秋虫,以鸣叫的方式,为秋天而吟。那声音凄凄切切,充满着对生命的不舍,生与死是自然的规律,谁又能左右命运的齿轮?它们用叫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用尽力气,吟唱不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欧阳修曾说:“虫声草吧,如助予之叹息。”因此,秋虫的鸣叫,在文学家眼里,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顽强的生命力。
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哪怕秋雨无情地摧残,秋虫也要为生命而高歌。我喜欢在秋天的夜里,静静地听秋虫的呢喃,就像一曲曲动听的催眠曲,伴我入眠,让我梦回童年捉蟋蟀的快乐时光。
三
秋天,是凄凉的,也是欢腾的。秋天,风声、雨声、鸟鸣声、落叶声,组成了一道秋天独有的动听歌谣。秋天的大地,就是一片广阔无边的音乐厅,从高山到平原,从乡村到城市,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天的风,吹动树叶,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落叶飘零,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化作春泥,滋润下一个生命的轮回。秋风,吹得湖水起了皱纹,一圈圈的波纹荡漾开去,惊动了水中的鱼儿,摇着尾巴逃跑了,那是一幅动态的风景画。秋风,吹开了菊花,黄的、红的、紫的、绿的,各色菊花在秋日里争奇斗艳,为秋天增添了明媚的色彩。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天的雨,总是缠缠绵绵的,不眠不休,淅淅沥沥,那定是离人伤心的泪。春去秋又走,只是相爱的人不能长相守,一季一季的守望,落得个凄凄切切,聚少离多,这相思的苦,又能向谁诉呢?也许只有秋天的雨最能懂。
秋去春来,许多候鸟要大规模地搬家,寻找生命中的诗和远方。如大雁、燕子,秋天一到,它们义无反顾地要往南飞,成群结队地去温暖的地方过冬。它们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划过长空,雁过无痕,只留下一串欢快的叫声。
秋天,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走进秋天,就能听到秋天各种奇妙的声音。“唰唰唰”“沙沙沙”“啾啾啾”“咝咝咝”……秋声悦耳,秋色满目,秋韵悠悠,让人陶醉。
四
“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逢秋悲寂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刘禹锡的笔下,秋天,是一种心境,秋天的美,要远远地胜过春天,因为秋天有一种生命历经千帆之后的成熟之美。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喜欢悲秋,他们感叹秋天的萧杀凄凉,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惆怅。也为秋天独特的美而情有独钟。最有名的莫过于写《秋声赋》的欧阳修,他当时已年过五十岁,感叹时政改革艰难,心情低落,以“悲秋”为主题,有感于秋日里草木被风摧残的悲凉,“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欧阳修借物抒怀,由物及人,抒发自己人生的苦闷与感叹。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看似无情却有情。秋如一片绚丽多姿的晚霞,用尽力量,闪耀最后的辉煌。生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草生草枯,欢快地生,从容地死,就算即将凋零,也不能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即使是失意,依然期待明年的相逢,脱胎换骨,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
静静地聆听,秋天的声音,是一曲激昂的生命交响乐,或高亢,或低沉,或欣喜,或悲愁。每一片落叶,每一声虫鸣,每一阵秋风,每一滴秋雨,都是告别秋天的最美音符。告别,是为了明年春天的相逢。
秋声乍起,细听秋吟,感受秋的那一份款款深情与万分不舍……
