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时光流去一如轻风就巷,不轻不重没有余响。望着马路对面那家花店,门头如旧,门前的行人多是漠然走过也仍旧,热闹的市场前个个摊位人满为患,就它花店冷冷清清,像一个清秀的姑娘不合群地独自清秀着。店里的老板娘照旧背门蹲着整理花束,我招呼一声,她回转头来,眼神还是那么淡漠,右唇上的痣不见大也不见小仍旧是黑黑的那一颗。
桔梗,我说。
桔梗最近涨价咯。
这句话我至少在三年前就听过四五遍了,现在她还是这么跟我讲,就好像这是商家兜售的一贯术语,就好像“桔梗”后面自动输入了“最近涨价咯”一样,而价格却实打实节节攀高——三元、五元、六元、八元……
这个价在我们家里都够买一把了,我有点不满。
云南?那不一样的。
听这语气,于我没回答之先她已确定了我是云南的,并且知道我会要,从冰箱里捧出了一把桔梗,“尤其是白桔梗,更贵”,她说着挑了两支花蕾没完全放开的,准备包装。
我拿着没有包装的花走出花店,走进繁忙的市场。十字路口的摊位已经挤得满满当当的了,原本以为我走后的日子这里会一天比一天没落,不算鲜艳的墙漆在凄风苦雨的洗涮中会斑驳剥落,生长成恰当的合于怀旧的气息。看这状况,我的想法是毫没道理的。
我走进菜市场。
过去我曾数次在买完花以后走进菜市场,不同的是这一次我已经不会买菜了,只是为了抄近道,走回我暂住的旅馆。
菜市场还是那样,用“一经售出概不负责”的姿态兜售着生活中最美好的温情。个个档口自安于自己的角落,肉、鸡、海鲜、蔬菜、干货。走出菜场的路口还是充满着鱼腥味,卖水豆腐的阿姨车上挂的喇叭还在叫卖,我顿了顿,回过头又瞟掠了一眼——
怎么看不到那个挑剔的姑娘了,买两个土豆、一把香菜、半斤海带结也要挑挑拣拣半天的人,零头总要叫人家折掉的人,该是排骨还没剁好?还是被红烧鱼的豆瓣酱难住了……
循着思绪瞟掠了一眼,没有找到她的身影,我举起手里的花看了看,顾自走了回去。
有一次我拉叉车,没注意到拐弯的角度不够,用力一扯,把大脚趾轧坏了。
到了医院坐到手术床上,脱下袜子一看,指甲盖黑黢黢的,医生用手碰碰,松松的好像就要脱落,痛感却拉扯着传导上来。
“痛不痛?”“痛。”
医生又给脚趾浇酒精,这回疼痛好像长出嘴巴,呲呼呲呼钻进了我的头脑,我搂着脚几乎就要软塌下去。
不行,要打麻药。医生宣告。
平生没有动过手术的我没有见识过麻药的威力,呼痛之余心里生出了一丝期待。
只是局部麻醉。
医生说着给我脚趾根扎了一针下去,我就只记得半管药还在推送。
等我醒来,几双眼睛围着我,大大小小的眼睛里有一些疑惑,有一些惊慌,有一些释然。
你怎么啦?医生问我。
我感到浑身酸痛,冷汗津津,又软趴趴的,想抬头,用力抬头看了看脚趾,黑黢黢的指甲还在。
我怎么啦?我问医生。
你刚才晕过去了,身体一直在抽搐,持续了七八十秒呢,我们还在想要不要打120!
嘴角黏黏的,擦了擦,是口水。
我就只记得半管药还在推送,人就堕进了一个梦里——梦是小时候发烧常见的那个梦,很混乱;我趴在爸爸的背上,到处是火,很混乱;坚硬的火,玻璃一样的空气,什么东西把空气切成玻璃切片,很混乱;人不能动弹,就要窒息……
如果我刚才堕进梦里再不醒来……
我感到一阵后怕,浑身悚然,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觊觎,它那么强大地存在着,就在刚刚,几乎就要把我的鲜活全部覆盖。我脑子里的混乱,身体的抽搐也许就是我的意志在挣扎,在逃死。
我又觉得悲凉,一个人躺在异乡的病床上,如果刚才过去了,也无人注意我的死亡。
接下来就任由医生趁着麻药劲儿还在把坏死的指甲盖拔去,敷上药,包扎,再给我移到输液室挂上了水。
挂的也许是氯化钠,一瓶水下完,感觉恢复了些力气,嘴里却一阵阵地发苦,而肚子似乎也饿了。
玻璃墙外的天空昏黄下来,若无其事的行人逐渐增加,黯然看着外面的一切,那些没有意义的人生忽然间显得光彩照人起来。
这时候,介轩爽朗地走到了玻璃墙外,朝里面张望,看到我,举起手晃了晃,手里的奶茶也晃了晃。
介轩是厂里的一个姑娘,半个月来我连珠炮似的索要她的微信,至今她都没给我。
她走进来,我探探身迎接她,如同迎接企盼已久的一个回应。奶茶可真是太好了,喝一口能压住嘴里的苦味,苦冒头了又喝一口,
这时候你才发现,一杯珍珠奶茶真的能够挽回即将崩塌的快乐。
又为我买了一份饭过来,为了转饭钱,我们自然就加了微信。
介轩来的时候还是口罩时代,除了口罩她浑身被无尘服包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眼睛。一双眼睛,带着远来的消息,在一个新鲜的环境里游移,我捕捉到时,被她的丰盈折服。
她说,老家也有个老爷爷写诗,我喜欢听他读那些诗,新写的诗,听不太懂,但能感觉到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在里头。
她说,我感觉到了你的失落。
如果你是个诗人,写诗的人,或者对内在的追讨大过外在的人,大概这是你听到的所有话语中最动人的了。
