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抒情散文
文章内容页

年味儿

  • 作者:徐牧龙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1-19 09:02:46
  • 被阅读0
  •   年味儿(散文)

      徐牧龙

      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应当首推春节。在我的老家梁山,称之为过年。想到春节,我满脑子都是向往,都是开心和幸福。

      1

      凡是和年有关联的,大多是很美好的事物或者事情,比如年集、年画、年货、年味儿。

      从腊月二十到来年的正月十五,这期间的集市,都称为年集。这也是当地最热闹、最火爆、最开心、最盛大的一场聚会。

      天不亮,就有人起床、洗刷,拿出最好的衣服穿上,邻里百社相互打招呼。

      “大婶子,赶年集去”!

      “一会就去,吃了饭就去”。

      “二大娘,你捎东西不?俺今天赶年集去”。

      “不用不用,您大爷套好驴车了,今天俺一家子都去赶年集”。

      我们这里的集市,在镇上。离我家约十二里路。我也想去赶年集,只可惜父亲早早就骑车去了集市,他是这里十里八乡有名的“牛经济”,专门替乡邻买卖牛、马、驴等大牲畜。

      我和对门的邻居李大嘴,两个人一边玩耍,一边徒步朝集市奔。

      从村庄到集市,几乎所有的小路都涌动着数不清的人,大家肩挑手提,牵着家畜,扛着各种商品,齐刷刷到向镇上聚集…

      等我和李大嘴到达集市的时候,镇上已是人山人海,满大街的红头巾、绿头巾、花头巾,满大街蓝帽子、黑头发。想进入集市的核心区域,你只要进入人流,无需用力,便有无数种不同方向的力推动你向前移动。这时候有急性子会大声嚷嚷:“闪开闪开,碰着一身油啊”,人们便不由自主的侧起身子为其让道,我便跟着这“一碰一身油”迅速向前挤去。

      年轻人喜欢聚集的地方,在邮电局门口的一条东西大街,这里是卖鞭炮的一条街。从开始摆摊到集市散尽,这里会有数不清的鞭炮燃放。你方放罢,我马上就跟上,大有摆擂比武的意味。这个时候,谁家鞭炮脆响,谁家花样多,谁家哑炮少,就会被人一买而空,并且会有非常多的乡邻口口相传,给你做一年的免费广告,让你和你的鞭炮乃至你的村庄都成为口中一道谈资。

      “蔡楼老蔡家三千头明盘子开点”,随着一声嘹亮的吆喝,一根数米长的竹竿树立起来,红色的鞭炮盘旋其上,班班匀匀,齐齐整整,好像成熟的红辣椒,又像熟透的高粱穗,红彤彤的格外耀眼。蔡家人用火柴点燃,一股硝烟急促的噴吐,满空里顿时响起噼里啪啦的炸响,破碎的鞭炮纸如雪片似麦糠,落在满大街的花头巾、蓝帽子、黑头发上。一街上的人仰望天空,直勾勾的盯着每一粒鞭炮炸开,细心的人边看边数:“一个没响,两个没响啊”。

      我也挤在人群里,看着硝烟弥漫,听着声声清脆,和乡邻一样陶醉在这悦耳动听的鞭炮声中。

      “真不孬,老蔡家的鞭炮真不孬,三千头的盘子,就三个没响的”,好多人议论纷纷,于是,蔡家鞭炮摊子前排起了长龙…

      “黑虎庙老候家的三千头盘子开始放喽”!随着一声呼喊,空际中又传来阵阵炮声…

      突然间,人群中响起炸雷声响,急躁又快速。鞭炮摊子浓烟滚滚,火焰翻腾,是刚才炸飞的纸屑,携带着火星,飘落到某家的鞭炮摊子上。一时间集市出现了骚动,人们四散逃开。

      “炸箱子了,大家伙抓紧救火啊”。

      我记忆中,每年赶年集,都会有“炸箱子”的事情发生。

      2

      邮电局后面有一片特别大且空旷的场地,平时这里是牲畜交易市场。春节期间,这里成了抵羊比赛的场地。

      抵羊,是我们老家最具特色的娱乐活动之一,为广大乡邻所喜爱。鲁西南小尾寒羊,头大角长,尾小肩宽,体型健硕,是良好的经济类家畜,也是羊族中的健美冠军。家乡人非常乐于看它们捉对厮杀,从中取乐。

