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记忆里,都会藏有一段曾经的故事,它很普通,普通到不需要被时常记起,普通到被湮灭在日常忙碌中。如果没有一个机缘巧合,它将永远被封存在记忆深处的角落里沉睡,直至跟随它的寄居体,彻底的消逝在这个世界上。
一
每当槐花飘香的时候,便有一幅素雅的简笔画呈现在我眼前。一棵不太高但枝繁叶茂的老槐树,静静地伫立在月色里。树影的斑驳洒落在一座土制的老屋后墙上,洒落在墙后一条并不宽敞的土路上。老槐树在月光的映衬下,犹如一位守护神,伸展开粗壮的双臂,把老屋紧紧地拥在怀里。
从我记事起,这座老屋就矗立在村子的东南角,像一位慈祥的老者,在夜色里安静地坐着与老槐树诉说着什么。无数个夜晚,我与母亲经过它身旁走在那条通往村外的土路上。每次路过它,我习惯用手轻轻拂过土墙的拐角,抚摸着凸起凹陷的起伏,像是触及到一张沧桑的脸庞,倾听它背后的故事。我轻声向它告别,走出十米开外,回头望去,昏黄的格子窗像一对温暖柔软的眼眸,目送我走向姥姥家的方向。
回来的路上,当走上村南的小桥,我牵着母亲的手,努力克制着困意,快步行进在午夜前的寂静里。桥下几声清脆的蛙鸣,给夜色画上几笔简单的音符。老树上巢里传来几次深沉的啼鸣,那是一只老鸟轻微地抖动翅膀,把幼鸟护得更紧一些。夜色里挤出几声猫头鹰的夜歌,令我心里一阵发毛,紧了紧抓着母亲的手,快走两步贴近她。直至看到村头那棵老槐树以及它怀抱里的老屋,内心的恐慌才得以安抚。它们在向我招手,并轻声唤着。别怕,孩子,到家了!
这座老屋,是村里专门为五保户建造的。它只有两间北屋,并且矮矮的没有院墙和大门,只有一扇原木色窄窄的木门和一扇不大的木格子窗。它像一位老者,孤苦伶仃地杵在那里。待我仔细观察,它好像并不孤单,它的后面是一棵并不高大但茂盛的老槐树,窗前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它比槐树高大很多,树身笔直,枝干粗壮。从树下向上望去,正午的阳光透过碧绿且巨大的梧桐叶,光影迷离,充满诗意。枝干越发清晰像是父亲身上粗壮的线条,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树荫下的“院子”里撒满阳光的斑驳,给本就简约的房屋,增添了几分神秘之感。
放假时,在村南桥头玩耍回来,我喜欢站在这空旷的“院子”外,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家人”,高大威武的父亲,怀抱孩子的母亲。我会把自己变成这座老屋,在母亲的怀抱里,享受着父亲带来的安全感。几只大尾灰鹊,时而站在梧桐树杈上渣渣地叫,时而扑棱几下翅膀飞扑到屋檐上嬉闹。一群麻雀欢呼跳跃着,在院子里踱步,时而望向老屋,时而跳到门槛上,向里张望。
二
一位年长的老太,手持拐杖,小心翼翼地抬起她的“三寸金莲”迈过门槛,脚踝处黑色裤脚被紧紧束起,裤腿蓬松,上半部分藏在大襟的藏青色粗布褂子里。脖领上方是一张虽满面褶皱却还算精致的脸庞,依稀能辩出当年是个美人胚子,一头白发随着发箍隆起向后延伸,恍若森林里的无数条涓涓细流,从一棵横亘的枯树下流向未知的远方。她伛偻着背,颤颤巍巍地走到院子里,坐在梧桐树下,眼神略显落寞地望向前方。
听村里人讲,她年轻时候是个人人称赞的好女子,不仅模样长得标致,做事干练,能写会算,更是打了一手好算盘,无奈命运给她开了玩笑。农村有句老话“好妻无好汉,赖汉抱花枝”就这么一位优秀的女子,因家里的包办婚姻,嫁给了我们村一位智商有毛病的男人。男人家境殷实,虽智商低下却抱得美人归,但两个人婚后多年,却无子嗣。
在农村,有一个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如果老人膝下无人送终,就会把房产宅院许诺给院内族亲或他人,让他为自己料理后事。她公婆自知傻儿子无法为自己料理后事,就把老宅许诺给一位关系较近的族亲,作为给自己送终的条件。在痴傻的丈夫去世后,她便成了无依无靠的寡妇。
