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叫《我们的田野》歌中有一段歌词我非常喜欢:“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我总是遐想着:什么时候我能够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呢?就像一个美丽的梦在我童年时开始幻想着。
其实,那个时候,我的家乡的四里五乡就有稻田,只是我年纪小,不知道而已。
最近,我们准备去湖北看望我的姨妈,已经有60多年没见面了。前几年就准备去的,因为新冠一推就是四年。前几日,我用微信问表弟妹,湖北那边是喜欢吃面还是大米?弟妹说:“他们也喜欢吃东北大米,就是价格有些贵。”我说:“通过物流给你们寄一些过去,尝一尝老家大米的味道。” 一
说起大米,真的有好多故事要讲。这话说起来,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的家乡泰来县地处三省区(黑、吉、蒙)交界处,嫩江从县域流过。早年是十年九旱,非旱即涝。当时农村种植的品种以玉米为主。夏天,玉米长势非常好,高高齐齐玉米杆十分喜人。几场大雨下来,地里积水排不出去,玉米几天就全黄了,年年种,年年歉收,老百姓靠贷款过日子。
县里提出了“以稻治涝”的长远发展规划。
种水稻,在泰来县是有先例的,原四里五乡曙光村是朝鲜族村,以种水稻为主,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他们的影响下、附近的水上村、水地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种水稻。我读初中的时候,下乡到水上村,到农户家吃到雪白的大米饭,那种香喷喷的味道,至今难以忘怀。
发展水田,泰来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水源充足,境内有一江五河,二是积温高,地势平坦。最大的难题是农民不接受,他们习惯了种大田,省时省力。种水稻投入大,修池埂,泡田,插秧、拔草等等,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太大了。
时任县委书记,看明白了水稻发展的前景不可估量,他下决心必须发展水稻生产。书记亲自包村,深入到克里乡胜利村蹲点儿,亲自下田劳动,还让县直机关干部帮助贫困户插秧。机关干部包村,动员村民种植水稻。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修水渠。我们县妇联的几个女士也和男同事一样参加水渠清淤劳动。脱掉鞋子,把裤脚挽起来,到冰凉的水渠里挖淤泥。
我们包扶克利乌兰村,是全县最贫困的村,也是最不守信用的村,欠农行贷款不还,所以村民贷款都受阻。我发现,这个村之所以落后、贫穷,就是多年养成了一个懒惰的习惯。虽然也种了几十亩水稻,就像应付任务似地,把稻种往地里一撒了事,草苗一起长,分不出那个是稻子那个是谷莠子。类似乌兰村的现象比比皆是。
村上更是一分钱没有,还欠了不少外债,也没有一件农机具。我们得知县里有一批由县农行、农机、民政三个部门联合匹配资金,解决拖拉机的指标,便去找主管县长,然后又拜访这三个部门,诚心打动了他们,终于得到了指标。村上一分钱不花,就得到了一台崭新的拖拉机,起码解决了翻地、整地的难题。乡、村领导和村民特别高兴,种水稻也有了信心。 二
“旱改水”“以稻治涝”的路子真是选对了。否则,永远也脱不了贫。经过几年的实践,种水稻收入高,让农民尝到了甜头,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了。
但是,在有些乡镇还是很难推广发展水稻。90年代初,我当年包扶好心乡,这是蒙古族乡,比较贫困。当时的党委书记是从原四里五乡调来的,他有着丰富的种植水稻的经验,经过考察,认为好心乡可以发展水稻生产。虽然土质沙性,碱性比较严重,只要地不漏水,就可以。
这个乡相对落后一些,人们过惯了穷日子,尤其是少数民族集聚的地方,就是靠国家贷款,靠民政救济。有个别户,把民政救济的棉被、棉鞋拿去换酒喝。可想而知,这样好吃懒做的人,怎么能富起来呢?加之荒沙侵袭,颗粒不收,不寻找脱贫致富的出路怎么行呢!
