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抒情散文
文章内容页

陈心忠:扬临海小吃小识录

  • 作者:连清霖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3-09-20 15:56:32
  • 被阅读0
  •   我的家乡临海被称作"东南小邹鲁",自古就有"海山仙子国"的美誉,是一座慢生活的宜居小城。地兼山海之利,临海人因循自然,竭尽才智,以渔猎山伐为业,山的厚重和海的灵动,交融在食材与口味之中,一切都是对自然最周到的开发。不时不食,体悟食材本性,既是应时按季的自然之法,又是庆祝节令的礼俗之法,临海人的饮食之道,早已内化在四季的更替中。岁月不居,周而复始,山川依旧,风味不改。

      就一个地域而言,这一方水土的饮食风貌,却是无数个体在千百年间长期积淀而成的,其中有着自然环境和物产的影响,更有着人文历史与习俗的浸润。对于临海来说,饮食就是它的一张名片。懂得了"食在临海"的内涵,也就懂得了这座城市的大半。食在临海,不能不提临海小吃。小吃的精髓在于就地取材,对一个地方的物产是最直观的反映。临海小吃叫得上名的,少说也有一百五六十种。临海的小吃,食材都不复杂,但顺应物产、顺应时节,还顺应着人的脾胃,可谓简约而不简单。下面我就来介绍三种风味独特的临海小吃,读者只可见其形会其意,大可不必较真哈。其实,蛋清羊尾不是羊尾巴,羊脚蹄也不是羊的脚蹄,当然麦虾更不是真的虾。

      蛋清羊尾

      蛋清羊尾是《中国菜谱》上的地道临海菜,因其取材"蛋清",形状似"羊尾"而得名。起源于我国浙南的古台州府临海,后由于满族入华而由厨师携带前往北方才成为清朝宫廷御宴上的风味食品之一。其口感绵软、香甜,且营养丰富。以菜油、鸡蛋清、猪油、豆沙和少许麦粉为原料,先取蛋清加入麦粉,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直至用一根筷子插在其中而不倒,再将预先制好的以猪网油包裹的豆沙丸子放进沸菜油里炸,丸子顷刻间变得胖乎乎、油黄黄的,看上去像一个个羊尾巴。在临海的百年老店白塔桥饭店,经常会听到食客吆喝着对老板说,来一份蛋清羊尾!不一会,热腾腾的蛋清羊尾就出锅了,趁热吃一个,蘸着白糖,味道真赞。

      在20世纪70年代,商业部组织编写《中国菜谱》,蛋清羊尾便是台州地区唯一入选者。蛋清羊尾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误会。来临海游玩的人,常常"望名生义",以为真的与羊尾有关。实际上,蛋清说的是制作的主要原材料;羊尾呢,则是描述这种小吃的形状。它原是临海人在清朝时发明的,一度只在高档饭馆里出现,如聚丰园、太白祥、安乐天、同春园等。后来逐渐流入了民间,成为深受大众喜爱并能代表临海特色的一道名点。

      蛋清羊尾一般要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制作,因为它的技艺关键在于手工搅打蛋清。为了观摩这一绝活儿,我们特意邀请特级烹饪大师王林平为我们展示。30年前,王林平正是凭着一道蛋清羊尾,在台州地区的烹饪大赛中斩获了金奖。如今王林平的徒弟们早已能独当一面,他自己也退居二线多年。只见他将十余枚土鸡蛋去掉蛋黄,只留蛋清,在盆中用筷子迅速搅打。"打蛋清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有学问。要朝着一个方向,手不能停,直到蛋清充分起泡,最后打成纯白色。其标准,就是插上一根筷子也不倒。"大约15分钟后,王大师放下盆,顺手将筷子插在蛋清上,果然屹立不倒。"天热的时候,蛋清很难打得凝固,所以这道小吃一般在天冷的时候做。"

