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镇子叫:蓉花山。我家距离镇子还有七里路,我喜欢上小镇,要从八岁以后开始的。那会子,我不会骑自行车,母亲赶大集我就缠着她带我去。母亲不答应,吩咐我在家放鹅,五六只黄绒绒的小鹅。我嘟着嘴,不干。母亲没法,只好带着我。
三月的天气,阳光灿烂,云朵像一匹一匹骏马,在半空飘着。大地刚变绿,淡淡的绿。柳树开枝散叶,路边一棵一棵的芥菜,苦麦菜,紫色的山茄子花儿。小风丝丝缕缕,吹在身上,神清气爽。我帮母亲把海燕牌自行车,推出厦子。捏一捏轮胎,没有气儿,进屋找气管子,给车前后轮子,充满气儿。母亲拿来马扎,让我坐下来,为我梳头,梳一条马尾辫,用一个黄纱巾束着头发。母亲擦一点友谊雪花膏,那时候一瓶友谊雪花膏一块钱,香味扑鼻,有紫罗兰花的芬芳。母亲挤出一滴雪花膏,涂在我脸上,揉开,整个人一打扮,美美的,像小仙子。
母亲扶好车把儿,右胳膊一抡,把我抱到车大梁上,我双手紧紧攥着车前边的横杠,母亲说,坐稳了,别东张西望的。离开南河屯,一路上,遇到很多熟人。三三两两的搭伙结伴赶集,热闹,马车,牛车,驴车,三轮车,解放牌汽车,偶尔也能碰上轿车。步行的,骑车的,买货的,卖货的,挑一担子红薯,苹果,土豆,或者小米,大豆的人,一脸喜气洋洋,他肩上挑的不仅仅是货物,更是一家妻儿老小的希望。卖铁具的,筐篓的,炕席的,大道上车马人流,络绎不绝。苗苗条条的大闺女,羞答答地坐在自行车后面,抑或挤在马车上,悄悄的打量着来来往往的人,如果和哪个小伙对视,脸立刻飞上一朵红霞。男生拧几声口哨,自行车飞快掠过女孩的身边。
没到镇子,就被烤面包的麦子香吸引住了。当年的镇子,沿街儿有两家面包铺子,烤出来的面包,味道纯正,谁家吃上一顿面包,都是我们眼中的富人。我一年里能吃两次就烧高香了,母亲带我赶集,我是千方百计磨叽母亲,买一个面包,不然,迈不开腿,不想走。当然,吃面包有代价的,回家不单单是放鹅,拔玉米地的杂草,抱柴禾生火,推磨,农活一样落不下。豁出去了,为了吃。
镇子那年月,格外喧闹,市场紧挨着缫丝厂,厂子二千人呢。吃喝拉撒在镇子上,缫丝厂兴旺,带动一个镇子的经济。尤其是早市人很厚,各种蔬菜,水果,土产品,应有尽有。做生意的人,最注重市场和时效。抓住有利时机,喂饱自己的腰包。你想,一个缫丝厂就二千人,消费不在镇子里,在哪?肉蛋,熟食,茧蛹,初步统计过,早市,杀三头猪,三只羊,两头牛,一早上的工夫,所剩无几。镇子的农贸大集很大,从东到西,沿着街道伸出好远。等我和母亲一个摊位一个摊位逛完,日头被逛到正天空,肚子不是噜噜叫嘛?没关系,一个面包下肚,小豆冰棍五分钱一根,来一根。现炸现卖的油丸子,麻花,来一斤,边走边吃。特别是一碗五元的羊汤,热气腾腾,调味也足,喝你个地动山响,荡气回肠。不是次次赶集都有这待遇,我是平时烧足香,临时就抱的住脚。卖力的干家务活,父亲母亲都高兴,就有机会赶集。大集有好几家杀猪的,杀猪菜炖在一口锅里,咕嘟咕嘟,我就爱吃杀猪菜,那种菜香,无法形容。酸菜五花肉,菜汤上铺着一层切好的血肠。若是白雪皑皑的冬季,来一小锅杀猪菜,血肠什么的,坐烧的热乎乎的大炕,滋吧着米酒,嚼着杀猪菜,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我是小学五年级时,学会骑自行车。周末放假,我纠集好几个伙伴,揣着平日攒得零花钱,骑车到镇里,看一场电影,什么片子的都可以,我要的是那种氛围。镇子里的电影院和镇政府隔着一条马路,镇政府在西边,俱乐部在东边。我看电影,不管内容怎样,比较迷恋那个氛围。真的,尤其是电影上映后,整个俱乐部大厅明明灭灭,朦朦胧胧,这感觉绝对令我痴迷。朦胧派,印象派,反正,挺另类的。可能从小在一种自卑的环境中熏染的,我喜欢黑夜,喜欢暧昧,不是情感和两性的暧昧,而是某一个特定的环境。
