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抖音,刷到了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一段视频,他说,世上有两种学问不要碰,一个是佛学,一个是《易经》。除非你有超凡的悟性,或是没有读过书的人。普通人如果要学只能学一半,不能钻到底。一旦钻到底就出不来了,可能就成了废人。若是年轻时候听到这段话,我定当不以为然;而今有了一些人生阅历,则深深折服于大师的智慧。
我年轻时候,也读过《易经》。《易经》是群经之首、国学源头,但我看《易经》的初衷还是基于预测人事的好奇心。当一个人在现实中迷惘、困惑、没有方向感时,总期待未来是可知可期的。从书店里买来《易经》,还有邵伟华著的《周易与预测学》等书,有空就翻阅几页,不知不觉中就迷上了它,虽没有“韦编三绝”,但还是将书页都翻破了。即便如此,也仅仅晓得一点卜卦的皮毛。有一段时期,每逢要事总先问卦。有一回,母亲去合肥带外孙,出门前的头天,我预测出她有骨伤事故,妹妹不相信,母亲去了当晚就滑倒致手部骨折;父亲患了肺癌,我悄悄起卦,预测出手术后不能改变病情恶化趋势,果然手术后不久便复发。每次起卦后都留下记录,事后应验其准确性,竟然大致不差。在折服于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余,也为无法改变的人事结果而沮丧。既然,一切皆为定数,那后天努力有什么意义呢?由此产生消极无为的心态,或多或少地销磨了我的人生锐气。
后来,因为妻子调整到民族宗教部门工作,我也接触了一些佛教方面的书,只是佛学很深奥,也仅浅尝辄止。不过,有一本《了凡四训》,读完后对我很有启发。袁了凡先生是明朝人,他在少年时,遇到一位精通《易经》的孔先生,在了凡母亲面前推断了凡的一生,这命理预测后来都一一验证,非常精准,进入中年以后,了凡先生对人生心灰意冷、过着随遇而安的日子。有一次他到南京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坐禅三天,被云谷禅师疑为高人,便问了凡是如何做到的?了凡告知自己一生被算死,既然一切都是定数,便无欲无求、心如止水了。云谷禅师笑道:“我原以为遇到豪杰,原来是被算命困住的凡夫。”云谷禅师继而说:“《易经》开篇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自然说明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于是了凡开始每日一善,积极做善事,后来命运随之而改变,突破了孔先生对他后期人生的预测。晚年,他著《了凡四训》留给子孙,告诉后人,要与人为善,自强不息,主动去改变命运。
南怀瑾先生之所以劝一般人不要深研佛学和易学,其实不愿看到一个人像早年的了凡先生一样,自以为能看透生命真相,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以至于失去人生动力,变得消极与颓废。殊不知这个世界处处是机缘,有因果,心怀美好和善念,自会悄然改变命运轨迹。怀揣梦想,赋予生命过程的一份向往与追求,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一份使命。
了凡的故事让我有所领悟,年愈不惑之后,我便不再翻看《易经》,也不再作任何预测。人生如一列由起而终的长途列车,我们经历的每个阶段都是途中必经站点,一路上有青山绿水、风花雪月的美好遇见,也有风沙雷电、酷暑严寒的艰难穿行,这些都是人生常态。我们正因为不清楚明天路过哪里,不知道终点站在哪里,所以才憧憬着下一段路途的美好遇见。若早早知道人生的结果,或许由此陷入消极和迷茫,丧失了生命旅途的前行动力。就像看一部电视连续剧,才看了前几集,便急着看故事结局,再看中间故事情节推进,即便精彩也是索然寡味了。
人应该生活在希望中。西方有句名言:“生活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希望在;没有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人生的美妙之处在于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不知道结果,才会去努力。痛苦的人生总是悔恨过去和担忧未来,而恰恰忽视着当下的快乐。所以南怀瑾先生又说:“学《易经》不要太认真,因为万事先知,并不吉利。”“一个人真有先见之明,活着岂不是很无趣,最好是糊里糊涂地活着。”
在时光中的一个轻轻转身,我这趟生命列车已经跑出大半段旅程,进入了人生下半场。“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孔子曰:“吾五十而知天命也。”五十岁以后,感觉到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有了时间的紧迫感,才体会出珍惜当下的意义。过了五十岁,悟出宇宙间万物都依道而行,生命的密码应是天人合一。有人说:“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佛教将人生命运理解为因果,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解答,这个因果是动态的,积极的,可以转换的。有了因果观,就有了道德面前的敬畏心,得失面前的平常心,生死面前的从容心。为了结明天好的果,我们得积极地多种善的因。
少年时背过一首诗:“我不想会怎样结束,既然幕已拉开,我就要愉快的演出;既然玫瑰花已盛开,就要尽情地吮吸甘露;既然小船已经离岸,哪怕驶向荒岛也不孤独......”如今读起来还是满满的能量。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幸运的机缘巧合,如果你忧郁寡欢,那是想得太多,只有活在当下,才会体会到人生的快乐。
是啊,宇宙无穷无尽,生命生生不息,过好今天,我们从容不迫地去迎接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