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钱朝铸:他们用热血和大爱撑起一片蓝天

  • 作者:小到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7-07 16:47:08
  • 被阅读0
  •   引 子

      近年来,生活在安徽和县的城乡居民,不论遇到啥急事紧事,在想到拨打“110”的同时,也会拨打大家熟悉的电话“4000019958”和“15656509958”,都知道尾数“9958”是“救救我吧”的谐音,这个电话能如此深入人心,是它的背后站着一支随叫随到的应急队伍,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男女青年成立的民间组织。因为他们每天24小时都在值班备战,用满腔热血和无私大爱支撑起和县一片应急蓝天,它就是活跃在苏皖沪地区闻名遐迩的“和县蓝天救援队”。

      “老兵”的“蓝天”情缘

      1986年11月25日这天晌午,和县石杨镇八禁行政村街翁自然村阳光灿烂,温暖如春,一片祥和。正在山乡飘起午餐的炊烟之际,村民翁基和的妻子邹业翠在家中临盆,生了一个健康男孩,翁基和非常开心,给他起了一个很霸气的名字:翁圣权,对他寄予了无限希望。

      翁圣权出了娘胎后茁壮成长,他肤色白净,两眼黑亮,悟性极高,口齿伶俐,聪明好学。且活泼好动,反应机灵,动作敏捷,逢人就笑,人见人爱。所以从小学到高中,始终是班上的“三好生”。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至老”。果然,在他高中毕业刚满18岁的2004年初秋时节,便踊跃报名参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北京总队的一名光荣战士。到了部队后,他如鱼得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团结战友,尊重领导,扎实工作,各项训练都名列前茅,不久便成为班、排、连小有名气的“全能帅哥”,很快便考入了北京科技学院,就读市场营销专业,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6年7月1日,他凭着出彩的业绩和过硬的军事技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

      2009年正是全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一年,翁圣权退伍后,不被困难吓倒,始终保持一名军人的高尚姿态,怀揣梦想,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先后在家乡和繁华的苏浙等地从事过卖早点、卤菜、快递员、外卖员、代驾员、业务员和承包过单位食堂等,并驾驶过挖机货车、开铲车和叉车等,前后从事过30多个社会职业,真正体验了“摸爬滚打”。2011年,他转战到新成立不久的直辖市重庆,在这里认识了来自宜宾的川妹子周萍,两人一见钟情,第二年便喜结姻缘,2013年便生下了儿子翁昊然,如今是和县历阳镇第三小学的一名优秀学生。

      2017年,领着妻儿返回故里和县创业的翁圣权,在和县县城富康路开了一家名曰“老兵羊肉馆”的餐饮店。由于待客周到热情,加上价格公道合理,不久便顾客盈门,生意火爆,翁圣权夫妻俩越干越有劲,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谁知仅一年后的2019年底,武汉突发新冠疫情,受其影响,和县很快便紧跟形势,开始在全县开展疫情防控,并整顿餐饮业。大年初二,他们在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停业通知后,两眼漆黑一片,不知路在何方。2020年初春,“生不做,熟不丢”的翁圣权夫妻俩,毅然在和县桃花坞广场附近新开了一家“老兵酒楼”,自食其力,顽强生活。

      2010年初春的一天,翁圣权在他的“战友群”里突然看到老连长(姓宋,吉林人)在群里发话道:“作为一名军人,在回到地方后应该做点实事,发挥正能量!”翁圣权仿佛被打了一针鸡血似的,立即兴奋起来:“是的,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此时,我们这些老兵应该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之中!”于是便发挥自己的餐饮业特长,自发组织了一支“抗疫志愿者小分队”,每天夜里11时出发,免费为战斗在和县高速路口“卡点”的值班交警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夜宵,总共2800多份,用真情温暖了每个值班人的心,直到深夜两点左右才疲劳不堪地返回家中。他们还及时在网上花费15000元,及时购买了1000个KN95型口罩和消毒液,分别捐送给县医院、县交警大队等24小时值勤单位,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2010年春夏之交,是和县的疫情防控形势最严重时期。翁圣权毅然在其“安天国际城小区”号召组建了全县第一个“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队”,并在该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选举了尚未退休的县教育局党委书记王平银先生担任支部书记,为该小区的1500多户居民提供了送医、送药、送生活物资的热情服务,受到社区及小区干群的一片赞誉。