后来,也就是现在,我像一朵漫游的云,拐个弯飘回这里,这里的一切如旧,没了我俩的世界一切如旧。
我依然不知道你的下落,不知道我的归宿。
桔梗,我说。
桔梗最近涨价咯。
这句话我至少在三年前就听过四五遍了,现在她还是这么跟我讲,就好像这是商家兜售的一贯术语,就好像“桔梗”后面自动输入了“最近涨价咯”一样,而价格却实打实节节攀高——三元、五元、六元、八元……
这个价在我们家里都够买一把了,我有点不满。
云南?那不一样的。
听这语气,于我没回答之先她已确定了我是云南的,并且知道我会要,从冰箱里捧出了一把桔梗,“尤其是白桔梗,更贵”,她说着挑了两支花蕾没完全放开的,准备包装。
我拿着没有包装的花走出花店,走进繁忙的市场。十字路口的摊位已经挤得满满当当的了,原本以为我走后的日子这里会一天比一天没落,不算鲜艳的墙漆在凄风苦雨的洗涮中会斑驳剥落,生长成恰当的合于怀旧的气息。看这状况,我的想法是毫没道理的。
我走进菜市场。
过去我曾数次在买完花以后走进菜市场,不同的是这一次我已经不会买菜了,只是为了抄近道,走回我暂住的旅馆。
菜市场还是那样,用“一经售出概不负责”的姿态兜售着生活中最美好的温情。个个档口自安于自己的角落,肉、鸡、海鲜、蔬菜、干货。走出菜场的路口还是充满着鱼腥味,卖水豆腐的阿姨车上挂的喇叭还在叫卖,我顿了顿,回过头又瞟掠了一眼——
怎么看不到那个挑剔的姑娘了,买两个土豆、一把香菜、半斤海带结也要挑挑拣拣半天的人,零头总要叫人家折掉的人,该是排骨还没剁好?还是被红烧鱼的豆瓣酱难住了……
循着思绪瞟掠了一眼,没有找到她的身影,我举起手里的花看了看,顾自走了回去。
有一次我拉叉车,没注意到拐弯的角度不够,用力一扯,把大脚趾轧坏了。
到了医院坐到手术床上,脱下袜子一看,指甲盖黑黢黢的,医生用手碰碰,松松的好像就要脱落,痛感却拉扯着传导上来。
“痛不痛?”“痛。”
医生又给脚趾浇酒精,这回疼痛好像长出嘴巴,呲呼呲呼钻进了我的头脑,我搂着脚几乎就要软塌下去。
不行,要打麻药。医生宣告。
平生没有动过手术的我没有见识过麻药的威力,呼痛之余心里生出了一丝期待。
只是局部麻醉。
医生说着给我脚趾根扎了一针下去,我就只记得半管药还在推送。
等我醒来,几双眼睛围着我,大大小小的眼睛里有一些疑惑,有一些惊慌,有一些释然。
你怎么啦?医生问我。
我感到浑身酸痛,冷汗津津,又软趴趴的,想抬头,用力抬头看了看脚趾,黑黢黢的指甲还在。
我怎么啦?我问医生。
你刚才晕过去了,身体一直在抽搐,持续了七八十秒呢,我们还在想要不要打120!
嘴角黏黏的,擦了擦,是口水。
我就只记得半管药还在推送,人就堕进了一个梦里——梦是小时候发烧常见的那个梦,很混乱;我趴在爸爸的背上,到处是火,很混乱;坚硬的火,玻璃一样的空气,什么东西把空气切成玻璃切片,很混乱;人不能动弹,就要窒息……
如果我刚才堕进梦里再不醒来……
我感到一阵后怕,浑身悚然,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觊觎,它那么强大地存在着,就在刚刚,几乎就要把我的鲜活全部覆盖。我脑子里的混乱,身体的抽搐也许就是我的意志在挣扎,在逃死。
我又觉得悲凉,一个人躺在异乡的病床上,如果刚才过去了,也无人注意我的死亡。
接下来就任由医生趁着麻药劲儿还在把坏死的指甲盖拔去,敷上药,包扎,再给我移到输液室挂上了水。
挂的也许是氯化钠,一瓶水下完,感觉恢复了些力气,嘴里却一阵阵地发苦,而肚子似乎也饿了。
玻璃墙外的天空昏黄下来,若无其事的行人逐渐增加,黯然看着外面的一切,那些没有意义的人生忽然间显得光彩照人起来。
这时候,介轩爽朗地走到了玻璃墙外,朝里面张望,看到我,举起手晃了晃,手里的奶茶也晃了晃。
介轩是厂里的一个姑娘,半个月来我连珠炮似的索要她的微信,至今她都没给我。
她走进来,我探探身迎接她,如同迎接企盼已久的一个回应。奶茶可真是太好了,喝一口能压住嘴里的苦味,苦冒头了又喝一口,
这时候你才发现,一杯珍珠奶茶真的能够挽回即将崩塌的快乐。
又为我买了一份饭过来,为了转饭钱,我们自然就加了微信。
介轩来的时候还是口罩时代,除了口罩她浑身被无尘服包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眼睛。一双眼睛,带着远来的消息,在一个新鲜的环境里游移,我捕捉到时,被她的丰盈折服。
她说,老家也有个老爷爷写诗,我喜欢听他读那些诗,新写的诗,听不太懂,但能感觉到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在里头。
她说,我感觉到了你的失落。
如果你是个诗人,写诗的人,或者对内在的追讨大过外在的人,大概这是你听到的所有话语中最动人的了。
后来,也就是现在,我像一朵漫游的云,拐个弯飘回这里,这里的一切如旧,没了我俩的世界一切如旧。
我依然不知道你的下落,不知道我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