党委书记想了一个办法,让机关干部带头种水稻,做示范。从乡里机动地划出一块,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可是,机关干部迟迟不行动。书记就自己到地里干活儿,修池埂,泡田、育苗、插秧。在又缺资金,又缺人力的情况下,书记一人硬是把水稻种植成功了。带动少数人开始种水稻。虽说种植面积不大,但是开了一个好头。在沙土地、含碱量高的条件下获得了水稻种植的成功,为将来发展水稻种植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
县里制定了发展水稻万亩规划、发展水稻百万亩规划,逐年推进。农民真的尝到了甜头,勤劳又有智慧的的村民,主动提出承包农户的土地种植水稻。土地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以前种地地头留出好多垄头,现在可以说是种满种严,不浪费一寸土地,有的水田修到路边上了,多一块地,就多一份收入啊。
随着水稻大面积发展,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原来是漫撒籽,变成了育秧、插秧。插秧这活儿又给一些人创造了挣钱的机会。十里八村的妇女劳力,到了插秧的季节,她们就会大车小辆地到地里插秧,收入也不少呢。再后来,机械插秧,质量好,速度快,不误农时。
一次,我和县作协的文友到乡下采风,看到了和平镇的领导们在检查农情,他们也发展水稻,我感到特别惊讶。和平的土地是河卵石的地层,一惯以种植玉米和杂粮为主,怎么会有这么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呢?不用问为什么,大片的稻田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突然领悟到,过去的老观念不行了,只要去实践,去开拓,就会有成功。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啊!只要你有想法,有决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为了保证水稻生产的稳步发展,历任的县领导们一如既往地做好长远规划,并努力付诸实施。嫩江在泰来境内经由144公里,引嫩工程是多少年的梦。经过几届领导的努力,引嫩工程终于立项实施。从江桥的渠首引水,对于江桥镇、平洋镇、泰来镇、胜利乡的大片土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白白流过了千百年的嫩江水,终于为当地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作出了贡献。每年的夏天,我们都会到江桥的渠首游览,看滔滔嫩江之水,卷着浪花奔流而下,渠的两岸便是望不到边的稻田,还有独特的稻田画映入眼帘。此刻,人的心情格外清爽、豪迈。感慨人的智慧和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是如此有震撼力。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泰来县的水稻面积已经达到200万亩,接近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七。当年的梦想成为现实,当年的规划得到不断地调整、充实,成就了今天的辉煌。《我们的田野》的歌声自然而然地在耳边回荡,这美丽的田野,这清灵的江水,构成一幅风光旖旎的山水画,我们就是那画中的人。
离开县城十六年了,县里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稻生产已经成为主导产业。农民的收入翻倍增加,也拉动了稻米加工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农村一片新气象。高大、宽敞的铁钢瓦的民房,大部分家庭有了农机具、农用车和小汽车。村村通的公路全是水泥铺装的,四通八达。农民富裕了,生活情趣也丰富多彩起来。每到节假日他们结伴到县城下馆子、洗浴、卡拉ok一条龙,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许多家庭的孩子送到县城上学,租楼房陪读,从小学一直到高中,这样的人家比比皆是。
泰来的水稻发展这么好,关键是米的质量好。泰来县地处东北松嫩平原的腹地,年平均无霜期在145天左右,属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泰来大米成为地理标志产品。2023年,泰来大米在国家级评审中获金奖。
一位老乡告诉我,泰来大米“长粒香”特别受新疆人的欢迎,他们做的手抓饭,就喜欢用泰来大米。
我们的车子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道路两侧是平整的稻田。五月初,正是泡田的时节,一片片稻田,碧水映蓝天;高高的浅蓝色的大棚是育苗的温棚。再过几天,就开始插秧了。等到六月份,秧苗分蘖后就疯长起来,蓝天下,连片的稻田像绿色的海。秋天到来的时候,大地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轻轻地点头,饱满的籽粒散发着清香。它带来的福祉泽润着农民的心田。
看着今天的成果,回想当初的艰辛,感慨万千!我为家乡的发展而欣慰,为家乡的富庶而骄傲,为实至名归的鱼米之乡而歌!