      2019年底,楚地大疫,全国疫情紧张,和县作为外出人口大县,防疫形势非常严峻,翁圣权首先站出来,为和县各大高速防控点,免费送去盒饭面条2800多份,自掏腰包为县各大防控点免费送去N95口罩近1000个,在疫情最严峻,外出限制的时候,还主动成立小区志愿者小分队,为小区站岗、排查、输送物资达一个多月。

      2020年3月底,在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一天,“蓝天救援队”安徽品牌督导徐峰(上海人)竟然慕名找到了翁圣权,请他牵头筹集“和县蓝天救援队”。在详细了解这个公益组织机构的后,他想,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伍军人,应该始终坚持退伍不褪色,离队不离心,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社会需要,就随时站出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便愉快答应下来,并立即着手在网上发起了“招募蓝天救援队志愿者”活动,想不到的是,很快就有许多人踊跃报名,积极响应,反响很大,使他信心大增。

      2020年7月7日,和县蓝天救援队在县城南门羽毛球馆,召开第一次共35名志愿者参加的集结大会,翁圣权这名网上有名的“老兵”被一致推举为首任队长。从此,和县蓝天救援队便将这一天确定为成立之日。

      仅隔一周后,和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袭,翁圣权立刻组织蓝天救援队积极参与抗洪救灾。在长达30多天的时间里,他始终冲锋在前,战斗不止,丢下自己的本职工作,带领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为和县各个河埂防汛、巡逻、排查长达300多小时,堵缺口、打桩、扛沙包多达30多次,尤其是在乌江新圩、黄坝、百姓和西埠镇的汪藕等抗洪一线,更是身先士卒冲在前,扛沙包、加子埂、堵漏眼,和武警战士一样,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他们第一天就扛了300多个沙包(净重达20吨),在此后的20多天时间里,共扛沙包一百多吨,成为和县抗洪大堤上令人敬佩的一支生力军,每天都是一身泥,一身土,圆满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的抗洪抢险任务。在防汛后期自己又自掏腰包,免费为坚守在防汛一线的村民送去绿豆汤多达8000多份,践行了一名党员和退伍军人的志愿价值观。

      他们出色的表现,令全县干群眼睛一亮。当年8月13日,县教育局便主动找到了他们,请他们在开学前,为全县所有的学校开展一次防疫消杀工作。接到此任务后,翁圣权自筹近万元购物、购油、购材料,受其影响,家住县城东门口的“家宴”饭店老板陈诚先生也挺身而出,自愿捐出一万五千元购置了弥雾机、消毒液及有关装备,顺利完成了县教育局委托的任务,受到了该局的及时点赞,并赠送了一面鲜红的锦旗,这是该队组建以后荣获社会赞颂的第一面锦旗,所以意义十分重大,极大地鼓舞了和县蓝天救援队的全体志愿者。

      2022年3月份,和县周边各县市都出现新冠疫情,已经对和县形成了包围圈,防控形式非常严峻,我迅速组织防控疫情蓝天救援突击队40余人,对全县各乡镇、经开区、化工园区、学校、社区、各高速路口、核酸检测点、以及所有快递点防疫消杀共计60多次150余处,消杀面积约60万平方,并给全县防疫执勤点送去爱心夜宵1000余份。

      他们的热血感动了和县人民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翁圣权越干越有劲,为自己这个曾经的“老兵”能为建设家乡发挥出正能量而兴奋不已。自2020年7月以来,他们不仅自费配备了有关抢险救援专业器械,而且还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自筹经费10多万元购置了一辆印着“BSR蓝天救援”标志的“和县蓝天救援队”应急救援车。

