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碧血青山•为有牺牲多壮志

  • 作者:哈哈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3-16 18:31:17
  • 被阅读0
  •   去年秋,一个平常的下午,我被邀去了濮塘烈士陵园。简朴的会议室里,简单的交流后,我代表作协接受了一项任务:用我们的笔展现19位英烈的事迹。

      多年来,我们只知道濮塘有个烈士陵园,知道高大的纪念碑上彰显着烈士的英灵。可时间久了,他们的名字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他们的事迹也因岁月舔舐而逐渐模糊了,曾经发生的那些细节也随着时光沉入了历史的罅隙。当他们说要将他们的事迹钩沉出来铸成文字编辑成集时,一缕阳光从窗外射了进来,会议室瞬间被照亮了。这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我更愿意相信那几缕阳光来自烈士的回应。少年时代的教育在我们的心中早就刻下了这样的印迹: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那些英烈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的。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静好的岁月。可日子久了,我们还记得多少,我们孩子的孩子还记得些什么呢!当我们坐享幸福,怀抱安宁时,遗忘真的就是一种背叛啊!用文字再现出英烈的生命和事迹,是我们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尽管作家们手里握着的资料大多只是片言数语,有关英烈的材料更是少之又少,但烈士们滚热的名字一下就扑入了他们的胸怀,作家们紧紧拥抱着各自己要写的烈士,竟觉得自己的心仿佛已经够到了烈士的心。“那些年轻的生命,如此的悲壮惨烈,又是那样的大义凛然。”“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信仰,烈士们无不舍生忘死。”在领受任务的那一刻,作家们的心被折服了。多久了,我们远离了悲壮,远离了信念,甚至远离了为我们牺牲的烈士们。那天晚上,在作协办公室接受任务时,每个人都用一颗跪拜的心告诉自己:再难,也要写好这些英烈。尽管时空跨度太大,时间隔得太久,有些记忆已然变成了碎片,有些历史已石沉大海,且写稿任务紧迫,14位作者还是义无返顾地开始了追寻英烈事迹的艰难旅程。

      先是,大家去和县、含山采访,可所获得的资料还是微乎其微。作家们于是自觉自愿地展开自己的人脉,去追踪烈士的足迹,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英烈们的事迹。即使是点滴的线索,也不放过。在艰难的寻找过程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一直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感觉那些烈士就站在自己的面前,烈士们被鲜血浸透的生命就在自己心里呐喊着。跟随着英雄的事迹,他们奔走着,一次一次地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去搜寻着有关烈士们的蛛丝马迹。

      作家卞红玉深情地说:“采访中,没有找到有关唐思庆的任何亲属或有关他的任何采访线索。好失望,却从当涂退伍军人事务局的苏蓉蓉那拿到了《中国共产党当涂历史》和《当涂民主革命史纪实》这两本书,简直如获至宝。每晚每晚都在翻看那两本厚厚的书,不放过书中有关唐思庆名字出现的任何文字,一一做好记录,以此为点,再去查找展开了解,并不断梳理唐思庆参加革命的历程、抗日的轨迹及个人数次离乡、回乡的经历。又去网上查证,再与书中的内容作比对,一次又一次深度挖掘,力求了解历史的真相。还特别关注了与唐思庆同一时期的革命人士后来撰写的回忆录等,从里面去进一步找寻和唐思庆相关的线索及事实。从而,还原了在唐思庆烈士身上发生的一些革命故事,最终得以完成写稿任务。”

      寻找,需要的是结果,更是过程。

      作家王崇彪感慨道:“在接受写张智锦烈士的任务后,我就想,如果能找到烈士的亲友采访那该多好啊!去年12月5日,我急匆匆和友人驾车来到和县香泉晓山,找到了有些敝旧的烈士墓。一问在旁边铲菜的老太,她竟告诉我们张智慧是烈士的妹妹,家住南京。听后,我欣喜若狂。今年元月15日,我随潘所长他们再往和县,又得到了不少珍贵资料,并获得了张智慧的电话和地址。老人生于1935年,现在已是86岁了,说起大哥张智锦,张智慧仍老泪纵横。她还告诉我张智锦曾与一位新四军女战士心心相印,但为了播撒抗日火种,他独自留了下来。张智锦牺牲后,张智慧的二哥和姐姐也永远失踪了,只有七岁的她被大娘抱养而幸免于难……听着老人哽咽的声音,我也潸然泪下……”