因时间久远,她在我记忆里,只剩一张模糊的面影,只记得她面容精致,详细模样却记不得了。曾祖母身边有三位年龄相仿的老太太,其中一个就有她。后来我才得知,曾祖母的姥姥家在她村上,由于经常相见自然比较熟识,加之又嫁到了一个村,可谓亲上加亲,两人形同姐妹。
具体她什么时候去世的,我实在没有印象了,只记得她比曾祖母去世要早一些。后来曾祖母的老姊妹由三个变成两个。我对另一个几乎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母亲说,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她去农田干活,就把我交由曾祖母与她这位好姊妹(后来听二爷爷说,她与曾祖母辈分一样,我得管她叫玉带老奶奶)看护。因当时她们都已是八十多岁高龄,不敢抱我,就把我放在小毯子上,跟着阴凉来回拖拽,饿了就喂些水泡饼干。
还有一位给我印象最深,对她的模样也记得比较清楚,个子高大,脸庞偏长,穿着与上前几位老太太无异,只是脚偏大一些,虽然也有裹脚,或许是个子大脚也大的原因,目测比我曾祖母要大很多。她比曾祖母年龄小点,去世较晚,我与她交集相对要多一些。之前她老家在曾祖母屋后东北角,院子长而窄,大门本来是向北,后因年久失修不再使用。她住在东屋,为出行方便就在矮矮的西院墙上开了一扇门,门比较简单由木棍粗糙排列捆绑而成,屋门南侧长有一棵高大的老榆树,上午时分她喜欢和曾祖母一边乘凉一边聊天。每天我放学后,都会把书包交由她们看管才放心去玩。
三
她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到河北邢台,二女儿嫁到了邻村,三女儿嫁到了西乡离家比较远。平时也只有二女儿来得稍勤一些,但我也只见过她一两次。由于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后来她也被村里定为五保户,她的老屋成了危房,队里就把她安排到了村子东南角那座老屋里(因两位老人都在这座老屋里住过,一度导致我对她们的记忆有所重叠,后来经多方打听,渐渐捋清了,之前住的是玉活老奶奶,她去世后,住进的是玉柱老奶奶)。
当时我在上小学,每当周六下午放假后,我都会拿根绳子,袋子,木棍,去村南的树林串杨叶,拾枯树枝,然后送去那间老屋。玉柱老奶奶总是坐在梧桐树下和玉活老奶奶一样的动作,呆呆地望着前方,望着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当看到我出现,她会嘴角上扬,费力地站起身来高喊一声“来了!小”,随后扭头向屋里走去。我则跟在后面,把柴火放在她的灶头前,此时的她,踮着小脚,用一根带杈的木棍,颤颤巍巍地挑下吊在房梁上的竹篮,从里面拿出一两块饼干递给我,这个动作像极了曾祖母的背影。虽然饼干在当时是个稀罕物,但我会婉言谢绝,我知道那是她二女儿给她带来的,有时候推辞不过也会接过来。
每当雷雨天,看着窗外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我却心乱如麻。待到雨停后,我会快速跑向那座老屋,在确保它安全后,便跑回家里,在屋顶掀开满是水的油布,装上一袋干燥的玉米芯送过去。看着老人边用袖口抹着眼睛,边嘟嘟囔囔夸着我,当时心里特别满足。或许当时的我,把对曾祖母的挂念,转嫁到了她的老闺蜜身上。
我每次去给她送柴火,父亲和母亲从未有过阻拦,只是母亲会笑我。“憨小儿,铁随你爸!傻不愣登的,就知道拿自家东西去给别人。”母亲虽这么说,但他们平时也会如此。父亲会帮着村里的孤寡老人拉粮食,轧场,而母亲会帮着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也算是言传身教吧!
