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早在2003年,鄱阳县就被文化部评为戏剧之乡。细想来,确实不虚此名。仅我们凰岗这片土地上,做戏几乎成了唯一的一种大型文化娱乐活动。一年下来,大小演出不下十来场,大多是我们家喻户晓的赣剧。赣剧也称饶河戏,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其唱、念、做、打之功夫,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剧种。悠扬、高亢的皮簧腔,脍炙人口的散板、慢板、倒板,婉转动听的胡琴,扣人心弦的“喳子乐”,唱响了饶戏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赣剧艺术的执着追求,演绎着芸芸众生的忠、奸、美、丑,弥漫着赣剧饶河戏特有的梨园芬芳。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原凰岗赣剧团就曾经名噪一方,享誉本县大小乡村,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演员阵营中也不乏出类拔萃之戏剧人才。特别是打戏,其打斗技巧及花样翻跟斗,那真叫一绝,无数次博得观众倾情喝彩。后因种种原因,原凰岗赣剧团解体,演员们纷纷跻身于其他赣剧团,其中就有演员到鄱阳赣剧团,继续自己钟爱的赣剧饶河戏事业。据悉,鄱阳县赣剧团自一九五三年建团以来,先后被人事部、文化部、中宣部等部委授予各种荣誉称号,为繁荣本县的戏剧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听老人讲,解放前我们村就搭建过戏班子,由懂戏文的老师傅传授演技。当时班上没有女演员的,女角色都是由男演员扮演。解放前做戏,听说一做就是很长时间,甚至一两个月都是做戏,称之为做“赌戏”,场子四周围搭起看戏棚,摆上案板,放上“麻将”、“牌九”等赌具,就像电视剧里的赌坊,那只是旧社会做戏的一个特色。
不知从何年起,有一个景德镇青年赣剧团,亦称为凰岗赣剧团,因为团中的成员都是凰岗人,就连团长吴粉娇也是凰岗人,其演出场次,大多是在凰岗本土。演戏的缘由一般都是开谱,做太平戏,或新戏台落成典礼。
开谱,也叫做谱戏,不知从何时兴起,很是时尚。带有浓厚的宗族观念,可以说是农村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很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味道。说白了,就是本家族人口通过上谱登记注册,认祖归宗的一种形式。请来戏班子,搞上一场盛大的典礼。家家户户都跟过年一样喜庆,贴对联,放礼花,放鞭炮。亲戚朋友都要来贺谱,主人还要摆上一桌或几桌上好的酒席,款待亲友,外地同姓家族也要派使团前来贺谱,称之为办“华宗”。
做谱戏有两大环节,一是游谱,二是点谱。游谱的队伍声势浩大,前呼后应,队伍最前面的是本家族辈分最小的一人,骑着马,由大人领着,中间是抬谱的一组年轻后生,用轿子抬着,吱呀吱呀地一路前行,其后是鼓乐队,还有戏班上的八仙组合,皆由班上的演员饰演,都是化了妆的,穿着八仙的服饰,紧随队伍,最后是本家族辈分最大的那位,骑着马在后面压轴。
游过谱后,便是点谱了。点谱执笔的人,是很讲究的,要本家族中一位成功人士,或在外面任一官半职的从政人员亲手点谱。点谱用的毛笔有一大把,点一下谱扔一支笔,都扔向台下的观众,观众们就争着去抢那毛笔,以图抢个好彩头。两大环节过后,即开始正式演戏了。
我们乡下除了舞台上的演出外,还有一种不用化妆,不用穿古装服饰的唱戏形式,那就是由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摆开锣鼓、胡琴等家什,自己敲打配乐自己唱,一个人唱一个或几个角色,听上去就像舞台上唱戏一样,我们这儿俗称“打串堂”,记得小时候,“串堂”班子很是盛行,无论是红黑喜事,都能派上用场。那时年轻的庄稼汉,除了种田,还有两大嗜好,一是请师傅教习武术,二是请“串堂”班子老艺人传授唱“串堂”技巧。“串堂”老艺人们也都很谙通赣剧饶河戏,有的师傅还能在舞台上扮相演出哩!有的“串堂”班子也有女角色,那嗓音、唱腔还真有舞台上女演员的味道哦!直到现在,“串堂”班子也还是能派上用场的,只是没以前那么火爆,也很少唱了,几个人敲打一下鼓乐家什就行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趋现代生活的农村里,“串堂”班子,这个传统的唱戏形式,还是经受住了岁月的打磨,据了解,现在也有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来,起到了传承发展的作用。
“春风不改旧时波”、“千里莺啼绿映红”,我们的饶河戏乡,以其特有的艺术气息,在赣东北这块美丽肥沃的红土地上,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环!
2022年正月十八日定稿