2024.5.6.
其实,那个时候,我的家乡的四里五乡就有稻田,只是我年纪小,不知道而已。
最近,我们准备去湖北看望我的姨妈,已经有60多年没见面了。前几年就准备去的,因为新冠一推就是四年。前几日,我用微信问表弟妹,湖北那边是喜欢吃面还是大米?弟妹说:“他们也喜欢吃东北大米,就是价格有些贵。”我说:“通过物流给你们寄一些过去,尝一尝老家大米的味道。” 一
说起大米,真的有好多故事要讲。这话说起来,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的家乡泰来县地处三省区(黑、吉、蒙)交界处,嫩江从县域流过。早年是十年九旱,非旱即涝。当时农村种植的品种以玉米为主。夏天,玉米长势非常好,高高齐齐玉米杆十分喜人。几场大雨下来,地里积水排不出去,玉米几天就全黄了,年年种,年年歉收,老百姓靠贷款过日子。
县里提出了“以稻治涝”的长远发展规划。
种水稻,在泰来县是有先例的,原四里五乡曙光村是朝鲜族村,以种水稻为主,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他们的影响下、附近的水上村、水地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种水稻。我读初中的时候,下乡到水上村,到农户家吃到雪白的大米饭,那种香喷喷的味道,至今难以忘怀。
发展水田,泰来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水源充足,境内有一江五河,二是积温高,地势平坦。最大的难题是农民不接受,他们习惯了种大田,省时省力。种水稻投入大,修池埂,泡田,插秧、拔草等等,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太大了。
时任县委书记,看明白了水稻发展的前景不可估量,他下决心必须发展水稻生产。书记亲自包村,深入到克里乡胜利村蹲点儿,亲自下田劳动,还让县直机关干部帮助贫困户插秧。机关干部包村,动员村民种植水稻。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修水渠。我们县妇联的几个女士也和男同事一样参加水渠清淤劳动。脱掉鞋子,把裤脚挽起来,到冰凉的水渠里挖淤泥。
我们包扶克利乌兰村,是全县最贫困的村,也是最不守信用的村,欠农行贷款不还,所以村民贷款都受阻。我发现,这个村之所以落后、贫穷,就是多年养成了一个懒惰的习惯。虽然也种了几十亩水稻,就像应付任务似地,把稻种往地里一撒了事,草苗一起长,分不出那个是稻子那个是谷莠子。类似乌兰村的现象比比皆是。
村上更是一分钱没有,还欠了不少外债,也没有一件农机具。我们得知县里有一批由县农行、农机、民政三个部门联合匹配资金,解决拖拉机的指标,便去找主管县长,然后又拜访这三个部门,诚心打动了他们,终于得到了指标。村上一分钱不花,就得到了一台崭新的拖拉机,起码解决了翻地、整地的难题。乡、村领导和村民特别高兴,种水稻也有了信心。 二
“旱改水”“以稻治涝”的路子真是选对了。否则,永远也脱不了贫。经过几年的实践,种水稻收入高,让农民尝到了甜头,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了。
但是,在有些乡镇还是很难推广发展水稻。90年代初,我当年包扶好心乡,这是蒙古族乡,比较贫困。当时的党委书记是从原四里五乡调来的,他有着丰富的种植水稻的经验,经过考察,认为好心乡可以发展水稻生产。虽然土质沙性,碱性比较严重,只要地不漏水,就可以。
这个乡相对落后一些,人们过惯了穷日子,尤其是少数民族集聚的地方,就是靠国家贷款,靠民政救济。有个别户,把民政救济的棉被、棉鞋拿去换酒喝。可想而知,这样好吃懒做的人,怎么能富起来呢?加之荒沙侵袭,颗粒不收,不寻找脱贫致富的出路怎么行呢!