四
老人去世后,这所老房子就闲置下来。每次经过这里,我都会不自觉地看向那座老屋。因无人居住,房子没有了以往的温热,它是那么的孤单。屋后的老槐树和院子里的梧桐树,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叶子落了一茬又一茬。那扇老门却再没有敞开过,那扇木质格子窗也再没有亮起来。
后来老屋因年久失修,近乎坍塌,被院里大爷买下来,盖成了砖瓦房。外墙清一色光滑的水泥墙面,高大的院墙与气派的大门连成一体,因宅基较小,房子高大,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坚固的碉堡。屋后那棵老槐树和屋前的梧桐树,追随着两位孤寡老妪悄无声息地消逝了那段岁月里。
我爷爷的叔兄弟夫妇住进了这所崭新的庭院,几年后他们相继离世,这所庭院被闲置至今。后来姥姥,姥爷去世后,我就很少在这里路过。但每年槐花飘香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老槐树下的那座土屋,想起院子里静坐落寞的老妪,想起那棵高大的梧桐树,想起映着昏黄灯光的格子窗,想起渣渣乱叫的大尾灰雀,想起一群蹦蹦跳跳的麻雀。
后记
历史像一列疾驰的火车,像一艘在大海游弋的轮船,它们永不停歇。我们作为旅客,终归会成为他人眼中的一段故事,如果幸运的话还会被人记起,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反之仿佛从未来过一般。几十年后,这个拥有万千生命与精彩的舞台上,将找不到我们的蛛丝马迹。
一
每当槐花飘香的时候,便有一幅素雅的简笔画呈现在我眼前。一棵不太高但枝繁叶茂的老槐树,静静地伫立在月色里。树影的斑驳洒落在一座土制的老屋后墙上,洒落在墙后一条并不宽敞的土路上。老槐树在月光的映衬下,犹如一位守护神,伸展开粗壮的双臂,把老屋紧紧地拥在怀里。
从我记事起,这座老屋就矗立在村子的东南角,像一位慈祥的老者,在夜色里安静地坐着与老槐树诉说着什么。无数个夜晚,我与母亲经过它身旁走在那条通往村外的土路上。每次路过它,我习惯用手轻轻拂过土墙的拐角,抚摸着凸起凹陷的起伏,像是触及到一张沧桑的脸庞,倾听它背后的故事。我轻声向它告别,走出十米开外,回头望去,昏黄的格子窗像一对温暖柔软的眼眸,目送我走向姥姥家的方向。
回来的路上,当走上村南的小桥,我牵着母亲的手,努力克制着困意,快步行进在午夜前的寂静里。桥下几声清脆的蛙鸣,给夜色画上几笔简单的音符。老树上巢里传来几次深沉的啼鸣,那是一只老鸟轻微地抖动翅膀,把幼鸟护得更紧一些。夜色里挤出几声猫头鹰的夜歌,令我心里一阵发毛,紧了紧抓着母亲的手,快走两步贴近她。直至看到村头那棵老槐树以及它怀抱里的老屋,内心的恐慌才得以安抚。它们在向我招手,并轻声唤着。别怕,孩子,到家了!
这座老屋,是村里专门为五保户建造的。它只有两间北屋,并且矮矮的没有院墙和大门,只有一扇原木色窄窄的木门和一扇不大的木格子窗。它像一位老者,孤苦伶仃地杵在那里。待我仔细观察,它好像并不孤单,它的后面是一棵并不高大但茂盛的老槐树,窗前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它比槐树高大很多,树身笔直,枝干粗壮。从树下向上望去,正午的阳光透过碧绿且巨大的梧桐叶,光影迷离,充满诗意。枝干越发清晰像是父亲身上粗壮的线条,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树荫下的“院子”里撒满阳光的斑驳,给本就简约的房屋,增添了几分神秘之感。
放假时,在村南桥头玩耍回来,我喜欢站在这空旷的“院子”外,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家人”,高大威武的父亲,怀抱孩子的母亲。我会把自己变成这座老屋,在母亲的怀抱里,享受着父亲带来的安全感。几只大尾灰鹊,时而站在梧桐树杈上渣渣地叫,时而扑棱几下翅膀飞扑到屋檐上嬉闹。一群麻雀欢呼跳跃着,在院子里踱步,时而望向老屋,时而跳到门槛上,向里张望。
二
一位年长的老太,手持拐杖,小心翼翼地抬起她的“三寸金莲”迈过门槛,脚踝处黑色裤脚被紧紧束起,裤腿蓬松,上半部分藏在大襟的藏青色粗布褂子里。脖领上方是一张虽满面褶皱却还算精致的脸庞,依稀能辩出当年是个美人胚子,一头白发随着发箍隆起向后延伸,恍若森林里的无数条涓涓细流,从一棵横亘的枯树下流向未知的远方。她伛偻着背,颤颤巍巍地走到院子里,坐在梧桐树下,眼神略显落寞地望向前方。
听村里人讲,她年轻时候是个人人称赞的好女子,不仅模样长得标致,做事干练,能写会算,更是打了一手好算盘,无奈命运给她开了玩笑。农村有句老话“好妻无好汉,赖汉抱花枝”就这么一位优秀的女子,因家里的包办婚姻,嫁给了我们村一位智商有毛病的男人。男人家境殷实,虽智商低下却抱得美人归,但两个人婚后多年,却无子嗣。
在农村,有一个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如果老人膝下无人送终,就会把房产宅院许诺给院内族亲或他人,让他为自己料理后事。她公婆自知傻儿子无法为自己料理后事,就把老宅许诺给一位关系较近的族亲,作为给自己送终的条件。在痴傻的丈夫去世后,她便成了无依无靠的寡妇。