      踏破铁鞋终不悔,柳暗花明又一村。

      郑茜同志在自己的采访日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接到市作协写张鸿九烈士事迹的任务,参考资料很有限,带着很多疑问,找过不少人,联系过《运漕镇志》副主编周宗宝老师,和含山陶厂中学赵书奇校长,都无果,再通过曾在江西生活的好友胡丹询问上饶是否有熟人,她说她姐姐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萍乡)的工作人员。她说,通过两地党史办办理文书对接,可获取党史资料。1月18日,通过好友陈永红引荐,结识地方志党史办科长石珊,我把张鸿九烈士事迹发给石科长,请她以党史办名义发函给芜湖党史办或教委(广益中学)、上饶党史办或烈士陵园,寻找张鸿九烈士详细生平资料。我将初步收集资料情况向作协主席郭翠华汇报,她说:帮烈士找到亲人,比写作本身意义更重大,我信心倍增。

      我又通过《财政文学》作家群主编,找到江西吉安市财政局的曾海华同志,请他帮助找上饶有关部门,了解一下张鸿九烈士在狱中的情况,曾海华听了烈士事迹后,也很感动,表示动用同学力量,全力给予寻找。

      记得是2月5日5时许,一片夕阳缓缓落入眼帘,这时党史办石珊科长发来信息,说找到了张鸿九烈士侄子的电话号码,我旋即拨通张文军的手机,我的采访终于可以进入实质阶段了。张文军告诉我:张鸿九烈士是他大伯,具体情况他小姑知道,他小姑叫张锡年,我即刻联系了张锡年老人。尽管知道的史料很少,仅有片段碎语。但她说五十年初,一个叫许普澍的人写信给他们家,告之张鸿九烈士牺牲的消息。许普澍究竟何方人士,也不知晓,因为1954年发大水,信以及张鸿九烈士遗物被洪水冲走。我网上调阅救亡书店等大量相关资料,在《安徽旌德发现抗日组织章程,老人讲述抗日往事》新闻中,发现救亡书店与许普澍名字。在百度网调阅旌德县许普澍,发现有一本书叫《光明梦(旌德现代工业创始人许普澍记事)》,是专门介绍旌德现代工业创始人许普澍先生生平事迹的,当即购买了一本,手不释卷,发现书内数次提及张鸿九烈士生前事迹,又购《赤石暴动革命烈士传》,两本书相互印证,相得益彰。深夜,情不自禁地将这一激动人心的发现告诉郭翠华老师。而此时,一个鲜活的张鸿九烈士形象已经呈现在我眼帘。”

      追寻英烈的事迹,作家们的境界也不断地在提高。

      青年作家杨平由衷地说:“年前,去费明龙烈士长孙费世贵家采访后,因本人保管不慎将采访稿遗失,那种崩溃的感觉无以言表。情急之下,我只能多次电话和费世贵沟通。无论是午休还是晚饭时间,费世贵都一次次不厌其烦和我叙谈。尤其是当我需要他提供费明龙烈士及其后人有关照片时,年近古稀的他硬是让孙子和邻居多次手把手教会他使用微信,把照片一张张仔细备注好传给了我。当我看到他那张酷似费明龙烈士脸庞的夫妻俩合照时,内心充满了感动,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作家仝志男的采访笔记:丑年正月,叶碧烈士的侄子——71岁的叶劲先生从屏幕那端发过来一张老照片:泛黄的旧底色,婆娑、翠青的枝叶下,烈士叶碧的弟弟——叶奇携二子及长孙四人在六衖叶家老棚桂花树下留影。时间是1987年。看着这张桂花树下的合影照,我忍不住流下眼泪。我知道,这帧亲人合影中原本还应该并排站立一位幸福的父亲——叶碧,如果他能活着,带着他的子孙,一同欢聚在这棵桂花树下,该有多好!但是,想到那位21岁的叶碧,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幸福与安宁,早早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我的泪便情不自禁地流进了笔端。写好我们的烈士,在我来说,是义不容辞的;写不好,我会愧对英烈。”