秋风飒飒,捎来了秋天的各种彩色信笺,红似火的枫叶、黄如金的银杏叶、黄绿相间的梧桐叶……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仿佛是一夜之间,城市的大街小巷树叶换上了彩妆,风吹叶舞,落英缤纷,带着几分自由与洒脱,还有一丝的遗憾和凄凉。
不知不觉,秋天已进入尾声,立冬不期而至,天气渐渐转凉。早晨起来,需要穿上毛衣,但中午太阳依然热情得不得了,能到二十多度左右,昼夜温差大着呢。配合着季节的变幻,人每天都忙着更衣,身上的衣服走马灯似的,脱了穿,穿了脱,不厌其烦。
大自然是奇妙的,它能掐会算赛神仙,可以精准地感知时令的转换、季节的变迁。仿佛昨天树木还绿意葱茏,今天的秋叶落进大自然的染缸里,染得树叶一半是红,一半是黄,它们夹杂在绿叶丛中,犹如开出的一朵朵耀眼夺目的花,散发着浓浓的秋韵。片片秋叶惹人醉,在秋风里欢快地舞蹈,摇曳着秋光,明媚了秋色,成了秋日里最浪漫的一道风景。
那些清洁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也是秋日落叶的“克星”,容不得地上有一片落叶。那双磨出老茧的双手拿着扫把,左一扫把,右一扫把,“唰唰唰……”忙得不亦乐乎。这些秋叶像顽皮的孩子,似乎故意在逗他们,围着扫帚转圈圈,或者风一吹,就跟着跑,或者飘到空中轻轻地飞舞,就是不进垃圾斗,它们要做自由的舞者。
在中原地带,最不缺少的是黄叶,多数树木到了秋天,落叶呈现黄色,像什么柳树、榆树、槐树、桐树,到了深秋,叶子会变成黄色,深浅不一,有深黄、暗黄、焦黄、淡黄,绿叶一旦变黄,离枯萎落下也就不远了。银杏树到了秋天,树叶一律变黄,金灿灿的,犹如挂了一树别致的金色的小扇子,在秋日的阳光下,像舞动的黄色的裙,是那样耀眼。近几年,也种植不了少枫树,每到秋天,枫叶红彤彤的一片,似一簇簇燃烧的火焰,又像举起的一面面红色的小旗帜。那红也是别出心裁,深红、枣红、大红、浅红,那一抹红在秋日的长空下,特别引人注目。
在我的眼里,每一片叶子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大大小小,精致的,粗糙的,扁的,圆的,长的,千姿百态,它们各有各的美。如果没有彩色的树叶,秋天该是多么寂寥啊!看看天,湛蓝湛蓝的,碧云天,黄叶地。秋天,本身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它是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我们欣然接受。
我喜欢秋天的落叶,遇到好看的叶子,我会把它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唯恐一不小心,树叶会被风吹跑。那像小扇子似的银杏叶,显得娇小可爱,每一片叶子都不相同,我喜欢把银杏叶夹在书本里,自己制作一个小小的书签,有着淡淡的叶子的清香味,沁人心脾。落叶,是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它的美无与伦比!
秋天的落叶,没有夏花的绚烂,却有着不屈的灵魂。它不仅仅是浪漫的化身,还有那份从内而外散发着的静谧与淡定。秋日的午后,捧一杯清茶,静立于窗前,听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任一股美妙的秋意在心间流淌。
二
秋天,是属于虫子的,它们藏身在草丛中,不知疲倦地唱着歌,生命不息,歌唱不止。仿佛只有这样才不白来人间一趟,生命才更有意义。
秋日里,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总能听到高一声低一声的虫鸣声。尤其到了深秋的夜间,天气寒凉,树叶凋零,万物悲秋,秋虫的鸣叫声也成了大自然最奇妙的和谐的音符,引起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感怀和思考。
秋虫的种类很多,像什么蟋蟀、蚂蚱、金龟子、菜青虫、飞蛾、小蜻蜓等,它们的叫声五花八门,长短不一,就像一曲轰轰烈烈的交响乐。叫得最响,声音最高亢的大概就是蟋蟀了。
蟋蟀的别名就叫秋虫,身长三厘米左右,呈现黄褐色或黑褐色,有触角,据说,甲骨文中“秋”字的原型就是一只蟋蟀。它们常栖息于砖石下、灶台底下、墙缝中、草丛里,喜欢夜间活动,生性孤僻,喜欢独立生活,因而除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蟋蟀不能容忍同伴和自己同住,一旦相遇,喜欢相斗,非要拼个你死我活。
白居易曾这样描写秋虫:“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在诗人看来,秋虫在秋夜里鸣叫,在窗下,或是在草丛里,喋喋不休地倾诉着自己的心事,让那些丈夫不在家的妇人更心生哀愁,勾起了她们思夫的情绪,那份孤独与渴望理解的心情,也许孤独的秋虫能懂。