      两头同级别的抵羊由主人牵着羊角,各自退后几米,主人大声吆喝一声,然后松开羊角,两头抵羊便拱肩塌背,向下俯冲,朝着对方就抵过去,“当…”震耳欲聋,好像金属撞击到了铜钟,又像晴空里一声惊雷,震的周遭的人们情不自禁的用手捂住耳朵。抵羊退后几米,又奋勇向前抵在一起,围观的人们大声叫好。一场下来,总有些羊,或流血,或伤及眼睛,或断裂羊角,但是只要上场,它依然威风凛凛,直视对方。我觉得它就是远古的斗士,也是鲁西南人民的精神图腾。

      听鞭炮,看抵羊,只是图热闹,赶年集最大的目的,还是置办过年的年货。粉条白菜大葱猪肉不可少,家庭殷实富足的还会买着糕点,买一些冬日很少见到的鲜韭菜、鲜菠菜,这些都是大人的事。我是奔着“新华书店”去的,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钱,我终于可以去书店买一本《梦里的童年》了!

      3

      老家有一首童谣,很形象,很生动地将家畜进行了排序:

      过年了,杀鸡吧,

      鸡说,天天下蛋咯哒哒,杀俺不胜杀鸭,

      鸭说:伸伸脖子二尺长,杀俺不胜杀羊,

      羊说:四只毛蹄往前走,杀俺不胜杀狗,

      狗说:看门看的嗓子哑,杀俺不胜杀马,

      马说:备上鞍子有人骑,杀俺不胜杀驴,

      驴说:每天能磨二斗谷,杀俺不如杀猪,

      猪说:吃着泔水咽着糠,年底还得见阎王。

      临近年关,养了一年的肥猪,就会被拖出猪圈,将一生最珍贵的东西奉献给节日。我家几乎每年都会养一头猪,到过年的时候杀猪吃肉,快活过年。

      天不亮,王石楼的张屠夫用地排车拉着一个非常大的木盆,还有全套刀、钩等专业屠具,到我家来。

      张屠夫支起三脚架,绑好横梁,各种刀具、钩子在地上摆的齐齐整整。再烧一大木盆热水。然后,几个人拿着绳子去猪圈捉猪。容易捉的时候,拿绳子绑上四肢,抬出猪圈即可。大部分的时候,猪好像嗅到死神的气味一样,疯狂的在猪圈来回跑,几个人不停的追赶,最终,猪还是被摁住,用绳子五花大绑起来。猪撕心裂肺的尖叫,引得附近邻居也过来看热闹。

      看杀猪,成了乡下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也经常参与其中,成为一名看客。

      猪被捉出来,四肢紧绑,嘴里依旧哼哼唧唧。张屠夫拍拍猪脖子,然后尖刀直接刺入,一股鲜血瞬间喷涌出来,张屠夫麻利的拿一个脸盆接住。

      猪不停的哼哼,气息渐弱,血也慢慢流尽。围观的人们不但不害怕,还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张屠夫刀进刀出。

      大家伙帮忙把猪拖进大木盆里,张屠夫用木桶接来滚开的热水。拿瓢浇在猪身上后,再用一个弧形的刮刀不停的来回刮,一个时辰过去,一条乌黑的猪变成了洁白的猪,猪在过年时完成了完美的蜕变,化作餐桌上一道道美味。

      张屠夫将猪吊起来,挂在横梁上,精心地把猪的不同部位分割出来。然后收拾好工具,将大木盆洗刷的干干净净,倒扣在地排车上,这才掏出一只烟悠悠然点燃…

      这个沾满猪血的刽子手,杀生无数,不但没有招人厌烦,反而是十里八乡争相邀请的好把式,名符其实的手艺人。

      父亲将猪肉分门别类,送亲戚的留起来,多余的就卖给邻居。剩下的猪头,下水则成了我们过年的大菜。我不喜欢吃猪肉,我却喜欢母亲用猪血做的血糕。

      血糕,并不是简单的将猪血蒸熟,而是其下有面,其上是猪血,二者完美的镶嵌在一起。母亲在新鲜的猪血放一些面粉、五香粉、精盐,充分搅拌,再将烫好的面擀制成圆圆的面饼,放到一个大的盆子里,铺好,猪血缓慢的倒在面饼上,然后上锅蒸。蒸好放凉,吃的时候切成方糕状,一块血糕就制作完成。上面是味道鲜美的猪血,下面是劲道有力的面块,吃上一口,咸淡适中,软糯可弹,营养丰富,简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这种美味一年才能吃到一次。