      2021年10月中旬的一天,和县蓝天救援队的值班电话突然骤响:“蓝天救援队吗?我是和县110指挥中心,接上级通知,请你队立即派员赶往石杨镇某企业,参加紧急救援遇险职工任务!”接到110指令后,仅在10分钟内,和县蓝天救援队的应急救援车就载着八名队员,风驰电掣般地向着石杨镇疾驰而去。

      在救援现场,他们在县长的统一指挥下,与公安、消防、应急、卫健委等部门协同作战,并积极冲锋在前。由于他们年轻力壮、胆大心细、动作敏捷,加上学有所长、术有专攻,所以得以大显身手,一马当先,很快便在一个井窖里抢救出3名遇险职工,赢得了现场数百名围观干群的一片热烈掌声,受到了县领导的一致称赞。

      2022年4月19日这天,在得知上海爆发新冠疫情的讯息后,翁圣权坐不住了。他临时组织了三名队员驾车急赴上海,为在上海打拼的所有安徽老乡义务转运蔬菜、禽蛋、肉类等各类生活物资,价值达两亿多元,并主动帮助他们进行防疫消杀,面积近千万平米,还将自己带来的各类生活物资(近万元)无偿地捐送给家住上海的和县人,共有70多户。其中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大妈竟感动地跪倒在地,她一边流着激动地热泪,一边高喊道:“感谢共产党,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还有一个被疫情封控在家达一个多月的年轻小姑娘,她在接到生活物资后,竟流着泪写了一封感谢信,及时地发到和县著名的《掌上和州》媒体上,这才使翁圣权等几位“蓝天人”感人的“援沪”事迹,得以传播天下,震动了沪皖两地,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上海市人防、民防防护救援志愿服务总队、上海民防防护救援中心等,立即向他们颁发了高规格的荣誉证书。

      面对和县蓝天救援队以上的出色表现,县委、县政府等四大班子领导都非常满意,高度重视,在分管副县长邵红雨的亲自协调下,县政府特意拨出专款20万元,支持他们购置器械设备,帮他们解决财力不济的燃眉之急。

      他们的无私奉献感天动地

      2023年2月17日上午九时许,翁圣权驾车为他的“老兵酒楼”采购食品经过县城滨河大道时,突然发现前方十米处一辆电动三轮车歪倒在地,他凭着救援队员的本能反应,立刻下车查看,发现歪倒的三轮车下压着一名年逾古稀的老汉,两腿被三轮车的后车厢压着不能动弹。他立刻上前,用那瘦弱的肩膀顶住三轮车的后车厢,两手同时用力,再用自己的膝盖顶住老汉被压腿的上侧,让车子的重力全部压在自己的膝盖上。这时恰好来了两名路人,三人同时用力,终于将三轮车抬起,并把老汉扶起来。翁圣权仔细查看老汉的伤势,只见有点皮外伤后,便把老人散落在地的东西拾起来,并帮老汉联系上家人后,热心安慰老汉不要着急,家人会立即赶来的。说完便转身离开,老汉感动不已,问他叫什么,他笑道:“我叫老兵。”……

      在和县蓝天救援队成立不久,一位家住西埠镇娘娘庙社区枣林村梅头王自然村,后来在和县县城开办“三和”装饰公司的老总,名叫黄森。是1975年7月出生的年轻人,他身高一米八,高大壮实,像尊铁塔。他在朋友圈里看到蓝天救援队招募的信息后,立即自告奋勇地报名参加。因为工作积极主动,办事扎实稳妥,所以很快从一名普通的队员发展成队委、理事、常委、副队长,成为翁圣权的左膀右臂。他说:“刚入队时,对公益事业认识不足,以为只是国家喊喊口号而已,可进入‘蓝天’后才发现,这是一个能直接参与救人的队伍,太好了!使我找到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兴奋。”

      2022年11月7日,家住历阳镇茅圩村的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头,骑电瓶车不慎落入路边的沟渠里,就在此时,恰好被驱车路过的黄森发现了。他立即停车查看,发现老头站在水中,自己无法上岸。于是就伸出援助之手,将他慢慢拉上来。当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电瓶车搞上来后,竟然浑身是汗,差点虚脱了。