      正宗的蛋清羊尾一定要用猪网油,也就是猪的肠系膜。上好的猪网油,色泽洁白,无破损、无异味。"今天运气还不错。买猪网油一定要赶早儿,去晚了就没有了。"猪网油的用途是裹住甜豆沙,再到打好的蛋清里滚一下,蛋清一定要沾得均匀,用筷子夹出时,利用惯性拖一条小尾巴,这样才是名副其实的"羊尾"。"羊尾"放入沸腾的油锅中,顿时膨胀,确像一条条肥硕的绵羊尾巴。翻几个身,让充分"发"起,待色泽微微变黄,便可捞出装盘,再撒上一层白砂糖,就大功告成了。地道的临海蛋清羊尾,油而不腻、绵软甜香,色泽嫩黄、形态逗人,真乃小吃之妙品。王大师还特意嘱咐我们,蛋清羊尾一定要现做、现炸、现吃。

      有趣的是,东北地区也有一道甜点,叫做雪绵豆沙,其制作工艺、原材料和口感与蛋清羊尾非常相似。到底是南传北,还是北传南?近年来,网友们因为这个可没少费口舌。在叶泽诚看来,"临海的蛋清羊尾与东北的雪绵豆沙,是同一种食品的不同名称,也是各自平行、独立发展饮食文化的结果。不存在源流问题,这正是暗合之妙了,这种暗合现象,在小吃、菜肴中并不罕见。"

      羊脚蹄

      因其形状酷似羊脚蹄而得名。相传唐初台州刺史尉迟缭率领军民修筑台州府城时,城墙屡建屡塌,无计可施,不知不觉中已近元霄,一日天降大雪,满山皆白,只见一头梅花鹿从北固山下冲山上而去,至山脊,停立稍倾,转身沿山脊疾奔而去,消失在山林之中。尉迟缭听闻大感惊奇,感似上天帮助,遂命士兵沿鹿的足迹造城,不日,城竟成。尉迟缭感慨道:"此乃仙鹿也",祭祀时由于冰雪消融,足印渐消,尉迟缭急命人用面粉拓下蹄印,焚香叩拜。传至今日,鹿脚蹄变成了羊脚蹄,成了台州府城的一道风味小吃。

      羊脚蹄,牙口好的人应该很爱吃。硬中带着点酥脆,看电影的时候咬上这么几颗,即便有些磕牙,也自有一番滋味在心中蔓延。羊脚蹄也是临海小吃中少数保质期较长的美食,所以一直是过年过节时送礼的佳品。

      它的做法:把发酵过的甜面粉加上油酥,揉好、醒透,做成四周圆、底面平、上面分为四瓣的羊脚蹄形状,撒上芝麻,烘烤而成。其味香甜松脆,老少咸宜。从前,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羊脚蹄,是很多孩子盼望已久的事。如今条件好了,各种吃食应有尽有,但羊脚蹄这种略显朴素的点心,仍受到临海人的青睐。

      麦虾

      麦虾是最具代表性的台州名小吃,尤其在古城临海,麦虾成了当地饮食文化的一面鲜明旗帜。深得许多老饕喜爱,肚子咕咕叫的时候,点一碗麦虾,囫囵下肚。再回忆那种滋味,犹如朱元璋再忆当年,已经难得。

      有人曾戏称临海的麦虾其实就是面疙瘩,相当于山西的刀削面,因为它也是用刀将粉浆削下锅,所不同的是,山西的刀削面,麦粉是揉成团的,刀是一块薄铁皮,如流星赶月般,将面团一条条削下,而临海麦虾,是将麦粉搅拌成粉浆,然后用菜刀将粉浆一刀一刀"割"下,所以临海人称之为"割"麦虾,割下的粉浆不是细长如柳条,而是一小坨一小坨,状如弯曲的大虾,所以称其为麦虾。

      麦虾的做法比较简单:小麦磨粉,加水制成粉浆,用菜刀刮下锅后,其状如虾,故名麦虾。过去,麦虾是山里人的主食之一,其配料也比较简单,通常只是青菜、萝卜或南瓜藤脑(即南瓜藤尖,脑,当地方言,指植物的细嫩部分)。从山里传到沿海地区后,便入乡随俗,加入了鲜虾、蛤蜊等海产品,麦虾之名号,也终于地更加名副其实了。

      小地方的美食小吃大多藏于角角落落,没有本地老饕带路,一般很难找到最正宗的临海小吃。你若来临海旅游,先来一道必点的蛋清羊尾,搭配一碗三鲜麦虾,再来上几碟熟卤菜,经济又实惠。临走时捎上一盒羊脚蹄,一秒就get到旅游的快乐。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陈心忠:扬临海小吃小识录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shuqingsanwen/10048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