      4

      更多的过年菜还是炸酥菜,老家又称“过油”。

      腊月二十五,母亲就开始忙着炸制各种酥菜。炸藕夹,炸丸子,炸酥肉,炸面叶,炸小鱼,炸鱼块,炸茄子。炸上一盆又一盆,这种炸酥菜,一般要吃到元宵节。

      我最喜欢母亲炸制的一种地瓜丸子。外焦里嫩,香甜软糯。母亲先将地瓜蒸熟,去皮,将地瓜捣烂成泥,再放上白糖、面粉,调制成糊。油锅升腾,翻动起油花,整个院子里飘浮着阵阵的香气,这种香气,不光在我家院子存在,隔壁的大娘婶子同样也在准备过年的酥菜。多年以来,大家已经约定俗成,腊月二十五这一天,成了炸酥菜的日子。村子上空飘浮着各种丸子、藕夹的味道,这香气惹人沉醉!

      母亲将袖子捥得高高,从盆里抓一把地瓜面糊,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挤,一个丸子便成型,丸子放到油锅里,翻腾出阵阵油花,无数个丸子飘浮在油锅里,好像盛开了一锅的花,金黄金黄,滚圆滚圆,喷香喷香。这种简单的食材经过母亲的炸制,即是一道年节的食物,又是一种美味的小吃。端上来,我们兄弟几个会狂吃一通…

      5

      过年,有一样东西神奇的很,能让破旧的房屋蓬荜生辉,能将斑驳陆离的门板妆扮的非常喜庆,那就是春联。

      春联一贴,过年的味道也显现出来。老人们指着红彤彤的春联,念念有词:“有年味儿了,有年味儿了”。

      我是村子里为数不多可以写春联的人。红纸铺就,浓墨蘸饱,略略思量好字的大小和布局,我运气凝神,在鲜红的纸张上写下:

      民安国泰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横批:大好河山。

      贴春联的时间也有讲究,我们这里最早在腊月二十八的傍晚,最晚到腊月二十九的傍晚,如果哪家大年三十还没贴上红彤彤的对联,这将会被好多乡邻所耻笑。

      春联是竖排书写,按照古文的序列是右为上,左为下。二哥硬着说,贴春联应该是左上右下,你看现在的书籍,哪个不是先从左边读啊!每每如此,我们兄弟必争吵的面红耳赤。我拉着二哥到别人家门前看,别的对联看不出上下序列,古诗的春联总能辨认出上下吧。李大嘴家大门上,左边贴着“日出江花红胜火”,右边贴着“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下二哥不再争辩,老老实实去灶台熬浆糊去了。

      鲜艳的春联贴出来,破旧不堪的老屋一片喜庆。整个村子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贴上了春联。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这是贴在灶王爷旁边的对联。“百无禁忌”是贴在厕所门口的,“抬头见喜”是贴在门口大树上,“身体健康李长江”是李大嘴给其不识字的大爷所写,贴在床边,其余的各种各样的“福”字,贴满了粮食囤、水缸、大树、地排车、农具上。

      这一抹鲜红,将年味儿渲染的非常喜庆。

      6

      大年三十的夜晚是热闹的夜晚,火树银花、天空绚烂成了一个舞台。

      太阳落山,晚餐的猪肉饺子刚刚落肚,就有孩子打着灯笼涌向街中心。

      过年的灯笼是用很细的竹篾编制出椭圆的骨架,外面覆盖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膜,中间一根铁丝弯成“n”形,底部加一块四方木块固定,蜡烛就黏在木块上,一根挑杆,便是一盏非常漂亮的灯笼。大年三十的夜,哪家孩子能提出这么漂亮的灯笼,肯定会被一大群人围观,他们指着灯笼上的图案,仔细辨认着是《三国》还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又有人打听灯笼的价格,非常羡慕的围着这个孩子转。有恶作剧的大人指着孩子的灯笼说:“你看你看,灯笼下面趴着一个虫子”。打灯笼的孩子死心眼,赶忙翻转灯笼来看。这时候烛火会舔着竹篾和薄膜,一瞬间燃烧起来。打灯笼的孩子哇哇大哭,恶作剧的男人却拍手顿足,乐的前仰后合。