      2023年2月15日这天上午,郑蒲港联合社区一位87岁的老太,因患老年痴呆症不慎走失超过了24小时,她家人非常着急,便在好心人的推荐下拨通了尾数是“9958”的值班手机。此时正值黄森带队值班,他立即带领四五位队员紧急驱车赶到现场,和他们一同赶到现场的还有当地派出所的公安干警。大家分头搜寻,直到下午四时左右,终于被一名蓝天队员发现在“保税区”附近的红绿灯路口的路下,有一位跌落的老太头朝下脚朝上地被树枝卡得动惮不得,生命危在旦夕,吓得连她家人也不敢下去营救。黄森立即冲上前去,将老太慢慢抱上来,好在发现还有生命体征,大家立即将她送往医院……

      时隔不久的一天上午,黄森驱车郑蒲港办事。猛然看见路边有一个神色痴呆老太在踽踽独行,便觉得可能是个老年痴呆患者,便下车问她道:“老大妈,你家住哪里?”老人说:“金敦黄。”黄森知道这是城南太平村的一个自然村,认为她没走错路,便放心而去。可是他办完事在返回县城的路上,竟然又看到了这位老太,发现她已经越过太平村而朝联合街道方向走去,便立即停下车问她:“你不是说到金敦黄吗?咋走到这里呢?”老太只好直说:“我不认识路了!”黄森二话没说,便将她搀扶进自己的货车副驾驶室,很快将她带到了金敦黄村。在问了好几个村民后,终于有一个老头说,她是我们村的老姑娘!便热情协助黄森,在分别找到老太三四个侄子家后,终于被她的一个侄子领回了家,黄森连一口水也没喝就放心地“隐身而退”了。

      此后,黄森便经常出现在救援前线。不仅有搜寻走失者,还有山地搜寻、水域救援和医疗抢救等。他还自费近万元,多次参加潜水、操艇、绳索攀登等多项国家应急救援培训,终于获得《国家应急救援员五级证书》(初级),成为一名正式在编的蓝天救援队员,使他精神更加振奋。

      章云,也是一个很出彩的人。他是家住和县香泉镇龙塘村大徐自然村。初中毕业后,便外出上海、南京等地做熟食生意,并成为南京著名熟食樱桃鸭批发销售负责人,自创网购熟食批发。2019年在乌江镇石山村正式创办了“马老三熟食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的法人。

      2020年7月,他通过“抖音”平台认识了老兵翁圣权,觉得是理念相同的人,两人一拍即合,随即便与“老兵”翁圣权成为和县蓝天救援队创始人之一。

      2022年4月18日,章云和翁圣权等4人,自发组织起来,赴上海参加抗疫救援行动。他们自费近万元,在和县购置了鸡蛋、面条、大米和番茄、洋葱和马铃薯等,驱车至上海宝山区罗店镇去探望困在此地的和县老乡。在某小区里,当他们挨家挨户说着亲切的家乡话,给所有的老乡送上100多份来自家乡的食物后,许多乡亲都感动万分,其中三份的视频被传到网上后,立即传遍了全国各地。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和县小女孩,因遭长期封闭,没吃的没喝的,幸亏在抖音上求援找到了他们,她在窗口接到他们送来的新鲜食物后,含着热泪在微信上写下了一封感谢信。此事被她家乡的母亲得知后,立即赶到位于县城的蓝天救援队队部,要请他们吃一顿感谢的饭,却被婉言谢绝了。

      2022年初夏的一天中午,章云正在和县忙着自己的生意,却突然看到群里“老兵”发的“任务报备”:“得胜河有小孩落水!”便立即丢下手中的活,迅速集结了10多名队员,并在10分钟内及时赶到了现场,和他们几乎同时赶到现场的还有县消防大队的10多名官兵。当时,现场人声嘈杂,哭声喊声一片混乱。章云他们因为受过落水救人的正规培训,所以一马当先,扑进水中展开搜救。不到20分钟,他们就在水下捞起了两名约十三四岁的溺水男孩。县医院医生立即为他们做了心肺复苏,遗憾的是因溺水时间太长没有复苏过来,但他们集结迅速、专业搜救、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孩子家长和全城百姓的交口称赞。