党委书记想了一个办法,让机关干部带头种水稻,做示范。从乡里机动地划出一块,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可是,机关干部迟迟不行动。书记就自己到地里干活儿,修池埂,泡田、育苗、插秧。在又缺资金,又缺人力的情况下,书记一人硬是把水稻种植成功了。带动少数人开始种水稻。虽说种植面积不大,但是开了一个好头。在沙土地、含碱量高的条件下获得了水稻种植的成功,为将来发展水稻种植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
县里制定了发展水稻万亩规划、发展水稻百万亩规划,逐年推进。农民真的尝到了甜头,勤劳又有智慧的的村民,主动提出承包农户的土地种植水稻。土地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以前种地地头留出好多垄头,现在可以说是种满种严,不浪费一寸土地,有的水田修到路边上了,多一块地,就多一份收入啊。
随着水稻大面积发展,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原来是漫撒籽,变成了育秧、插秧。插秧这活儿又给一些人创造了挣钱的机会。十里八村的妇女劳力,到了插秧的季节,她们就会大车小辆地到地里插秧,收入也不少呢。再后来,机械插秧,质量好,速度快,不误农时。
一次,我和县作协的文友到乡下采风,看到了和平镇的领导们在检查农情,他们也发展水稻,我感到特别惊讶。和平的土地是河卵石的地层,一惯以种植玉米和杂粮为主,怎么会有这么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呢?不用问为什么,大片的稻田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突然领悟到,过去的老观念不行了,只要去实践,去开拓,就会有成功。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啊!只要你有想法,有决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为了保证水稻生产的稳步发展,历任的县领导们一如既往地做好长远规划,并努力付诸实施。嫩江在泰来境内经由144公里,引嫩工程是多少年的梦。经过几届领导的努力,引嫩工程终于立项实施。从江桥的渠首引水,对于江桥镇、平洋镇、泰来镇、胜利乡的大片土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白白流过了千百年的嫩江水,终于为当地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作出了贡献。每年的夏天,我们都会到江桥的渠首游览,看滔滔嫩江之水,卷着浪花奔流而下,渠的两岸便是望不到边的稻田,还有独特的稻田画映入眼帘。此刻,人的心情格外清爽、豪迈。感慨人的智慧和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是如此有震撼力。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泰来县的水稻面积已经达到200万亩,接近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七。当年的梦想成为现实,当年的规划得到不断地调整、充实,成就了今天的辉煌。《我们的田野》的歌声自然而然地在耳边回荡,这美丽的田野,这清灵的江水,构成一幅风光旖旎的山水画,我们就是那画中的人。
离开县城十六年了,县里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稻生产已经成为主导产业。农民的收入翻倍增加,也拉动了稻米加工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农村一片新气象。高大、宽敞的铁钢瓦的民房,大部分家庭有了农机具、农用车和小汽车。村村通的公路全是水泥铺装的,四通八达。农民富裕了,生活情趣也丰富多彩起来。每到节假日他们结伴到县城下馆子、洗浴、卡拉ok一条龙,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许多家庭的孩子送到县城上学,租楼房陪读,从小学一直到高中,这样的人家比比皆是。
泰来的水稻发展这么好,关键是米的质量好。泰来县地处东北松嫩平原的腹地,年平均无霜期在145天左右,属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泰来大米成为地理标志产品。2023年,泰来大米在国家级评审中获金奖。
一位老乡告诉我,泰来大米“长粒香”特别受新疆人的欢迎,他们做的手抓饭,就喜欢用泰来大米。
我们的车子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道路两侧是平整的稻田。五月初,正是泡田的时节,一片片稻田,碧水映蓝天;高高的浅蓝色的大棚是育苗的温棚。再过几天,就开始插秧了。等到六月份,秧苗分蘖后就疯长起来,蓝天下,连片的稻田像绿色的海。秋天到来的时候,大地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轻轻地点头,饱满的籽粒散发着清香。它带来的福祉泽润着农民的心田。
看着今天的成果,回想当初的艰辛,感慨万千!我为家乡的发展而欣慰,为家乡的富庶而骄傲,为实至名归的鱼米之乡而歌!
20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