因时间久远,她在我记忆里,只剩一张模糊的面影,只记得她面容精致,详细模样却记不得了。曾祖母身边有三位年龄相仿的老太太,其中一个就有她。后来我才得知,曾祖母的姥姥家在她村上,由于经常相见自然比较熟识,加之又嫁到了一个村,可谓亲上加亲,两人形同姐妹。
具体她什么时候去世的,我实在没有印象了,只记得她比曾祖母去世要早一些。后来曾祖母的老姊妹由三个变成两个。我对另一个几乎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母亲说,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她去农田干活,就把我交由曾祖母与她这位好姊妹(后来听二爷爷说,她与曾祖母辈分一样,我得管她叫玉带老奶奶)看护。因当时她们都已是八十多岁高龄,不敢抱我,就把我放在小毯子上,跟着阴凉来回拖拽,饿了就喂些水泡饼干。
还有一位给我印象最深,对她的模样也记得比较清楚,个子高大,脸庞偏长,穿着与上前几位老太太无异,只是脚偏大一些,虽然也有裹脚,或许是个子大脚也大的原因,目测比我曾祖母要大很多。她比曾祖母年龄小点,去世较晚,我与她交集相对要多一些。之前她老家在曾祖母屋后东北角,院子长而窄,大门本来是向北,后因年久失修不再使用。她住在东屋,为出行方便就在矮矮的西院墙上开了一扇门,门比较简单由木棍粗糙排列捆绑而成,屋门南侧长有一棵高大的老榆树,上午时分她喜欢和曾祖母一边乘凉一边聊天。每天我放学后,都会把书包交由她们看管才放心去玩。
三
她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到河北邢台,二女儿嫁到了邻村,三女儿嫁到了西乡离家比较远。平时也只有二女儿来得稍勤一些,但我也只见过她一两次。由于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后来她也被村里定为五保户,她的老屋成了危房,队里就把她安排到了村子东南角那座老屋里(因两位老人都在这座老屋里住过,一度导致我对她们的记忆有所重叠,后来经多方打听,渐渐捋清了,之前住的是玉活老奶奶,她去世后,住进的是玉柱老奶奶)。
当时我在上小学,每当周六下午放假后,我都会拿根绳子,袋子,木棍,去村南的树林串杨叶,拾枯树枝,然后送去那间老屋。玉柱老奶奶总是坐在梧桐树下和玉活老奶奶一样的动作,呆呆地望着前方,望着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当看到我出现,她会嘴角上扬,费力地站起身来高喊一声“来了!小”,随后扭头向屋里走去。我则跟在后面,把柴火放在她的灶头前,此时的她,踮着小脚,用一根带杈的木棍,颤颤巍巍地挑下吊在房梁上的竹篮,从里面拿出一两块饼干递给我,这个动作像极了曾祖母的背影。虽然饼干在当时是个稀罕物,但我会婉言谢绝,我知道那是她二女儿给她带来的,有时候推辞不过也会接过来。
每当雷雨天,看着窗外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我却心乱如麻。待到雨停后,我会快速跑向那座老屋,在确保它安全后,便跑回家里,在屋顶掀开满是水的油布,装上一袋干燥的玉米芯送过去。看着老人边用袖口抹着眼睛,边嘟嘟囔囔夸着我,当时心里特别满足。或许当时的我,把对曾祖母的挂念,转嫁到了她的老闺蜜身上。
我每次去给她送柴火,父亲和母亲从未有过阻拦,只是母亲会笑我。“憨小儿,铁随你爸!傻不愣登的,就知道拿自家东西去给别人。”母亲虽这么说,但他们平时也会如此。父亲会帮着村里的孤寡老人拉粮食,轧场,而母亲会帮着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也算是言传身教吧!
四
老人去世后,这所老房子就闲置下来。每次经过这里,我都会不自觉地看向那座老屋。因无人居住,房子没有了以往的温热,它是那么的孤单。屋后的老槐树和院子里的梧桐树,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叶子落了一茬又一茬。那扇老门却再没有敞开过,那扇木质格子窗也再没有亮起来。
后来老屋因年久失修,近乎坍塌,被院里大爷买下来,盖成了砖瓦房。外墙清一色光滑的水泥墙面,高大的院墙与气派的大门连成一体,因宅基较小,房子高大,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坚固的碉堡。屋后那棵老槐树和屋前的梧桐树,追随着两位孤寡老妪悄无声息地消逝了那段岁月里。
我爷爷的叔兄弟夫妇住进了这所崭新的庭院,几年后他们相继离世,这所庭院被闲置至今。后来姥姥,姥爷去世后,我就很少在这里路过。但每年槐花飘香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老槐树下的那座土屋,想起院子里静坐落寞的老妪,想起那棵高大的梧桐树,想起映着昏黄灯光的格子窗,想起渣渣乱叫的大尾灰雀,想起一群蹦蹦跳跳的麻雀。
后记
历史像一列疾驰的火车,像一艘在大海游弋的轮船,它们永不停歇。我们作为旅客,终归会成为他人眼中的一段故事,如果幸运的话还会被人记起,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反之仿佛从未来过一般。几十年后,这个拥有万千生命与精彩的舞台上,将找不到我们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