      在蓝天救援队中,有一位年近六旬被称为“老姐”的女队员,名叫倪仁琴,1963年6月出生于和县县城,高中毕业后,先后从事过多项工作。1994年12月,曾在北京当过乔冠华老爷子的家庭保姆,与章士钊的养女章含之(曾担任毛主席的英文教师、著名外交家)情同母女,见过大世面。1985年9月返回家乡结婚后,一边在文昌宫农贸市场分别做过百货和服装生意,一边照顾上学的孩子。她介绍说:“我自小就患了气管炎毛病。当时家里很穷,虽然父亲是个抗美援朝的老兵,但他从不向组织上伸手,若不是民政局及时拨了50元救济款,使我能得到医院的及时治疗,我可能早就不在了。所以我从小就有一颗感恩的心,就有一颗救助别人之心。曾为一个住在“门口塘”瞎老头,义务帮扶洗衣、洗碗多年。2022年11月,我通过朋友圈加了‘老兵’的电话和微信,立即被吸收成为一名志愿者。专门负责全队的后勤装备管理,兼任出纳会计,并参加值班、参与救援活动。”

      2023年4月9日晚上,正在值班的倪仁琴忽然听到“9958”电话骤响,原来是一个中年男人报警说,他带着12岁患有孤独症的儿子去江边“浮沙圩湿地公园”游玩,约在下午三点多,竟发现骑着滑轮到处跑的孩子突然不见了,需要紧急救援。接警后,倪仁琴在群里迅速启动:“任务报备”,在10分钟内边迅速集结了19名志愿者,立即启程赶赴浮沙圩现场,县公安局乌江派出所的多名干警也及时赶到了,大家立即分头去搜寻。两三个小时后,依然未果。就在这黑夜沉沉、大家无望之际,一名蓝天队员在临近江水的一块大石头上,突然发现一个移动的小黑点。大家立即呼喊小孩的名字,却不见回音。而此时这个小黑点却突然开口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听得所有的搜救者都激动不已,大家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此外,还有张雨、曹凯、卜必军和王光梅等众多队员经历的许多感人故事……

      他们用大爱撑起一片蓝天

      在介绍队部会议室和走廊上挂满的一面面(至少有一百多面)鲜艳的锦旗时,翁圣权微笑着向笔者道出心里话:“在做了一点事后,很多人叫我‘英雄’,我微微一笑,我不是英雄,做英雄的标准还不够;我不是‘好人’,距好人的要求还很远。我没有担山背河,更没有赴汤蹈火,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做的都是平凡的事。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应该有军人的血性,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有先锋模范作用的党性!”

      是的,翁圣权是这样说,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他用一个“老兵”的血性和一名党员的党性,感染了身边有着同样志向的人,激活了一个正能量的“群”,这个“群”的每位成员每天24小时都在为和县人民的安危放哨值班,这些人不仅用感人的故事支撑起“和县蓝天救援队”,而且用光辉的业绩擦亮了“和县江淮义警大队”,这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还担负起“历阳镇应急救援服务站”的职责。该组织成立两年多来,共为和县寻找各类走失的老人、小孩、精神疾病、身心残疾的人员多达60多人;水域搜救落水者12人;救援各类被困车辆多达80多辆;各类灾害事故救援20多次;免费给和县各防控疫情点、80多所学校、50多个菜场、宾馆、道路、场所,防疫消杀多达100多万平方,自筹各类公益救援经费20多万元用于购买救援物资和救援装备,为和县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民间救援志愿者队伍。是他们都用汗水践行着“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宗旨,用热血和无私的大爱为和县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在这片蓝天的映衬下,和县这个安徽历史文化名城,将会变得更美、更富、更有勃勃生机……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钱朝铸:他们用热血和大爱撑起一片蓝天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6657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