俱乐部红火很多年,在我记忆里,俱乐部一直很火,电影演了一场又一场,我去县城读高中,街面上早就流行摇滚音乐,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电视剧《黄飞鸿》,情窦初开,我暗暗发誓,找一个像黄飞鸿一样的男人,一身功夫,懂得保护我,保护我身后的家人亲人。
蓉花山镇有一座天主教堂,我经常约几个人去那里朝拜。严格意义上讲,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信徒。我到天主教堂,就是想看看,牧师,长老。他们长什么样子,如何祷告,诵经。据史料记载,这座教堂有一百多年历史,比我祖父的年龄都大。第八中学就在天主教堂北边,一条河流守着中学,破破烂烂的教室,幸好有美好年华和梦想伴随着。现在,第八中学盖了新的教学楼,而原先教过我的那一茬老师,均已退休。
缫丝厂究竟是哪一年搬走了搬到庄河市内,记不得了。缫丝厂一走,等于把镇子的经济台柱子,拔走了,迁移了。市场一下子被掏空,冷冷清清,早市也失去了以往的朝气蓬勃,来早市买东西的人,只有原住居民,以及周边村屯的人。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一个月四个农贸大集日。前些天,回老家探望父母,特意开车去了趟镇农贸大集,哪里还有昨天的繁荣景象?年轻人几乎很少见,基本是留守在村庄的中老年人,缫丝厂做了锅炉房,墙壁斑驳,墙头狗尾草孤零零的站着。再看俱乐部,铁将军把门,门锁锈迹斑斑,唯有窗前的一棵梧桐树,依然咬着牙,抽枝散叶,不言不语,陷入沉思。
不久前,镇某领导在某个社交场合和我寒暄几句,大意是想借用我手里的笔,宣传一下小镇。我点点头,又摇摇头。谁不说咱家乡好?问题是我不知从何说起,又不敢轻易发出声音。毕竟,我人微言轻,有时候词不达意。我能做到的,仅仅是我自己对小镇的一点回忆,仅此而已。
三月的天气,阳光灿烂,云朵像一匹一匹骏马,在半空飘着。大地刚变绿,淡淡的绿。柳树开枝散叶,路边一棵一棵的芥菜,苦麦菜,紫色的山茄子花儿。小风丝丝缕缕,吹在身上,神清气爽。我帮母亲把海燕牌自行车,推出厦子。捏一捏轮胎,没有气儿,进屋找气管子,给车前后轮子,充满气儿。母亲拿来马扎,让我坐下来,为我梳头,梳一条马尾辫,用一个黄纱巾束着头发。母亲擦一点友谊雪花膏,那时候一瓶友谊雪花膏一块钱,香味扑鼻,有紫罗兰花的芬芳。母亲挤出一滴雪花膏,涂在我脸上,揉开,整个人一打扮,美美的,像小仙子。
母亲扶好车把儿,右胳膊一抡,把我抱到车大梁上,我双手紧紧攥着车前边的横杠,母亲说,坐稳了,别东张西望的。离开南河屯,一路上,遇到很多熟人。三三两两的搭伙结伴赶集,热闹,马车,牛车,驴车,三轮车,解放牌汽车,偶尔也能碰上轿车。步行的,骑车的,买货的,卖货的,挑一担子红薯,苹果,土豆,或者小米,大豆的人,一脸喜气洋洋,他肩上挑的不仅仅是货物,更是一家妻儿老小的希望。卖铁具的,筐篓的,炕席的,大道上车马人流,络绎不绝。苗苗条条的大闺女,羞答答地坐在自行车后面,抑或挤在马车上,悄悄的打量着来来往往的人,如果和哪个小伙对视,脸立刻飞上一朵红霞。男生拧几声口哨,自行车飞快掠过女孩的身边。
没到镇子,就被烤面包的麦子香吸引住了。当年的镇子,沿街儿有两家面包铺子,烤出来的面包,味道纯正,谁家吃上一顿面包,都是我们眼中的富人。我一年里能吃两次就烧高香了,母亲带我赶集,我是千方百计磨叽母亲,买一个面包,不然,迈不开腿,不想走。当然,吃面包有代价的,回家不单单是放鹅,拔玉米地的杂草,抱柴禾生火,推磨,农活一样落不下。豁出去了,为了吃。
