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也就是说,言辞简练而意义丰富,事例平凡而寓意深远。
诗人原莽的组诗《时间简史》,让我看到一个诗人内心深沉而又孤独的人生反思和顿悟。有时生活就是这样,人一旦步入中年,奋进的脚步也许会停下来,回望一下过往的风景,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在心灵深处,叩问一下自我的追求是什么?“被歌唱的/被黑夜捞出湖面/羞于说出的成就和青春/都在以美的形式别离/我坐在空旷的时间里”(《秋日去信》)。
生活里的烟火气和精神里的伊甸园,如何构成人生的全部色彩,或放下或拎起,总是充满矛盾的双重性。“我不敢攀上时间的梯子,它在那里/已经层层剥开/苍老,悲欢,独自垂怜/用空空的身子/隐忍这人间的种种告别”(《秋菊》)。
“学会听流水时,已经中年/弯曲的水因为顺从/被一次次击碎。”(《在麻阳河听流水穿过大娄山》),诗人借着意象的叙述,让这种心迹,时隐时现。
用时间简史作为组诗的标题,尽管有点大,但我们在阅读时发现,所有的意象都是普通的场景和事物。我想应该是诗人对时间永恒和阶段性的一种述解。无论是《秋日去信》《秋菊》还是《逝河》,语言的背后,都在揭示时间如沙漏的本质,还有一种悲悯的情怀。
这里需要说明的,诗人生活在贵州大山的一个小镇,为何写了帕米尔高原而不是云贵高原,我理解是诗人有意为之,意在表达时空的扩展和精神的高度。
原莽的诗,不乏有眼前一亮的好句子。如:“苦楝子挂满树枝,时间的每一种容忍/都像流星碰撞”(《秋日去信》);“那些需要等待的/在天亮之前,被河水收走”(《逝河》)。
朱光潜在《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一文中曾经说过:“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
用简洁的语言,赋予了哲思,言之楚楚,寓意光亮。
——叶知秋
时间简史
(组诗)
■原 莽
秋日去信
落日在人群中慢慢暗淡
每一个转身的影子
是秋天的寂静。被歌唱的
被黑夜捞出湖面
羞于说出的成就和青春
都在以美的形式别离
我坐在空旷的时间里
落叶那么美,高傲地站在目及之处
悲伤也在那里小心翼翼
无尽被赶往远方
苦楝子挂满树枝,时间的每一种容忍
都像流星碰撞
满山的秋意
有了一丝丝的凉
仿佛没有目的
但去意已决,这秋日的部分
在你离开的岸口
有雪花的重逢
死亡的意义
彷徨在这孤独的无声的海边
秋 菊
它的颜色过于真实。如我们
向时间的招供
我不敢低头接近它
一个季节反着向我走来
带着信仰和白雪
一场雨失控于一个孤独者的早晨
结霜的枯荷递给我贫瘠的词语
以及明亮的镜子
我不敢攀上时间的梯子,它在那里
已经层层剥开
苍老,悲欢,独自垂怜
用空空的身子
隐忍这人间的种种告别
帕米尔高原之歌
你看这绝望的冬天,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
你看这雪地,赶走了绝望的人
你看这你爱过的昨日,有孤独的灵魂独自吟唱
被神赐过的,帕米尔高原的雪
正在为它的过去悲伤,哭泣
正在用它的身体孕育帕米尔高原的慈悲
在麻阳河听流水穿过大娄山
学会听流水时,已经中年
弯曲的水因为顺从
被一次次击碎。河岸的回声
回答了山林和远去的落叶
鱼群流下眼泪
它们忍住嘴,建立一个游牧民族
它们一次次躲过围剿
浪涛臣服于滩涂
汹涌寂于苦楝子跌落的速度
学会听流水时,人群散去
麻阳河在大娄山熟睡
寂静拒绝所有形式
远去的涛声,将时光抚平
一个人真正意义上老了
他并不取悦任何人
不再恨,也不想被冒昧的时间打扰
他最为尊重的,是遗忘
逝 河
在冬日的尽头,总有漫长的回声
作为芦苇
咳嗽的声音在河流中
比河流湍急
梧桐叶,做着仪式
昨夜的风波未停
那些需要等待的
在天亮之前,被河水收走
诗人创作谈
中年的诗意与生活的摒弃
离开杂志社后,在长达十几年里,我不再投稿,一直把写诗当作“写日记”,视写诗为通往心灵的通道,自娱自乐,仅此而已。
我先后在国内两家知名企业做过管理,工作之余,常常吊儿郎当写着“日记”,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都需要倾诉,作为一个生活者,表达是对灵魂与生活的尊重。就像我在《在麻阳河听流水穿过大娄山》中写道:“学会听流水时,已经中年/弯曲的水因为顺从/被一次次击碎。河岸的回声/回答了山林和远去的落叶”。
中年了,生命中的很多东西无法回答,生活中的许多际遇无从左右,只能一路踉踉跄跄前行,一路妥协、逃窜与和解。但它也需要洁白的、纯粹的事物丰盈我们的内心,一次次在黑夜点亮灯火,照亮和温暖自己,与他人,“你看这你爱过的昨日,有孤独的灵魂独自吟唱/被神赐过的,帕米尔高原的雪/正在为它的过去悲伤,哭泣/正在用它的身体孕育帕米尔高原的慈悲”(《帕米尔高原之歌》)。没有答案的,我们就赋予诗意,继续热爱。
我早年穿过军装,做过记者,生活的经历让我辗转过多个城市,每去一个城市,书籍是我唯一的行囊。白天我必须生活,夜晚我需要做回自己。“在你离开的岸口/有雪花的重逢/死亡的意义/彷徨在这孤独的无声的海边”(《秋日去信》),矛盾的生命,必然要承受人世“终极的悲伤”。
在宏大叙事的背景下,我选择这样的写作,或者说写作的一种,以个体体验呈现时代当下,这也是诗人的价值。大多时候,诗歌只是完成诗人的还乡,从“我”出发再回到我,前者是众生视角,后者是本我。“我”是万千人中的“我”,即某个视角,对世界的审视,认知,然后再回到我——个体的自我体验,反思,反省。至少在我的“日记”中,完成了这样的呈现。
就像我现居于小镇,经常去一个山顶,坐在那里看着星空,仿佛米沃什看向那蓝色的大海和帆影。我起身下来时,生活又赶在我的前面,安排了一切,“那些需要等待的/在天亮之前,被河水收走”(《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