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文化>文章列表
  • 文章标题
  • 作者
  • 日期
  • 美文苑
    2021-12-27
  • 美丽的夏家村。乡道环绕在柠檬产业基地,村民劳作的身影在绿树掩映下时隐时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冬日里的广安区大安镇夏家村(原飞凤村),犹如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尽情地铺展在希望的田野上。过去,夏家村交通不便、贫穷落后、无支......[浏览全文]

  • 美文苑
    2021-12-12
  • 没有宽敞的活动阵地、没有开展过文化活动……2018年之前,广安区兴平镇新农村还没有摘下贫困的帽子,村民的文化生活还是一片空白,脸上也少有笑容。近年来,新农村以服务基层、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为目标,将村级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村风村貌整治等融入重点工作,持......[浏览全文]

  • 美文苑
    2021-11-24
  • 大美甘肃的文化盛宴。评冯岩《魅力花儿:享誉世界的民间艺术瑰宝》●李健彪盛开在中国西北的花儿,这朵丝路古道上的多民族民歌艺术奇葩,自从诞生流传近千年来,在国内外声名日盛,备受瞩目,......[浏览全文]

  • 美文苑
    2021-11-14
  • “快来,下棋!”“来了,来了。”11月12日,记者来到岳池县酉溪镇河北滩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听见村民江先权正邀人下棋。“一有空闲时间,我就会来这里下象棋。”江先权告诉记者,不光是他,自从有了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后,许多村民都爱往这里跑,聊天、健身、看书,大家的精神文化......[浏览全文]

  • 美文苑
    2021-11-07
  • 采摘蚕茧。“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这是著名画家潘絜兹在《春蚕颂》对春蚕的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蚕的一生只有短短的40多天,它把奉献、执着和价值,浓缩在这短暂的一生里。这其中蕴含的蚕桑文化浸润着人们的心灵,更唤醒了发展活力......[浏览全文]

  • 美文苑
    2021-10-29
  • 龙坑牌坊背后的故事五文化自信让龙坑石牌坊巍然屹立有人问,龙坑石牌坊为什么一直能够保存至今呢?我回答说,是文化自信一直在保护着保护“乐善好施”。历史上曾有两次公路建设,险些让龙坑牌坊荡然无存。第一次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贵州建设筑渝公路,也就是川黔公路。李连......[浏览全文]

  • 美文苑
    2021-10-24
  • □王馗近日,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京举办。其中,现代题材戏曲在参演剧目中占比达六成。这些作品努力用传统艺术手段表现当代人物、现代社会生活,开掘表演空间,为艺术家的个性化表达搭建舞台,也为戏曲现代性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的艺术经验。经过百年的艺术实践,京剧已拥......[浏览全文]

  • 方烟雨
    2021-10-21
  • 开展"粤剧进校园"小课堂不仅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亲身感受到粤剧的无穷魅力,也了解粤曲文化艺术的真谛,还能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伟大创造力!让同学们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其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通过对粤剧......[浏览全文]

  • 方烟雨
    2021-10-20
  • 开展"粤剧进校园"小课堂不仅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亲身感受到粤剧的无穷魅力,也了解粤曲文化艺术的真谛,还能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伟大创造力!让同学们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其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通过对粤剧......[浏览全文]

  • 维维安
    2021-10-18
  • 据悉,安庆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已有800年的历史,是东周时期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安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浏览全文]

  • 维维安
    2021-10-18
  • 安庆是一座城,荡漾着文风墨气,安庆是一部书,浸其中而知内韵。这部没有终结的史书,需要靠大家来阅读,来续写,因此,今天的这项活动就显得更加有情怀,有意义。怀古的,咏新的,激昂的,温婉的,文字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点点滴滴的记载,会在安庆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印痕。......[浏览全文]

  • 杨静
    2021-10-08
  • 她讲李清照、赵明诚这对诗坛CP,除了讲小两口“赌书泼茶”的斗诗游戏,还讲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所以后来李清照才会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壮丽篇章。......[浏览全文]

  • 美文苑
    2021-09-25
  • ——来自遵义市群众子女走进私塾读书的报告 私塾(俗称私馆)是旧时家庭、宗族或塾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场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的方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教学年限。私塾的先师孔圣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遵义这片古老的红色土地上,像尹珍、舍人、盛览这样的汉......[浏览全文]

  • 心怡
    2021-09-13
  • 顾文革评论配置文化资源从“口袋书”抓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充实精神家园的支撑力。是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创富增收的“法宝”。为此,送文化下乡就是基于此目的在各地乡村广泛开展,颇受群众关注。送什么,如何送,送的好,送的巧,要达到资源配置与农......[浏览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