秋虫,以鸣叫的方式,为秋天而吟。那声音凄凄切切,充满着对生命的不舍,生与死是自然的规律,谁又能左右命运的齿轮?它们用叫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用尽力气,吟唱不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欧阳修曾说:“虫声草吧,如助予之叹息。”因此,秋虫的鸣叫,在文学家眼里,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顽强的生命力。
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哪怕秋雨无情地摧残,秋虫也要为生命而高歌。我喜欢在秋天的夜里,静静地听秋虫的呢喃,就像一曲曲动听的催眠曲,伴我入眠,让我梦回童年捉蟋蟀的快乐时光。
三
秋天,是凄凉的,也是欢腾的。秋天,风声、雨声、鸟鸣声、落叶声,组成了一道秋天独有的动听歌谣。秋天的大地,就是一片广阔无边的音乐厅,从高山到平原,从乡村到城市,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天的风,吹动树叶,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落叶飘零,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化作春泥,滋润下一个生命的轮回。秋风,吹得湖水起了皱纹,一圈圈的波纹荡漾开去,惊动了水中的鱼儿,摇着尾巴逃跑了,那是一幅动态的风景画。秋风,吹开了菊花,黄的、红的、紫的、绿的,各色菊花在秋日里争奇斗艳,为秋天增添了明媚的色彩。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天的雨,总是缠缠绵绵的,不眠不休,淅淅沥沥,那定是离人伤心的泪。春去秋又走,只是相爱的人不能长相守,一季一季的守望,落得个凄凄切切,聚少离多,这相思的苦,又能向谁诉呢?也许只有秋天的雨最能懂。
秋去春来,许多候鸟要大规模地搬家,寻找生命中的诗和远方。如大雁、燕子,秋天一到,它们义无反顾地要往南飞,成群结队地去温暖的地方过冬。它们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划过长空,雁过无痕,只留下一串欢快的叫声。
秋天,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走进秋天,就能听到秋天各种奇妙的声音。“唰唰唰”“沙沙沙”“啾啾啾”“咝咝咝”……秋声悦耳,秋色满目,秋韵悠悠,让人陶醉。
四
“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逢秋悲寂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刘禹锡的笔下,秋天,是一种心境,秋天的美,要远远地胜过春天,因为秋天有一种生命历经千帆之后的成熟之美。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喜欢悲秋,他们感叹秋天的萧杀凄凉,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惆怅。也为秋天独特的美而情有独钟。最有名的莫过于写《秋声赋》的欧阳修,他当时已年过五十岁,感叹时政改革艰难,心情低落,以“悲秋”为主题,有感于秋日里草木被风摧残的悲凉,“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欧阳修借物抒怀,由物及人,抒发自己人生的苦闷与感叹。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看似无情却有情。秋如一片绚丽多姿的晚霞,用尽力量,闪耀最后的辉煌。生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草生草枯,欢快地生,从容地死,就算即将凋零,也不能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即使是失意,依然期待明年的相逢,脱胎换骨,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
静静地聆听,秋天的声音,是一曲激昂的生命交响乐,或高亢,或低沉,或欣喜,或悲愁。每一片落叶,每一声虫鸣,每一阵秋风,每一滴秋雨,都是告别秋天的最美音符。告别,是为了明年春天的相逢。
秋声乍起,细听秋吟,感受秋的那一份款款深情与万分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