      其他孩子提灯笼出门时,大人都会叮嘱道,灯笼下有虫子是谎言。这次恶作剧的大人又换了一种忽悠的方式:“你灯笼下面烂了一个洞”,疑心的孩子照样会翻转灯笼来看…

      每一年的大年夜,都会有几个孩子被整蛊,灯笼翻转过来烧毁。

      除了灯笼,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还有燃“嘀嗒筋”、放“二踢脚”。“嘀嗒筋”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一种玩具,危险性非常小。细细的一根纸绳,点燃后却能蹦放出无数朵快乐的小星星,五彩斑斓,随手舞动,还能形成一道道光环。“二踢脚”是大人的专利,一根比拇指粗的“二踢脚”放在板砖上,用香烟点燃,“嗵”一声闷响,震的耳朵都疼,“二踢脚”飞升至空中,“啪…”的炸开,绽放成一朵美丽的烟花…

      地上的灯笼越来越多,空中的烟花越来越密。有好热闹的人家,便将烟花拿出来,在院子里依次燃放,一个个光球射向空中,爆炸成一束束礼花,像大树,像拱形门,像火炬,像喷泉。

      人们站在街口,仰脸望着夜晚,辨认着方位,猜测着是谁家燃放的烟花,议论着烟花的颜色和形状。渐渐的,深夜来临。

      大人们包完了饺子,不再出门,静静的坐在家里,伴着点点烛光,回想这一年来的收获和喜悦,反思这一年过失,思念一下已故的亲人,享受一下这一年来最安静的时刻,这个过程叫“守夜”。

      新年的钟声敲响,村子里便响起来鞭炮的声音。长长短短,高高低低,这家放罢哪家又响起,所有的人家,都会起来尽情的燃放鞭炮,驱邪避恶,辞旧迎新,来庆贺新的一年来临。

      7

      小扁食,两头尖。

      下到锅里乱团团。

      金碗舀,银碗端。

      端到天井敬老天。

      敬的老天心欢喜,

      一年四季保平安。

      鞭炮放罢,就开始吃除夕饺子。饺子,其形扁扁,老家都称之为“扁食”。除夕饺子有肉馅、素馅、荤素搭配的、还有包钱币、包红糖白糖的。如果吃到有钱币的饺子,预示来年会财源滚滚,如果吃到包有糖馅的,预示来年甜甜蜜蜜。小小的食物,被乡邻赋予了无限多的憧憬和希望。

      扁食,也在整个过年期间,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祭祀时吃扁食,供奉时用扁食,送灶、大年三十晚上、除夕第一顿饭、元宵节中午,凡是重要的时间,扁食总能首当其冲,不光因为其美味,扁食代表一种状态,三缄其口,内心充实,外形又酷似银锭,所以它才有这么广泛的用途。

      8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天蒙蒙亮,东边天幕泛起一丝灰白。徐氏家族便齐刷刷的聚集到了街中心。上到六十多岁的老汉,下至学步孩童,但凡男丁,一个不缺,聚集起来准备拜年,俗称“磕头”。磕头的顺序首先是本族年长的老人,其次是本族中辈分较高的人家,接下来是其他家族年长、辈分高的人家。平辈不需要磕头,二十多岁小青年也不接受磕头。

      灯笼高挑,庭院深深,除夕的晨曦来的比其他时间早。有的老人准备的香烟、花生、糖果,来招待过来拜年的人。

      “老爷爷,过年好,俺是徐家老大,带着兄弟们来给你磕头了”,随后便扑拉拉便跪倒一地,从屋里到院子外,老人看不见的,外面人就嗷嗷的喊“老爷爷,俺给你磕头了”。徐家人刚磕完,刘家老大又带着队伍过来拜年,两只队伍碰了面相互拱手祝贺。“过年好,过年好”祝福声声,不绝于耳。

      磕头,不光体现了仁义礼孝,还能将前期结下的恩怨,借此化解。邻里纠纷,平日里闹得红头涨脸,选择除夕去登门拜年,一个长头磕下,一句祝福送出,邻里之间瞬间化干戈为玉帛…

      跟着磕头的队伍,我一直追随了十八年。

      9

      过年,人们多会走亲,访友,聚会,休闲,吃吃喝喝,享受这一年中最长、最隆重的节日。正月十六过后,人们又开始了手里的忙碌,年味儿也随着春风消散在渐渐稀少的鞭炮声中…

      年集、备菜、春联、鞭炮、扁食、磕头,这些事物无不散发出浓浓的年的气息,历经多年,深深印在乡人的心里。

      在我眼里,年味儿就是鞭炮硝烟的气息,是门板上的对联的红艳色彩;年味儿是母亲炸酥菜、紧猪血的忙碌,也是家人围桌团聚享受美食的温馨;年味儿是故乡留在每个人心里的印记,悠悠淡淡,飘飘荡荡,握之不住,挥之不去。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年味儿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shuqingsanwen/5391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