镇子那年月,格外喧闹,市场紧挨着缫丝厂,厂子二千人呢。吃喝拉撒在镇子上,缫丝厂兴旺,带动一个镇子的经济。尤其是早市人很厚,各种蔬菜,水果,土产品,应有尽有。做生意的人,最注重市场和时效。抓住有利时机,喂饱自己的腰包。你想,一个缫丝厂就二千人,消费不在镇子里,在哪?肉蛋,熟食,茧蛹,初步统计过,早市,杀三头猪,三只羊,两头牛,一早上的工夫,所剩无几。镇子的农贸大集很大,从东到西,沿着街道伸出好远。等我和母亲一个摊位一个摊位逛完,日头被逛到正天空,肚子不是噜噜叫嘛?没关系,一个面包下肚,小豆冰棍五分钱一根,来一根。现炸现卖的油丸子,麻花,来一斤,边走边吃。特别是一碗五元的羊汤,热气腾腾,调味也足,喝你个地动山响,荡气回肠。不是次次赶集都有这待遇,我是平时烧足香,临时就抱的住脚。卖力的干家务活,父亲母亲都高兴,就有机会赶集。大集有好几家杀猪的,杀猪菜炖在一口锅里,咕嘟咕嘟,我就爱吃杀猪菜,那种菜香,无法形容。酸菜五花肉,菜汤上铺着一层切好的血肠。若是白雪皑皑的冬季,来一小锅杀猪菜,血肠什么的,坐烧的热乎乎的大炕,滋吧着米酒,嚼着杀猪菜,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我是小学五年级时,学会骑自行车。周末放假,我纠集好几个伙伴,揣着平日攒得零花钱,骑车到镇里,看一场电影,什么片子的都可以,我要的是那种氛围。镇子里的电影院和镇政府隔着一条马路,镇政府在西边,俱乐部在东边。我看电影,不管内容怎样,比较迷恋那个氛围。真的,尤其是电影上映后,整个俱乐部大厅明明灭灭,朦朦胧胧,这感觉绝对令我痴迷。朦胧派,印象派,反正,挺另类的。可能从小在一种自卑的环境中熏染的,我喜欢黑夜,喜欢暧昧,不是情感和两性的暧昧,而是某一个特定的环境。
俱乐部红火很多年,在我记忆里,俱乐部一直很火,电影演了一场又一场,我去县城读高中,街面上早就流行摇滚音乐,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电视剧《黄飞鸿》,情窦初开,我暗暗发誓,找一个像黄飞鸿一样的男人,一身功夫,懂得保护我,保护我身后的家人亲人。
蓉花山镇有一座天主教堂,我经常约几个人去那里朝拜。严格意义上讲,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信徒。我到天主教堂,就是想看看,牧师,长老。他们长什么样子,如何祷告,诵经。据史料记载,这座教堂有一百多年历史,比我祖父的年龄都大。第八中学就在天主教堂北边,一条河流守着中学,破破烂烂的教室,幸好有美好年华和梦想伴随着。现在,第八中学盖了新的教学楼,而原先教过我的那一茬老师,均已退休。
缫丝厂究竟是哪一年搬走了搬到庄河市内,记不得了。缫丝厂一走,等于把镇子的经济台柱子,拔走了,迁移了。市场一下子被掏空,冷冷清清,早市也失去了以往的朝气蓬勃,来早市买东西的人,只有原住居民,以及周边村屯的人。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一个月四个农贸大集日。前些天,回老家探望父母,特意开车去了趟镇农贸大集,哪里还有昨天的繁荣景象?年轻人几乎很少见,基本是留守在村庄的中老年人,缫丝厂做了锅炉房,墙壁斑驳,墙头狗尾草孤零零的站着。再看俱乐部,铁将军把门,门锁锈迹斑斑,唯有窗前的一棵梧桐树,依然咬着牙,抽枝散叶,不言不语,陷入沉思。
不久前,镇某领导在某个社交场合和我寒暄几句,大意是想借用我手里的笔,宣传一下小镇。我点点头,又摇摇头。谁不说咱家乡好?问题是我不知从何说起,又不敢轻易发出声音。毕竟,我人微言轻,有时候词不达意。我能做到的,仅仅是我自己对小镇的一点回忆,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