      我发现作家们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精神不断被征服,内心不断被洗礼的过程。写作之前,大家就牢牢地记住了一个准则:用自己的良知去写,用自己的真情去写,力求细节真实,力求抵近历史原貌,更要力求还原烈士真实的形象。

      这些,我们的作家都做到了,而我们的作家更是有了写作之外的收获。

      陈永红:“走进居民小院,贾济民烈士的外甥李贵平热情迎接我们:‘终于有人来看望烈士亲属了……我给别人说,我外公是抗战时期的烈士,人家都不相信,我说你们可以上网搜贾济民。……外公牺牲时,我母亲只有7岁;现在,老人89岁,过去的事不愿多说!’烈士的女儿贾少英后来捧出相册,让我们看她父亲的照片。那是一张珍藏多年的黑白照片。二十多岁的贾济民,脸颊瘦削,神情持重、凝思。”

      张平:“写作完毕。我通过微信发给了偰祖君,那是凌晨5点,他很快就回复了。他激动地说这是他们家族史上的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些年来,他们也无数次地在一起拼凑烈士偰怀镭的生前形象,却都不够完整。他说非常感谢烈士陵园管理所和作协所做的这件事,帮助他们完成了家族的一个心愿,将偰怀镭烈士在有限的生命里所做的事情展现了出来。收到成稿后,他激动难耐,一连读了好几遍。他要将这篇文章放到偰家的族谱里去,他觉得这件事太有意义了。后来,他把这篇文章发到了他们和县偰家的大家族微信群里,大家都问他,作者是谁。整个家族里的人都很想和我认识,让我去和县一定要和他们聚一下。”

      去采访烈士家属时,我们的作家都会带上些礼物,那应该也是作家们在心灵上寻求着对烈士的一份慰藉吧。

      特别值得一提,是在郑茜老师此次采写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更没有想到的是2月6日下午,首次拜见张锡年老人(张鸿九烈士妹妹)。我告诉她:张鸿九烈士羁押在上饶集中营,牺牲在赤石镇铁岭虎山庙旁的茶树林里,公墓在赤石烈士陵园。老人说他们家通过头条寻亲栏目,也得知他牺牲在福建赤石镇。证实了这个消息。”

      3月24日,在含山电视台全程陪同下,郑茜受邀,随从张锡年老人携亲属后代去武夷山赤石暴动烈士陵园祭拜。张鸿九父母离世前,一再交代儿女,一定找到张鸿九的遗骨。现在,这个心愿终于得以实现了,归来的时,张锡年老人从张鸿九公墓捧回了一抔黄土,葬在了他父母的坟前,烈士的英灵终于回家了。

      而在审稿和看稿的过程中,我和李冶金老师更是一遍遍地核实,一遍遍过滤,比如,查证确认烈士名字的口误,比如确认烈士牺牲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对作者文中选取的不合适的资料进行斟酌和取舍,对不合适的语言进行多次修改。力争和历史吻合,力争不出谬误差错。

      至此,这本书不断彰显出它多重的意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谁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英雄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不仅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也是一个时代英雄,更是人民心中的英雄。因为,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返过去,一切都仿佛就在眼前;俯看日历,时空毕竟是跨越了。我们正在创造着一个新的世纪,而新的时代又将赋予我们这一代更新的使命。我想天堂里的英雄有知应该会颔首微笑的,他们的热血,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清明前夕,这本书稿已经全部杀青。

      感谢14位作家凝心聚力的写作。

      相信这本书出版后,英雄们的事迹将会流芳百世,英雄的精神定会永垂千古!

    【审核人:雨祺】

        标题:碧血青山•为有牺牲多壮志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1218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